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政策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研究

2018-05-14 08:59袁立峰
安徽农业科学 2018年28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

摘要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推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最主要的历史动力之一,政策的调适开启了土地制度和农民诉求的深层次对话,而剩余索取权的回归是对农民最根本的价值明示,农村土地政策从多个层面推动着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进程:宏观层面——农业生产力发展催生了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微观层面——综合配套改革促进人力资源开发要素的优化。

关键词农村土地政策;人力资源;价值明示

中图分类号F30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8)28-0215-03

Research on the Role of Rural Land Policy in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YUAN Lifeng

(Wuji County Branch, Hebei Agricultural Broadcasting and Television School,Shijiazhuang,Hebei 052460)

AbstractThe reform of land system is undoubtedly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historical driving forc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human resources.The adjustment of policy has opened a deep dialogue between the land system and the demands of farmers.And the return of the residual claim is the most fundamental value to the peasants,rural land policy promotes the process of rural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from many levels:at the macro level—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has spawned the comprehensive reform of rural areas; the micro level—comprehensive supporting reforms to promote the optimization of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factors.

Key wordsRural land policy;Human resources;Value express

中國农村人口数量众多,潜在人力资源丰富。2016年末,中国总人口为13.8亿,其中农村人口为5.9亿,占全部总人口的42.7%[1]。可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农民仍然占到全国人口相当大的比例,农民素质的提高和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水平直接影响着农村现代化的推进,进而关系到改革发展的全局。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指的是通过各种形式文化教育、技术教育,对农村劳动力的挖掘、培训及合理使用,从而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培养出实际所需的各层次人才的基本过程[2]。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真正对农民进行的智力投资、技能培训等一系列典型的人力资源投入都非常有限并且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别,那么农村人力资源整体水平何以取得飞跃?回望历史,我国在农村投入精力最大的是土地政策的调适和优化,而这二者之间的某种内在关联却在很长的时间里被人们忽视了。农村人力资源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实现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做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3]。诚然,土地政策的调整并不能直接的参与到农村的人力资源开发中去,但是土地政策的变化所带来的生产和分配关系的变迁却可以有效地作用于人力资源开发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从而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进步。因此,土地制度的变革毋庸置疑是推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最主要的历史动力之一。

1改革动力的历史回望:渐进性的助推

土地制度是农村各项改革的基础和核心,农村乃至全国的一切飞跃和进步都是以历次的土地制度改革为契机的。20世纪70、80年代,面对人民公社时期形成的僵化的农村土地经营管理体制和不合理的产品分配结构,党和国家开始了艰辛的改革探索。这一改革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完善和改进的过程,大致分为4个阶段。

1.1第一阶段(1978—1985年):

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的实践1980 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中指出:群众要求包产到户的,应该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保持稳定。在198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1984 年农村工作的通知》)中把土地承包期延长到了15年,给广大农民吃了一颗定心丸。

1.2第二阶段(1986—1992年):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1986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了法律上的依据:“集体所有的土地,全民所有制单位、集体所有制单位使用的国有土地,可以由集体或者个人承包经营,从事农、林、牧、渔业生产”。

1.3第三阶段(1993—2011年):

农村土地制度的完善时间步入了20世纪的最后一个10年,在第一轮的土地承包中所订立的15年的期限已经陆续到期,中央为稳定和提高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指出在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后,再延期30年不变。

1.4第四阶段(2012年至今):

新时代农村土地制度改革21世纪以来,尤其是近些年,伴随农村劳动力转移加速,农户举家外迁增多,人口老龄化加重,农村承包地流转速度不断加快,流转面积不断提高。把土地经营权流转给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为了进一步完善农村生产关系,巩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促使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土地流转格局,“强化利用、淡化所有”是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改革的核心导向[4]。

3.2微观层面——综合配套改革促进人力资源开发要素的优化

3.2.1

基层民主:提升了管理意识和组织效能。随着人民公社的解体和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确立,农村的基层村民自治制度也得到了完善和加强。农民可以用自己的选票选举村干部,在选举过程中,农民自然而然就增强了管理意识,也学会了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方法,从而使整个农村的组织效能得到了空前的提升。农民通过有效的政治参与,可以提高其理解力,强化其判断力,达到个人发展的更高层次,这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在更高层次上得以实现。

3.2.2

户籍制度:建立了便捷的人才流动机制。人力资源的目标之一是改善组织的效能,人力资源能否朝着适当的方向流动直接关系到组织效能提升。二元的户籍制度延缓了中国城市化的进程,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随着农村土地政策改革的深入,农民从人民公社中解放出来,农民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土地使用权的同时也有更大的空间选择自己的发展,这就为农村户籍制度改革提供了条件。户籍制度改革旨在改革过去二元户籍制度把户口分为非农业户口和农业户口的做法,通过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来打破城乡分离,实现城乡劳动力的自由迁移,是社会整体组织效能提升的有效途径。

3.2.3社会保障:土地和农保发挥合力。因此离开土地保障来谈论建立农村社会保障是不现实或不具备普遍意义的。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土地收益在农民总收益中的地位都是不可忽视的,应该正确认识农村土地制度在构建我国社会保障特别是农村保障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让农民享有合适比例的农村土地增值收益,赋予农民平等参与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权利,确保农民共同分享农业现代化成功,最终解放农民、发展农民,这是时代的要求[9]。时至今日,虽然国家在不断试点新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但是最具基础地位、农民也最可依赖的保障仍旧是土地,即使大量新型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也是以土地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在未来的探索中,让土地保障和新型保障两种手段得到有机结合或许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的合理路径。

3.2.4农村教育:人力资源开发的直接推手。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是人的学习,这要借助于教育培训、激发鼓励、科学管理等手段来进行。随着农业生产中科技含量的不断提高和农民经营范围的日益拓展,农村人力资源的文化素质差异成为农民收入差异的主要因素。同时,农村人力资源素质低是制约转移数量特别是转移层次提高的主要因素,而且大量分析表明,农村人力资源的素质与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和层次成正比关系[10]。一方面,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使农民有能力兴办教育;另一方面,农民在视野开阔和参与能力增强之后,逐步激发了对学习的渴望,开始主动要求接受教育。教育供给和教育需求在农村土地政策调整的轨道上找到了契合点,农村教育开始成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直接推手。

4结论与展望

人力资源开发是一项规划性的活动,回顾40年来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进步,可以发现人的发展与农村土地政策的调整和优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力资源开发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就是在由土地、农民构成的农村这个社会子系统中进行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成功运作和潜在运行,都有赖于土地和农民关系的成功理顺。改革开放以来渐进的土地政策调整过程就是国家政策与农民意愿的调适过程,就是土地制度对农民主体价值明示的过程,这从源头上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这是最高层次的激励和开发。在土地和农民关系理顺的基础上,在农村又陆续启动了多项综合社会改革,这些改革的成果直接地作用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各种要素:扩大了基层民主、优化了户籍制度、完善了社会保障、推动了农村教育。基于这种宏观和微观的内在关联,土地政策对农村的人力资源形成了自下而上、由内而外的开发助力,让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得到了空前的提升。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实现乡村人力资源振兴,但是中国的农村土地政策仍然有许多制约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环节和疏漏,政策调适还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持续下去。无论何时,分析考察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都不应该忘记和忽视农村土地政策改革曾经和仍在发挥着的巨大作用。社會在不断变迁,要维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可持续性,就必须时刻把握农村发展的节奏,时刻注视政策的改革窗口,使土地政策的调整能够不断地适应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和广大农民新的诉求和期待。

46卷28期袁立峰农村土地政策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研究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17[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

[2] 李忠东.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公共服务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625-17627.

[3] 彭静.国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经验对中国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5(10):190-194.

[4] 杨青贵.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的困境及其出路[J].现代法学,2015,37(5):74-84.

[5] 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6] 郑景骥.中国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方略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7] 林毅夫.中国农业:当前问题和政策抉择[J].经济导刊,1996(1):46-47.

[8] 西奥多·舒尔茨.贫穷经济学——一九七九年诺贝尔演说[J].科技导报,1985(6):12-15,61.

[9] 刘元胜,胡岳岷.农民权益: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根本问题[J].财经科学,2017(7):40-49.

[10] 靳贞来,李煜.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J].江苏高教,2006(1):150-151.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
砥砺笃行乘风破浪 绘就四川人力资源新篇章
让人力资源会计成为企业的“新名片”
宝鸡:松绑人力资源
试论人力资源会计
人力资源薪酬管理探讨
寻找人力资源开发新路
寻找医院人力资源开发新路
人力资源服务
人力资源与企业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