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明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8854(2018)01-0090-02
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是我非常喜爱的作曲家之一,有人形容他的作品是“含着微笑的眼泪”,这里我觉得微笑指的是音乐,而眼泪指的是生活。从莫扎特最后的三部交响乐(第39、40、41交响曲)中,可以窥探到他特有的音乐风格。
第39交响曲,整部作品听起来,充满了舞曲性的旋律和节奏,给人明朗、欢快的感觉。[1]乐评家称之为“天鹅之歌”。全曲一共四个乐章,乐队编制为一支长笛、两支单簧管、两支低音管、两支圆号、两支小号、定音鼓与弦乐组。
一乐章是有序奏部的奏鸣曲式,降E大调。引子部分由铜管声部奏出庄严而悲壮的音调,运用了附点音符的节奏,雄伟昂扬。第一主题典雅而明丽,富有歌唱性,弦乐声部优美动听。第二主题活泼轻快,给人以行进的感觉,在短小的尾奏中华丽地结束。
二乐章是奏鸣曲式,降A大调。该行板乐章在田园风格的单纯与悲怆之间不断变化,音乐动机几乎都衍生自开端四小节的主题,简单明确。第一主题同样运用了附点音符的节奏,由悠扬的弦乐组缓缓奏出,抒情的咏唱,紧接着传递给乐队的其它声部。第二主题突然转到f小调,过渡部分的音乐涌动着些许不安,富有戏剧效果。该乐章没有发展部,以木管乐器以卡农的方式奏响结尾主题而结束。
三乐章是有趣的小步舞曲和三声中部,降E大调。小步舞曲聆听起来十分庄严,三声中部是奥地利民间的连·勒舞曲,中段的特色在于运用两支单簧管,其一奏出旋律,另一则用于共振低音区(Chalumeau,芦笛之意,十七世纪时单簧管的前身)伴奏。[2]
四乐章为奏鸣曲式,降E大调。该乐章运用了以持续不断的快速音符为主的乐曲形式。第一主题由小提琴奏出,轻快活泼;第二主题同样热烈欢腾。
第40交响曲,这是一首非常扣人心弦的作品,特别是一乐章开头的主题,更能给人一种强烈的印象,在这个阴暗、哀怨,又无比流畅的曲调中,隐藏着异乎寻常的猛烈热情,微妙地摇曳着冷酷的悲剧性和安详的美感。[3]全曲一共四个乐章,乐队编制为一支长笛、两支双簧管、两支低音管、两支圆号与弦乐组,整部作品没有出现小号和定音鼓。
一乐章是奏鸣曲式,g小调。由昏暗的中低音弦乐声部的伴奏开始,是著名的由小提琴演奏的“叹息”主题。第一主题由一组三个音的核心动机发展而成,这个动机的发展是富有交响性的,对于音乐素材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紧接着充满忧郁沉思的降B大调第二主题出现,与第一主题形成鲜明对比。展开部以第一主题为主要素材,饱含各种各样的转调,凸显出诙谐的曲风。再现部中,第二主题转为g小调再次出现,强调风雨欲来山满楼的感觉。
二乐章是奏鸣曲式,降E大调。曲调抒情而平和,中提琴、第二小提琴和第一小提琴依次进入,第一主题由简单的弦乐对位法组成。降B大调的第二主题由小提琴奏出。莫扎特在该乐章十分强调八分音符的节奏,营造了不安的氛围。
三乐章是小步舞曲,g小调。这首民谣风的小步舞曲,带有一丝愤怒的情绪,宛若开头哀愁乐章的延续,曲调中采用了切分音符。G大调的三声中部曲调柔和悠扬,与小步舞曲形成鲜明的对比。
四乐章是奏鸣曲式,g小调。这是一首宛如疾风骤雨般的终曲,曲首由一系列的快速上行音型材料组成,该音型呈现分解的主三和弦轮廓,乐句形态方面,基本上是以八个小节的乐句结构为基本单位。第二主题平和。展开部把第一主题的动机运用不断转调和复调手法加以展开,造成极大的紧张性。再现部中,第二主题统一到了主调g小调上,保持了全曲在调性上的统一。
第41交响曲,这是莫扎特的最后一部交响曲,也是其交响乐文献中最长的一部作品。全曲宏伟壮观,是光辉史诗般的杰作,因此常被成为“朱庇特”——古罗马神话中的众神之神,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还认为这部交响曲是“交响音乐的奇迹之一”。全曲一共四个乐章,乐队编制为一支长笛、两支双簧管、两支低音管、两支圆号、两支小号、两个定音鼓和弦乐组。
一乐章是奏鸣曲式,C大调。本乐章的开头并没有出现序奏,而是由管弦乐总奏的齐奏,展开了第一主题堂皇威严的曲调,这一主题本身就含两个对比因素:庄严而英勇的号召,另一个温柔安谧,音响清澈轻盈。第二主题是宽广如歌的咏唱,由第一小提琴奏出,G大调,具有朴实欢愉的民歌气质,同前一主题形成对比。在呈示部的结尾中又出现了一个抒情性的主题。发展部的调性很不稳定,从结尾主题的部分动机开始,第一主题拟似再现后,又以部分动机往下开展。再现部中,全部三个主题在主调上依次再现,于华丽的结尾告终。
二乐章是奏鸣曲式,F大调。该乐章萨拉班德舞曲形式,颇为优美,乐器的编制省略了小号和定音鼓。乐章一开始,沉思般的第一主题由加弱音器的小提琴奏出。乐章的第二主题是一个优雅、恬静的主题,它在F大调上由木管乐器和小提琴奏出。展开部规模不大,但却是全乐章中最为悲壮和富有戏剧性的段落,用呈示部中連接部的切分节奏材料展开,具有一种紧张不安的气氛。在再现部里,第一主题作了具有动力性的发展,最后,整个乐章在弦乐器与管乐器安静的对话中结束。[4]
三乐章是小步舞曲与三声中部,G大调。该乐章优美明朗,主题由第一小提琴引导出半音下行的旋律,轻盈跳跃。乐章的中部是一段节奏轻快而富于魅力的曲调。乐章的最后,三声中部木管吹奏的滑稽短句很像是海顿的风格。整个乐章虽然有对比,但始终交织在统一的C大调中,给人以稳定的感觉,可以看做是终曲乐章的过渡。[5]
四乐章是奏鸣曲式,C大调。该乐章是整部交响曲的重心,其中心内容应该是英雄气概。乐章的第一主题由小提琴奏出,它宽广流畅,此主题开始的四小节是赋格的主体核心,呈示后便作了丰富的赋格发展。第二主题也由小提琴奏出,在其进行中,第一主题也加进来交织发展,形成了音乐的高潮。展开部中,两个主题的材料先后作二重或三重对位,它们时而交织,时而模仿,其娴熟的技法令人叫绝。尾声是一个完整的五声部赋格,乐章中六个主要动机中的五个,逐个加入,直到五者齐发,不但如此,在二十个小节中,对位旋律转移了五次,五组弦乐的每一组(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与低音大提琴)前后接续地演奏不同动机,这是音乐技巧上一次出类拔萃的总结。[6]这部交响乐作品在主体材料、赋格形式的写作,均受到海顿交响乐作品的写作风格的影响,是交响乐文献领域中非常杰出的一部作品。
通过对莫扎特最后三部交响曲的分析,可以总结出他的写作技术与风格,首先是作品风格统一,各个乐章间的整体结构布局清晰,突出了各乐章间的音乐对比。其次,莫扎特作品的终止式明确,多运用主功能、属功能以及下属功能的和弦。最后,运用巴洛克时期的写作技术,在主调和声的基础上,采用复调手法,形成主题的对位风格。
音乐聆听与鉴赏一直是我国音乐教育课程内容的重要领域,而交响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环节。在音乐,钢琴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交响乐的表现要素、情绪与情感、体裁与形式、风格与流派等方面的分析与鉴赏,引导学生分析作曲家的不同创作特征,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对钢琴教育工作是大有帮助的。
参考文献:
[1]齐易,杨子江.走进交响音乐圣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美]泰德·利比著.古典CD鉴赏[M].陈素宜,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
[3]邵義强.维也纳古典乐曲赏析[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
[4]夏默.交响音乐赏析[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0.
[5]何平.外国作曲家及其音乐名作(上)[M].北京:华乐出版社,1999.
[6][美]爱德华·唐斯.上海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译.管弦乐名曲解说[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