张帆
[摘 要]最新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教师应重视学生的书法能力培养,并为小学书法教育设立了专项的目标:三至四年级学生必须能够运用硬笔书写正楷,字迹应保持整洁、端正、规范。五至六年级学生必须做到硬笔书写楷书,且有一定速度,保持行款整齐。从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可以看出,小学书法的教育目的并不仅仅是简单的会书写,同时也是在为培养学生今后的书法艺术爱好打基础。不过从农村小学书法教育现状来看,有许多问题限制了学生的书法学习,现对其进行细致的阐述,并分析应对方法。
[关 键 词]互联网+;小学;书法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8854(2018)05-0026-01
一、农村地区小学书法教育问题
(一)缺少专业教师
教师是影响书法教育质量好坏的关键性因素,专业的书法教师才能够准确地指导学生进入书法的世界。然而受教育资源的限制,大多数农村小学均没有配备专业的书法教师。农村地区的书法教师多由对书法有一定兴趣的教师或语文教师担任。虽然这些书法教师了解写法,但是由于专业能力不足,因此对书法艺术理解得较为浅薄。所以虽然教师能够进行常规性授课,但却始终无法达到提高学生书法水平的目的。许多时候教师的书法水平和书法认知仅仅是一知半解。虽然想要教好书法,但却心有余而力不足[1]。
(二)学生学习兴趣较低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并没有产生浓厚的书法学习兴趣,除农村地区缺少社会环境的熏陶以外,教师缺少专业的教学水平同样会限制学生的书法学习热情。教师没有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什么是书法,学生自然也就提不起学习书法的兴趣。甚至有一些学生错误地认为,简单地临摹其他书法家的字迹没有学习的价值。不了解书法学习的修身养性意义,导致很多学生都不愿意参与书法学习[2]。
(三)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支持
良好的环境和学习氛围对学生参与书法学习、主动进行书法学习有着深刻的影响。然而因农村经济水平有限,多数农村小学并没有独立的教室用于书法教学。许多时候书法学习往往是在学生的本班教室,缺少翰墨飘香的学习氛围,导致学生无法产生书法学习兴趣。甚至部分农村小学根本就没有意识到书法教育的作用,没有在课程表中增设书法教学课程。
二、互联网在农村小学书法教学中的价值与应用
(一)利用网络获取书法学习视频
小学生因为天性使然,对于枯燥的学习方式接受程度较低。相对来说,学生更喜欢帶有音乐、动画且内容较短的视频动态学习[3]。网络教育最大的作用便是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新颖的教学环境。农村地区缺乏专业的书法教师,因此教师不妨从网络中寻找教学视频,获取专业教师的教学方法。在网络教学的引导下,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够主动加入书法学习的过程中,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书法专业化能力。
(二)创新教学方法
随着网络科技与电脑的出现,人们的文化观点与思维方式也出现了明显的不同。新时期的教师与学生必须对现有学习行为、活动方法、教育模式重新进行取舍、定位、评价与分析。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获得更好的教育。教师必须清醒地意识到网络在书法教育中的价值和影响。在信息时代,书法教育如果不加快创新是无法存活于现世的。教师应该发挥区域带动作用,利用城区及周边学校资源,借助互联网进行微课资源交流,另外,教师可凭借网络的便利性展开书法教学,用直播、录屏、QQ以及微信等方法进行网络教学,充分培养学生的书法学习意识和学习热情。
(三)开展书法竞赛
事实上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的书法爱好者有着很强的书法能力,如果可以让这些优秀的人才为书法教育界服务,那么书法这门艺术将得到更好的发展和传承。教师必须重视群众积极性的调动,为书法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学校不妨举办书法竞赛,在为社会各界的书法爱好者与青年书法家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的同时,让学生学习书法大家和书法爱好者的书写方法,学习他人的书法精神,提高对书法艺术的理解程度。
书法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书法艺术学习就是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书法本身所具有的学习价值值得每一名学生和教师的重视,在书法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身心和价值观将得到良好的培养。学生通过书法的学习能够缓解学习上的压力,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情。学生在书法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古代艺术,了解民族精神,这对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民族认同感有着巨大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垚,孙超平.“互联网+书法”领域的文化产业创新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48-51.
[2]张荣波.谈小学书法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6):197.
[3]田臻.小学书法教育现状分析及解决办法[J]. 美术教育研究,2016(6):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