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梅 胡瑀 苗永旺
摘要 对我国家畜阉割术的产生与发展进行了回顾。追溯我国家畜阉割术的产生与发展历史,挖掘其中的宝贵经验,并与现代新的兽医科技成果相结合,有助于家畜阉割技术的进步,促进畜牧业发展。
关键词 家畜;阉割术;产生;发展
中图分类号 S-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8)23-0234-03
Abstract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animal castration in China were reviewed.The history of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animal castration in China, and the valuable experience gained from it, combined with modern new veterinary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are conducive to the advancement of livestock castration techniqu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nimal husbandry.
Key words Livestock;Castration;Production;Development
我國有着悠久的农业文明,在灿烂的农业文明中,就包括有丰富的畜牧文化。在畜牧文化的历史遗存中,家畜阉割术,尤其是马、牛阉割术的产生与发展,不仅为畜牧业生产做出过很大贡献,对于农业与社会经济发展更是功不可没。我国的家畜阉割术在中兽医史上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而且在世界兽医史上其技术也处于前列。在不断传播到国外的过程中,对世界畜牧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1]。因此,探讨我国家畜阉割术产生与发展的历史,挖掘其中宝贵的经验,并与现代新的兽医科技成果相结合,必将对畜牧业的发展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
1 我国家畜阉割术的产生
阉割也称“去势”,阉割术是给家畜除去生殖功能而使其变得温驯,从而易于饲养管理和促进其生长的手术,通常是指破坏其生殖的主要器官——性腺,即睾丸或卵巢。古代阉割术的发明,目的是使家畜易于驯服和驾驭,便于肥育,改善肉质,提高经济价值。阉割后家畜便丧失了繁衍下一代的能力。《元亨疗马集》中有相应记载:“昔黄帝在位百年,朝内贤臣董氏仲先,侍于黄帝之侧,因马食人,帝命仲先制之,仲先遂往其所,观马形神,察马脏腑,用玄元天术,摘其胆,其性愈矣。后蹄啮不息,帝复命制之,仲先三往其厩,观标察本,以沙性之法,更名驅善马奇法,净其两肾(睾丸),蹄啮息矣”[2]。这里的“沙性”即指去除性欲的方法。
《周易》中对阉割后的猪有这样的记载:“豮豕之牙吉”。指猪经过阉割,即使有着很尖的牙,但已不足为害,因为其习性开始变得温驯。《礼记》上也提及“豕曰刚鬣,豚曰腯肥”,即是说猪阉割前,皮厚毛粗,叫“豕”,阉割后就会长得膘满臀肥,叫“豚”。家畜被阉割以后,由于摘除了性腺,体内的性激素含量显著减少,排除了性激素对生理和代谢活动的调节,阉割后的动物变得比较安静温顺,不好斗,更易圈养和肥育。我国古人很早就发现家畜阉割后的益处,因此,阉割术在我国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阉割术不仅在家畜的役用和肥育方面发挥作用,还可以运用在保种或选种上,对一些个体的阉割可形成不自觉的人工选择,达到留优汰劣,获得好的后代,培育良种,促进家畜品种质量的提高。
我国阉割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对于阉割术的起源时间及发明人说法各异。据《元亨疗马集》中“东溪素问碎金四十七论”中关于马的火驅善法及水驅善法的记载,早在轩辕黄帝时期(公元前2 700年—前2 357年),朝内贤臣董仲先就已创出火驅善去势法,之后的文献中也称“火骟法”。文中对火骟法的过程作了具体描述,“于千金之穴上轻手急剖一缝,挺出肾子(睾丸),推起皮膜,以手指擒其肾,夹板束其筋(分白筋和血筋。白筋指输精管和神经,血筋指血管),火烧烙铁烙之,用新汲水洗净刀口积血,油盐少许倾入穴内,即令放起,徐步牵行,拴养净室,三七痊愈”。到有文字记载的殷商时期,商代甲骨文中已有关于猪的阉割记载。西周时期,已经有专门管理畜牧业的职官,除了猪的阉割术有详细记载外,马的阉割术记载也较为详细。秦汉之际,战争频繁,出现了骑马作战,因此,为适应战争之需,对所有战马都要进行阉割,使之更易驯服,这一时期,马的阉割术开始盛行,并得以发展,把原来的“火骟法”发展为“水骟法”。火骟技术适用于体弱和幼小牲畜,采用直接烧烙,一次烙断2条精索,取出睾丸,再烧烙精索断端止血。此种方法不仅操作简单,且术后止血效果较好。水骟法适用于性情暴烈的牲畜,对速度与技术的要求很高。方法是用手按压精索,前前后后不断捻搓,同时将冷水洒于伤口处,以达到使血管收缩止血,让精索从最细处断裂的目的。水骟法由西汉韩信将军发明。明代喻本元、喻本亨两兄弟所作的《元亨疗马集·水火二骟法》记载:“至于楚汉分争时,有大元帅韩氏信将军因营马多生热症,以为不利于军,遂易其骟法祛其火烙,用搜筋进步之功,白筋二寸截之,血筋五寸分之,新水净其创口,油盐少许入之,朝夕牵行,如前喂养。此谓韩信水骟之法也”。
这说明至秦汉时期,我国家畜阉割术两大最基本的去势法,火骟法与水骟法已经产生,两大去势法各有其优点。《元亨疗马集》中对于水火二骟法部分的论述是“两驅善之法,不相上下也。火驅善者,烙驅善也,存筋存性,血凭火烙,令兽不损腰胯。水驅善者,生驅善也,净筋净性,血凭筋分,令兽不生热症”[2]。即是说火骟法与水骟法不相上下,各有优点。火骟保留的精索较多,可使家畜留有部分雄性特性,通过火烙止血,且不会损伤动物腰胯;水骟输精管去掉的较多,可使家畜性格变得老实温顺,且不会使其体内发生炎症[3-4]。
2 不同历史时期的家畜阉割术
随着马阉割术的完善,牛的阉割术也得以提升和发展[8]。1976年,在河南省方城县发现一座汉代画像石墓。此墓有画像石9块,刻有画面13幅,在墓门的右上门楣上发现有一幅长2.32 m,宽0.47 m的斗牛拒龙阉割图。图中刻有一装扮成熊的勇士,奋力地一手拒一张牙舞爪之龙,一手拒一凶猛无比之牛。此时在牛身后,有一阉者,头戴尖顶帽,赤臂挺胸,裤管高高挽起,趁牛拼力前觝,抬起左后腿正往前扑之机,迅速地用左手抓托住牛睪丸,右手紧紧握住利刃待割[5]。
1982年,在方城县又发掘了一座汉代画像石墓,墓中也发现一块给牛阉割的画幅,发掘报告将其定名为“驱魔逐疫图”。图中一虎一牛正相斗激烈,虎凶猛扑向牛,牛用角死死相抵;在牛奋力与虎应战之际,其后戴尖顶帽的一阉者,趁牛抬起后腿之一刹那,迅速地用左手抓住牛睾丸,右手割之[6]。
这些石刻画像,生动而真实地反映和再现了汉代的一种阉割方法,即“走骟法”。于公牛正在行走毫无防备之际,阉割者手持利刀,动作敏捷,迅速将牛的睾丸摘除。此一土法阉割沿袭至今,目前仍有一些农村兽医在使用[7]。
魏晋时期,由于当时农牧业生产的发展,家畜阉割术也得到较快发展,尤其是对于马和牛,出现了技术和手法都很先进的有血阉割法。用夹板将精索束住以压迫止血,用刀在“千金穴”手术剖开,以手取出睾丸,割断精索,然后用烧红的烙铁烙在断端,以消毒止血[7]。
明清时期,马牛的阉割技术进一步成熟和发展[8]。明代不仅水、火二骟法得到普遍应用,而且在文献中还提到阉割时的注意事项,包括进行阉割时天气的选择、阉割时的环境、阉割后的调养等。明代以后,牛的阉割术出现了“捶牛法”,将公牛的睾丸用麻绳绕紧,用木板敲打碎,然后涂上香油,朝夕牵行。清代牛的阉割术还进一步关注如何防止术后破伤风的发生。郭怀西在《新刻注释马牛驼经大全集》中,不仅对马牛的阉割方法进行注释,同时还阐述了如何有效防止术后破伤风的发生。避免牛马阉割后破伤风发生的方法是“分筋用食盐一盏炒焦,令干擦断血筋,其胞内另用炒盐百草霜(锅底灰)少许,共研细末,真麻油半盏,调匀,灌入刀口胞内。若驅善牛只用炒盐,不用麻油百草霜”[9]。此种方法,在当时的条件下实属先进,有一定的科学性。
随着历史的发展,家畜去势方法也逐步优化。在水骟的基础上,又衍生出刮挫法和捻转法。公畜的刮挫法和捻转法这2种摘除睾丸的去势方法,是在元代由蒙古族人传入中原。刮挫法主要运用右手拇指指甲和食指配合完成,主要适用于幼龄和中成年家畜及伴侣动物。捻转法是在刮挫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在公畜去势过程中止血效果较好。捻转法在后期的发展中又演变出徒手捻转法和器械捻转法2种,在去势过程中均表现出较好的止血效果。随后的发展中,以水骟法为基础的结扎法、夹板药骟法等有血去势法诞生。之后又诞生了锤骟法、夹骟法、勒骟法、器械无血去势法等无血去势法。锤骟法是最早发明的无血去势术,包括锤断精索和砸碎睾丸2种,具有减少破伤风等继发症的优点,适用于幼畜。夹骟法是在夹板药骟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曾广泛流传于我国河南、山西、山东等地。勒骟法是夹骟法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主要适用于幼龄公畜。无血器械去势在20世纪50—70年代期间曾盛行一时,70年代之后便很少见了[10]。
3 现代家畜阉割术的发展
现代社会,随着畜牧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家畜养殖数量不断增多,传统家畜阉割术的缺点日益明显,费力耗时,不便在规模化的养殖场大面积推广,而且施术季节短,术后继发症较多,死亡率较高。因此,研究新的家畜阉割术势在必行。
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苏联兽医工作者曾对动物的化学去势术进行研究,把药液注射到公畜的睾丸或精索内,使睾丸逐渐萎缩坏死,无法生成精子和雄性激素,性欲丧失,从而达到去势之目的。尽管最终未能获得成功,但毕竟做了有益的尝试,也积累了一些经验。至70年代末,美国兽医科研工作者终于成功研制出了一种小公牛的化学去势液,其主要化学成分为88%的ɑ-羟基丙酸,经兽医数千例验证,认为对70 kg以下的小公牛去势成功率近乎100%[11]。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兽医工作者也曾对牛的化学去势进行研究,获得了一定的成功,总结了不少的经验。但化学去势也会导致药物在动物体内的残留,最终危害其身体健康。
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化学去势的基础上,国内外兽医科研工作者进一步提出了家畜的生物学去势与免疫去势。生物学去势是给家畜注射或投服某种生物制剂,使其性机能障碍,以达到去势之目的。免疫去势是给家畜体内注射某种激素,通过调节内分泌系统,改变下丘脑—垂体—睾丸轴系,以减少精子的生成、成熟,降低雄性激素的分泌,使其完全丧失性机能,达到去势之效[11]。免疫去势术具有传统阉割术无法比拟的优点,创口小,无二次感染,动物应激小,同时对动物生长以及提高动物肉品品质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12]。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兽医工作者对公畜药物去势展开研究,并获得一定的成果。北京农学院的科研人员在1991年研制出一种新型的家畜药物去势药品,并在北京、河北、内蒙古等地推广应用,共去势大小家畜10 482头,其成功率达99%以上。该药品于1992年2月获得药政部门颁发的“新兽药”证书[10]。
目前,家畜去势的常见方式以手术为主,是在水骟法和火骟法的基础上衍变而来,所用器械的质量要求、手术环境及卫生要求更高,手术程序也更加规范化。这从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动物去势术的成功率,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手术过程中外源污染物对动物机体的侵害。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兽医科研工作者也在积极地探寻新的能适应时代要求的家畜去势方法。液态氮冷冻去势法是近些年来出现的一种比较新的家畜去势方法。该法是将液态氮涂在雄性动物的睾丸上,充分利用液氮的超低温冷冻作用使睾丸变性坏死。但是考虑到部分动物阴囊皮肤的耐受力较强,有时机体仅是冻伤,一段时间后便会自行恢复,同时此法也受到材料及包装容器的限制,所以并未推广开来。此外,近年来又有使用干冰进行超低温冷冻去势,目前尚处于试验阶段。
回顾我国家畜阉割术产生与发展的历史,探讨不同时期的家畜去势法,不仅使人们对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历史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对当代阉割技术的改进和提高也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谢成侠.中国养牛羊史[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5.
[2] 喻仁编,喻杰集,于船,郭光纪,郑动才,等校注:元亨疗马集校注:明代丁宾序本[M].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0.
[3] 邱仁华,李俊宜.浅谈阉割术的发明和兽医的起源[J].畜禽业,2016(8):61-62.
[4] 魏仁华,陈长山. 南阳汉画象石中的阉牛图[J].河南农林科技,1981(9):34-35.
[5] 魏仁华、刘玉生.河南方城东关汉画像石墓[J].文物,1980(3):69-72.
[6] 高桂云.河南方城县城关镇汉画像石墓[J].文物,1984(3):38-46.
[7] 王铭农.魏晋以前的动物阉割术[J].中国农史,1993(4):65-70.
[8] 艾延丁.关于我国古代家畜的去势术:从汉画像石中的“犍牛图”谈起[J].农业考古,1989(2):360-362.
[9] 王铭农.明清时期动物阉割术的发展和影响[J].中国农史,1996(4):74-78.
[10] 史亚军,于同泉,张云卿,等.现代家畜去势术[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3.
[11] 魏锁成.我国畜禽阉割术的历史及其沿革[J].农业考古,1989(2):363-364,403.
[12] 黄印尧,李明星,尤根勇,等.动物免疫去势术[J].福建畜牧兽医,2012(3):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