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摘要】生态课堂不是以分数论成败的课堂,而是让学生兴味盎然的课堂,让学生乐于探究的课堂,让学生事半功倍的课堂。笔者长期工作在教学一线,现以文言文教学为例,探讨通过巧妙设计导语、精心创设情境、科学指导方法来构建生态课堂的策略。
【关键词】生态课堂;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对于生态课堂的理解,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答案:有人认为生态課堂是和谐的课堂、发展的课堂、诗意的课堂,有人认为生态课堂是生本的课堂、情境的课堂、体验的课堂、合作的课堂、愉悦的课堂,有人认为生态课堂是回归自然生长、提升生命质量的课堂。其实,尽管人们的理解各异、说法不同,但剥开生态课堂华丽的包装,其内核就是人本主义的课堂,就是以学生发展为第一要务的课堂。我认为生态课堂不是以分数论成败的课堂,而要让学生产生浓厚兴趣、拥有主动权、探究权的课堂。现以文言文教学为例,畅谈构建生态课堂的策略。
一、巧妙设计导语,让学生兴味盎然
导语是课堂教学的“第一道工序”。导语设计巧妙,就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唤醒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精心设计导语。
在学习《桃花源记》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渔人的故事。从前,有个渔人发现了一片美丽的桃花林,他走到桃花林的尽头,看到一座山,山上有一个洞口,洞口隐隐约约发出亮光。渔人觉得很奇怪,就沿着洞口进入,发现里面别有洞天。那里的人看到渔人,纷纷向他打探消息,还热情地邀请他到他们家做客。渔人住了几天告辞离开。离开时,他沿路做了记号。可后来他打算再次探访的时候,却怎么也找不到了。同学们,你们想具体了解这个神奇的故事吗?下面我们来学习《桃花源记》。而在上《捕蛇者说》是这样导入的:有一种毒蛇,如果它碰到草木,草木就会毒死,如果它咬了人,人就有生命危险。对这样的蛇,我们巴不得敬而远之,可有个地方却有人争相去捕蛇,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同学们学习《捕蛇者说》,我们来了解事情的真相。
二、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乐于探究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发现、乐于探究。一方面,教师可以运用图片、影像等多媒体手段来再现美、渲染美,让学生感受到美,引导学生“入景”。在学习《三峡》前,先播放三峡的美景,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三峡的山高大、陡峭的特点,感受到三峡的水清澈、湍急的特点,在分析文本时,学生就能快速进入状态,理解自然美的本质,真正领悟到“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真谛。另一方面,教师可以设计关键问题让学生探究。比如在《陋室铭》一文的教学中,教师通过“陋室为何不陋”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从陋室主人生活环境、交往的对象、日常生活三方面感受生活环境的幽雅、交往对象的儒雅、日常生活的高雅,从而自然而然找出文中的主旨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深入思考:作者借陋室要传达出怎样的情操?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回答陋室主人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情操。
三、科学指导方法,让学生事半功倍
(一)加强朗读方法的指导
教材选用的文言文,都是朗朗上口的名篇佳作,适合学生朗诵。通过采取灵活多样的诵读方式,以诵读带动、激发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兴趣。当然,学生初读文言文,要求可以降低一些,最低要求是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学生再读课文,要求可以适当拔高,可以要求学生读出情感。当然,学生在情感的把握上可能会欠一些火候,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引导,加强朗读方法的指导,通过范读或播放录音来增强学生语感,让学生乐意模仿乐意朗读。而分角色朗读则可以让学生对课文“临其境,闻其声,睹其貌,见其行”,真正进入角色,自然而然会读出情感。还可以通过开展小组PK比赛,用分组比赛朗读的方法激发学生朗读的热情,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喜欢朗读、爱上朗读。总之,通过各种朗读形式可以让学生感受作品魅力,从而受到文化素养的熏陶。
(二)加强文言文学习方法的指导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如果学生掌握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就不会畏惧文言文。因此,教师的指导就显得十分重要、而且必要。拿到一篇陌生的文言文,首先要求学生读熟课文,语感强的同学可以读三遍,语感不强的学生至少读五遍。其次结合书下注释理解文意,根据上下文情境猜测句意,不必拘泥于每一句话的理解,偶尔有几句话看不懂关系不大,只要大致内容看懂即可。
对于文言实词的解释,一方面要求学生积累一定量的文言知识,另一方面指导学生可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或者把单音节词组成双音节词,或根据语言结构来推断,或根据语法知识来推断等方法来解释,把推断出的解释放到句子中,如果句子通顺就说明推断正确,如果不通顺,就要考虑词性是否发生改变,是否出现使动、意动、名作状、通假等特殊情况。如“窦婴亦薄其官”中的“薄”字,解释为“迫近”代入明显不通顺,根据情境猜测为“轻视、看轻”。
对于文言语句的翻译,指导学生把句子放在上下文情境中理解,要一个字一个字落实,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时抓得分点,用“增添法、删减法、移位法、保留法、替换法、意译法”等方法翻译,翻译时要考虑句式特点,要文从句顺。如“甚矣,汝之不惠”就要考虑倒装句这一句式特点,翻译为“你太不聪明了”。
总之,生态课堂就是让学生兴味盎然的课堂,就是让学生乐于探究的课堂,就是让学生事半功倍的课堂。
(编辑:张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