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凤英
摘要简述了打造武陵山区特色优质烟叶种植带的背景,并提出了主要措施,最后对存在的问题和工作的开展进行了思考。通过在重庆武陵山区规模化种植K326特色品种,打造特色优质烟叶种植带能够助推重庆现代烟草农业上水平,从而促进重庆“两烟”发展。
关键词 武陵山区;特色优质烟叶;种植带
中图分类号 S5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8)11-0032-03
特色烟叶是指具有鲜明地域特点和质量风格,能够在卷烟配方中发挥独特作用或对卷烟风格特征起主导作用的烟叶,是打造中国烟叶生产核心技术,构建中国优质烟叶原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开发中式卷烟的重要原料基础。2016年,重庆市烟草公司与重庆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立足该地实际,在重庆市乌江流域规模化种植K326特色品种,打造武陵山区特色优质烟叶种植带,推进“原料供应基地化、烟叶品质特色化、生产方式现代化”,提升重庆烟叶核心竞争力,助推重庆现代烟草农业上水平,确保重庆中烟“武陵生态烟、重庆金天子”特色烟叶品牌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促进重庆“两烟”发展。鉴于此,笔者简述了打造武陵山区特色优质烟叶种植带的背景,并提出了主要措施,最后对存在的问题和工作的开展进行了思考。
1打造武陵山区特色优质烟叶种植带背景
1.1企业转型成长的需要 在控烟履约的背景下,重庆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重新组建,企业改革转型变化大、任务重、难度高、时间紧,重庆中烟对优质原料需求迫切。重庆市烟草公司和重庆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以打造武陵山区特色优质烟叶种植带作为企业转型成长的着力点,切实提升烟叶生产水平,不断满足卷烟工业企业对特色优质烟叶原料的需求。
1.2应对市场竞争的需要 近年来,外国烟草企业迅速开拓我国卷烟市场,而国产卷烟有品牌量小、分散、竞争力弱等问题,因此国家烟草专卖局适时提出“大市场、大企业、大品牌”的重要战略。与国内其他烟叶主产区相比,重庆市烟叶生产既无规模优势,又无品牌特色优势;同时重庆中烟又是国内最年轻的工业企业,其发展举步维艰。要形成稳定的烟叶市场地位和打造重庆特色品牌,必须走武陵山区特色优质烟叶种植之路。
1.3助推现代烟草农业上水平的需要 打造武陵山区特色优质烟叶种植带是助推重庆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上水平、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需要。通过打造武陵山区特色优质烟叶种植带,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加快烟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财政增收、烟农脱贫致富,改善烟区生产生活条件,加速新农村建设。
1.4山区独特生态条件的产物 渝东南武陵山区是重庆市政府明确打造的生态保护发展区,森林覆盖率达到57.1%,远高于重庆市43.1%、全国21.6%的覆盖水平。武陵山区具有规模化种植K326优质品种的生态条件和土壤资源。早在1987年,著名烟草专家左天觉、朱尊权对重庆武陵山烟区考察后,认为重庆是优质烤烟适宜种植区,属于云贵型优质烟,可生产无污染、无公害烟叶。
2打造武陵山区特色优质烟叶种植带的主要措施
2.1打造特色优质烟叶种植带
2.1.1烟叶种植向生态区、适宜区集中。武陵山区乌江流域烟区海拔普遍800~1200m,年平均气温在18℃左右,日照总时数1000~1200h,常年降雨量1000~1450mm,冬暖夏热,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土壤pH主要为5.5~6.5和6.5~7.5,土壤、气候、温度、光照等条件均适宜于烤烟生产,尤其适宜K326特色品种种植。
2.1.2烟叶品种向特色型、品质型转换。按照“生态决定特色、品种彰显特色、技术保障特色”的原则,根据工业评吸结果和需求,以酉阳、彭水为龙头,以基地单元或烟点为单位、以中低海拔烟区为重点,打造武陵山区特色优质烟叶种植带,树立“武陵生态烟、重庆金天子”特色烟叶品牌。
2.2以降氮增钾为主,制定K326施肥技术方案
2.2.1调结构。把“减氮量、稳磷量、增钾量、补微量,调形态、调比例、调时间、调方式”作为主要施肥措施。由表1可知,总氮控制在7个左右,N:P:K比例调整到l:1:(2.5~3.0)为宜,硝态氮比例提高到45%以上。
2.2.2转方式。移栽时间提早15d左右,以“测土施肥、重底早追;看苗施肥、少量多餐”为主要方式,确保前期早生快发,中期开兜、开片,后期分层落黄、耐熟易烤,株形為直筒形或塔形。
2.3以“321移栽”为主,提升K326整体生产水平
2.3.1合理密植。因地制宜,合理密植,使田间烟株生长协调,便于烘烤。
2.3.2平衡施肥。推行“氮素前移、钾素后移”的施肥技术,中期叶面补充硼、镁、锌等微量元素,后期补充钾元素,促使烟株营养协调,耐熟性好。
2.3.3适时打顶。打顶时选择晴天上午进行,遵循先健株后病株的原则。全田烟株长势整齐一致,营养合理,50%烟株的第一、二朵中心花开放,进行一次性打顶较为适宜。
2.3.4合理留杈。根据土壤肥力、海拔高度、降水情况以及时间等因素,综合考虑得出留杈烟后烤烟烟株的总有效留叶数应控制在22-25片。打顶后留取倒数第二、三处腋芽,以便从中选择生长较旺的腋芽为烟杈,选定烟权后,将另一个烟杈抹去,1株烟只留取1个杈烟。
2.3.5“上三下三”优化结构。由于K326品种叶片数较多,烟叶优化结构要打掉下部烟叶3片不烤和上部烟叶预留3片弃烤(常规打掉的脚叶和顶叶除外),根据工业需求确定具体实施细节,优化之前工商双方要共同拿出方案,力求做到供需平衡。
2.4以适时把握成熟度为主,确保烟叶采摘质量
(1)下部叶“绿中带黄”采收,即整片下部烟叶呈均匀绿豆色时采收。原则上打顶后7d采烤第一房烟。
(2)中部叶“黄中带绿”采收,即中部叶片叶耳泛黄时进行采收。
(3)上部叶“叶面以黄为主”采收,即上部叶片色差小,主脉发白,叶表面要有黄斑和泡状突起时方可采收。
2.5以“中温中湿”调控为主,提升烟叶烘烤质量
2.5.1合理装烟。装烟必须做到分类装炕,达到“密、匀、满”要求,密集式烤房竿距10~12cm,做到上下稀密一致,左右两边数量一致,过熟烟叶(病残叶)装在烤房进风口处。
2.5.2科学安装温度计。将温度计探头挂在烤房中部距隔热墙2m处,距叶尖10~15cm。
2.5.3高度重视湿球温度。既要重视湿球温度的上限,又要重视湿球温度的下限(图1)。湿球温度超过上限容易烤坏烟,低于下限烟叶烤不香,且浪费大量能源。
2.5.4提高变黄凋萎程度。凋萎期必须做到全炕烟叶叶片全黄,且主脉充分发软才能进入定色期。
2.6以“分炕分级”为主,确保烟叶收购等级纯度
2.6.1标准先导、控制前移。预检员提前在烟叶烘烤阶段介入预检工作,深入烟农户广泛宣传K326"分炕分级”收购,对烟农进行思想认识、分级方法、操作效果、经济效益的分析比较,切实有效地把烟农分级引导到依靠纯度提高效益的正确轨道上来。
2.6.2过程监督、加强指导。技术人员全过程指导、监督烟农自觉地对烤后烟叶先去青去杂后进行分炕堆放回潮,分炕进行初分扎把,并在预检员的指导下分炕分级,确保烤后烟叶部位纯正,做到颜色基本一致,降低烟农分级难度和强度。
2.7以提高等级纯度为主,工商双方共同制定新烟样品
2.7.1K326品种单独制样。收购期间,工商双方对照国家标准,结合K326品种特性和当年生产情况,统一烟叶等级,单独制定K326特殊收购样品。
2.7.2创新K326品种交接新机制。建立“按样收购、依样交接、依样协商”的工商交接协商机制,工商双方依据烤烟国家标准共同制定K326品种交接样品,产烟区县按交接样品组织收购并按收购的等级直接与工业企业进行交接。
2.8以全收全调为主,确保K326品种实现原收原调
2.8.1健全管理制度。工商双方共同出台《K326品种生产经营管理规范》,制订《K326品种预检管理办法》《K326品种收购质量管理考核办法》《K326品种移库验收管理办法》《K326品种委托加工清选管理办法》《K326品种物流管理规范》《K326品种原烟交接应急预案》等,严格规范K326品种生产管理、购销管理、烟叶物流、物资管理、信息管理、财务管理和绩效考核。
2.8.2优化业务流程。严格按照“烟叶入库-成包打码-移库扫码-入库扫码-烟叶验收-库存管理-销售出库-出库扫码”业务流程,强化信息管理、全程管控,真正实现K326品种原等级收购、原等级调拨和信息全程跟踪。合理设置各层级预警比例和处理要求,及时核实和处理收购过程中出现的上等烟比例异常情况。构建市、区县、烟站3级信息化管理网络,安排专人通过监控系统进行网上抽查和实时监管,保证收购现场规范有序。
3打造武陵山区特色优质烟叶种植带的思考
重庆工商双方在打造武陵山区特色优质烟叶种植带过程中,按照“边引进边试验、边示范边推广”的思路,加強顶层设计,突出重点、务求实效,努力探索适合重庆山地特色的优质烟叶种植带。
3.1特色品种,特殊政策 K326品种具有香气量足、烟味浓、甜感好的优点,但是也存在上部叶不易烘烤等缺点。针对K326品种在重庆烟区的表现,结合武陵山区生态环境,制定特殊栽培技术、调制工艺、收购政策和收购标准,引导烟农种好、烤好、分好、售好K326品种烟叶。
3.2内外协调,注重品质 坚持烟叶外观质量与内在质量协调的原则,在检验和调拨等环节,对照新烟样品收购、交接。新烟样品制定时包容度适当放宽,但是不能脱离国家标准。
3.3因地制宜,稳中求进 因地制宜确定K326品种种植区域,宜种则种,以乡镇或收购点为单位进行合理布局,不搞一刀切,稳中求进,推进重庆中烟品牌和重庆烟叶发展稳中向好。
3.4确定方向,建立体系 以工业烟叶质量需求为导向,围绕“提质增效、减工降本”核心,构建信息化平台,在烟叶生产、烘烤、收购、质量管理和质量追溯等重点环节和关键节点,建立健全烟叶全面质量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