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质量等别年度监测评价研究

2018-05-14 08:59张昕
安徽农业科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耕地质量鞍山监测

张昕

摘要以辽宁鞍山为研究对象,基于农用地分等评价成果,采用实地调查与统计分析的方法,划定耕地质量等别渐变类型,监测渐变耕地质量等别变化情况,分析耕地质量等别和产能变化趋势及主要原因。研究表明,鞍山耕地质量总体呈现下滑趋势,耕地质量两极分化严重,引起耕地产能不同程度的变化。根据不同渐变类型的特点,提出不同区域耕地质量建设的措施,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实现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 耕地质量;监测;农用地分等;鞍山

中图分类号 S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8)11-0177-03

耕地质量是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珍惜并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近年来,学者们从耕地质量观、耕地质量评价、耕地质量时空演变、耕地质量监测点布设、耕地质量提升。等方面进行研究,但对市域耕地质量等别变化监测评价方面的研究仍然不多。笔者以辽宁鞍山为例,基于农用地分等评价成果,抽样监测渐变耕地质量等别和产能变化趋势,发现耕地利用管理的薄弱环节。研究对于政府部门从数量管理向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管理转变,采取精准管理对策,实现保护耕地、提高粮食产能、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区概况鞍山地处环渤海经济区腹地,是沈大黄金经济带的重要支点,是辽宁中部城市群与辽东半岛开放区的重要连接带,现辖海城市(县级市)、台安县、岫岩满族自治县和铁东、铁西、立山、千山4个城区。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为640~880mm,自东南向西北逐次减少,年平均气温平原地区为8.0~9.0℃,而东部和东南部山区为6.3~7.0℃,日照小时数年平均为2350~2700h,西北部多于东南部。境内有大小河流40余条。其中,较大的河流有辽河、浑河、太子河、大洋河、哨子河。土地总面积92.5536万hm2。其中农用地76.9297万hm2,占用土地总面积的83.12%。总人口346.0万人,农业人口166.8万人,占总人口的48.21%。随着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加快,设施农业总面积发展到3.3万hm2,粮食产量达到147万t,主产玉米、水稻、蔬菜、大豆、花生、水果。监测和分析耕地质量等别渐变对于促进县域农业发展,保持粮食产量意义重大。

1.2数据来源 该研究基础数据主要来源于鞍山市2015年度耕地质量等别评价、县域耕地地力评价、农用地产能核算成果及遥感影像图、河流水系图、坡度图、高程图、地形图等图件资料,并结合实地调查进行计算分析。

1.3耕地质量等别年度监测评价的基本方法

1.3.1确定耕地质量等别渐变类型分布范围。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条件变化导致耕地质量等别存在一定变化趋势,每种特定的变化趋势称作耕地质量等别渐变类型。根据鞍山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耕地质量等别渐变类型和分布范围,包括肥力提升型、肥力衰退型、水土流失型,总面积15052.62hm2。肥力提升型主要分布在海城市西四镇、耿庄镇、中小镇等3个乡镇,属于辽宁中部平原区,面积5247.00hm2,其中8等耕地面积2066.63hm2,9等耕地面积691.71hm2,10等耕地面积1539.03hm2,11等耕地面积949.63hm2。肥力衰退型主要分布在台安县桑林镇、西佛镇、新台镇、西平林场等4个乡镇,属于辽宁中部平原区,面积7607.57hm2,其中9等耕地面积369.78hm2,10等耕地面积1169.26hm2,11等耕地面积6068.53hm2。水土流失型主要分布在岫岩县哈达碑镇、牧牛镇、偏岭镇等3个乡镇,属于辽东山地丘陵区,面积2198.05hm2,其中13等耕地面积901.00hm2,12等耕地面积1297.05hm2

1.3.2布设耕地质量等别渐变监测单元。在分布范围内的每个等别的耕地上布设固定监测单元和随机监测单元,遵循代表性、科学性、均匀性和可比性原则,海城市布设4个固定监测单元和42个随机监测单元,台安县布设3个固定监测单元和42个随机监测单元,岫岩县布设2个固定监测单元和30个随机监测单元。监测单元布设地块远离城市、道路,位于集中连片的永久性基本农田中,便于无干扰地对各监测单元内耕地等别变化主导因素进行监测。

1.3.3基于监测单元相关数据对耕地质量等别与产能进行监测评价。为了分析主导因素变化对县域内耕地质量等别与产能的影响,可以使用耕地利用等指数、分等单元可实现产能指标,核算结果见表1。耕地利用等是采用土地利用系数对耕地的自然质量进行修正而得到的结果,它能正确反映农用地的产出情况,即在现有的条件下,正常的投入能产出多大的产量,按照1-4等、5~8等、9~12等、13~15等划分为优等地、高等地、中等地和低等地。计算公式如下:

Yij=Rij+KLj(1)式(1)中,Yij为第i个分等单元第.j种指定作物的利用等指数;Rij为第i个分等单元内第,种指定作物的自然等指数;Klj为分等单元所在等值区的第.j种指定作物的土地利用系数,从县级耕地质量等别数据库中LYXS图层提取。其中,Rijtj×CLij×βj,其中,Rij為第i个分等单元第,种指定作物的自然等指数;αtj为第j种作物的光温(气候)生产潜力指数;CLij为第i个分等单元内第,种指定作物的耕地自然质量分;βj为第j种作物的产量比。

分等单元可实现产能是以农用地分等成果为基础,建立利用等指数与标准粮之间的回归函数,核算耕地粮食生产能力。计算公式如下:

Wpi=Ypi×Si(2)式(2)中,Wpi为第i个分等单元可实现产能;Ypi为第i个分等单元可实现单产,根据监测单元所在耕作制度分区进行核算,位于辽东山地丘陵区,旱地,采用Ypi=0.552Rij+692.47,位于中部平原区,旱地,采用Ypi=0.4902Rij+790.85;Si为第i个分等单元耕地面积。

2结果与分析

2.1耕地质量总体状况呈下滑趋势 肥力提升型耕地占监测区面积的34.9%,肥力衰退型耕地占监测区面积的50.5%,水土流失型耕地占监测区面积的14.6%,耕地质量下降趋势明显。

2.2耕地利用等别变化幅度较小,但形成耕地质量两极分化现象 各监测区耕地质量等别上下浮动0.1等。海城监测区以高、中等地为主。高等地:8等提高0.1等;中等地:9等提高0.1等,10等保持不变,11等提高0.1等。台安监测区以中等地为主。9等保持不变,10等地降低0.1等,11等地保持不变。岫岩监测区以中、低等地为主。中等地:12等降低0.1等,低等地:13等降低0.1等。耕地质量形成好的更好,差的更差的变化趋势。

2.3耕地质量的变化已引起耕地产能不同程度的增减 海城监测区可实现产能增加485t,提升幅度0.76%,实际产能增加7125t,提升幅度16.30%;台安监测区可实现产能降低219t,降低幅度0.27%,实际产能降低1765t,降低幅度2.39%;岫岩监测区可实现产能降低313t,降低幅度2.02%,实际产能降低192t,降低幅度1.32%。所反映出的分布规律与自然因素、地域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分布规律相一致。

3合理安排耕地利用模式

3.1集约农业建设模式 海城监测区位于中部平原,以草甸土、耕型草甸土为主,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剖面构型理想,无盐渍化,地下水资源丰富,灌溉保证率高,为玉米、大豆以及蔬菜等农产品的主要产区,也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素有“辽南粮仓”之称。在农业经营管理上,经过多年的耕种和整治,各方对耕地的投入增加,灌排设施加强,有机肥和化肥的施用使耕地养分增加,耕地熟化,形成以土壤有机质含量为主导因素的肥力提升型。由于自然条件优越,耕地本底质量好,经济发展水平高,土地利用限制性障碍因素少,建议加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做为传统农业向现代集约农业转型的重要平台,根据市场需求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引入力度,打造设施蔬菜育苗基地,发展绿色特色农业。

3.2提质改造建设模式 台安监测区沿辽河和浑河两岸的成土母质多为辽河、浑河和柳河的冲积淤积物,土层深厚,地势平坦有部分低洼,土壤肥力相对较高。农户耕作管理相对粗放,耕地中其他草地、坟地零星分布,种植作物品种相对单一,土壤风蚀沙化问题日益严重,形成以土壤有机质含量为主导因素的肥力衰退型,制约农业生产。针对在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障碍因素,建议加强监管与保护,采取提质改造建设模式,侧重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和农田防护林建设,推广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技术,土壤改良技术,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改造中低产田,使小田变大田、散田变整田、废田变良田,调减玉米种植面积,发展设施农业、高效农业。引进推广农业新技术,改善施肥技术和栽培技术,实施精细化田间管理,规模经营与机械化耕种,提高耕地生产能力。

3.3生态修复建设模式 岫岩监测区分布于低山丘陵区,土种为在坡积和黄土状母质的基础上发育形成的一系列棕壤亚类土壤,以坡耕地为主,雨季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冲沟分布,田块破碎不规整,耕地投入少,普遍种植玉米、高粱和大豆等大田作物,利用粗放,农业生产配套设施落后,在旱涝年份粮食急剧减产,形成以有效土层厚度为主的水土流失型,耕地质量恶化问题日益突出。建议因地制宜地开展生态修复建设,探索山地丘陵基本农田保护建设模式,以山、水、林、田、河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为重点,实施坡改梯,改良土壤,治理沟道,通达道路,控制农田水土流失,加快生态退耕,恢复植被,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实施山区立体復合型土地利用模式,促进山区特色产业发展。

4结论

耕地质量渐变研究能够反映耕地质量和产能的变化。鞍山耕地质量总体呈现下滑趋势,监测区耕地质量两极分化,引起耕地产能不同程度的变化。因此,应根据各地自然质量、耕作条件、生态状况,加强耕地质量动态监管,分类推进耕地质量建设。

猜你喜欢
耕地质量鞍山监测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鞍山烈士纪念馆
嘉禾县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研究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
鞍山“网格式”服务解难题
不穿戴也能监测睡眠
鞍山的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