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永钦
摘要:随着人们对审美需求的改变,现代漆画创作展现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很多艺术家正在探索综合材料与大漆相结合的方法,为了促进现代漆画艺术语言体系的完善。本文从两者的概述入手,分析传统漆画的局限性,讲解不同材料在现代漆画创作中的运用表现,以及在现代漆画创作中产生的重要影响。作者希望此后能够创作出具有个性化的现代漆画,从而推动现代漆画的发展。关键词:综合材料;现代漆画;漆画创作
中图分类号: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18)05-0084-02
综合材料作为一种新材料,是现代漆画创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特有的表现形式来影响人们的创作,改变了人们对现代漆画作品的审美的标准,同时综合材料的介入,也满足了作者在现代漆画创作中不同表现手法运用的需要。为现代漆画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对现代漆画创作的发展起着积极促进的作用。漆画艺术家也在不断的探索综合材料在漆画创作中的运用,促进了综合材料与漆画相结合的发展,使两者的结合更加完善、更加丰富。本文从现代漆画和综合材料的概述入手、并分析现代漆画与传统漆画之间的差异、多种综合材料在现代漆画表现中的运用,以及自己在创作的过程的感受,进行研究综合材料对现代漆画创作中的影响及发展前景。
1 现代漆画和综合材料的概述
漆画是以天然漆为主要材料的绘画,现代漆画是以创作者用来表达现实生活的创作,画面的内容及所传达的涵义都是创作者自由想象的,更加符合现代人们的审美要求,现代漆画在现代生活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综合材料是运用于现代绘画中的一些材料。综合材料是各种材料的总称,按材料进行分类就可以可以分为许多类别:纤维类包括纱布、亚麻布、帆布等材料;金属类包括金箔、银箔、铁片等材料;纸质类包括报纸、碎纸片等材料;木质类包括木板、木屑等材料。
综合材料在绘画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中,会产生特有的艺术效果,丰富了现代漆画语言的表达,对现代漆画的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综合材料的运用手法越来越丰富,可以用不同的表现手法运用于漆画的创作中,不同材质的材料有着不同的效果,呈现了多样化的发展方面,并朝着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从目前的发展来看,综合材料的绘画实验,使漆画有了更丰富的表现力,也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两者结合的运用,促进了现代漆画艺术的发展,展现出了现代漆画的发展趋势。
2 传统漆画与现代漆画之间的差异
2.1 传统漆画表现的不足
传统漆画历史悠久,它有着多种表现绘画特征的材料、也有多种绘画技法,这些都是现代绘画不能够与之相比的。但长期以来,传统漆画没有太大的突破,如叶圣陶先生说过的“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传统漆画没有更多的源于现代生活,主要有以下几点局限性。
(1)传统漆画在创作的构思、题材上比较单一,不够创新。如传统漆画作品仅仅局限于花卉,鱼虫等内容;⑵传统漆画在材料运用方面比较约束,不能引进新的材料进行绘画,传统漆画的创作大多都是一些偏向手工艺的、比较精细、比较写实的的手工制作的作品,作品都是反映宫廷等生活的写照;⑶在技法方面,传统漆画在画面的表现上比较注重材料的使用,多用于金石、宝玉等多种贵重的材料进行绘画,不仅浪费时间又花费功夫。
2.2 现代漆画在创作中的状况
(1)在题材表现方面,包括人物、风景、静物和表现日常生活的一些题材等作品。都来源于现代的生活,表现出了现代漆画的生活气息,使现代漆画更有个性,更加全面的发展;⑵在材料表现方面,在原有的成品或者半成品的物体进行创作,比如运用金属材料以及纤维等材料进行绘画,拓展了现代漆画自由创作的空间;⑶在技法表现方面,现代漆画有雕刻、描绘、堆漆等多种技法,使现代漆画表现形式更加丰富。要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不断寻求新的技法,比如刮灰,用牛角刀,丝瓜络做肌理等技法,为现代漆画创作提供更加全面的发展;⑷在风格表现方面,现代漆画有写实、装饰、抽象等多种风格,使现代漆画更加全面的发展。
3 综合材料在现代漆画创作中的运用
综合材料在现代漆画创作中的运用,要从现代生活的审美角度出发,传统漆画中的材料结合现代生活中的材料,灵活的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使画面的表现手法更加丰富完善,符合我们现代的审美。本段主要描述综合材料中的木质、金属等材料在现代漆畫中如何运用的探索。
3.1 木质类的表现方式
木质类的材料可分为坚硬、腐蚀的木板、后期加工成有肌理的木板等多种,不同状态的木质材料与漆结合,会呈现出不同效果,在坚硬的木板上髹饰色漆、研磨,并保留大部分原有木质的肌理,使大漆的色泽与木板原色,以及凹凸不平的肌理形成对比,给人一种真实感。坚硬的木板则不会吸漆,在腐蚀的木板以及在粉末状的木料上会吸大部分的色漆,两者都能够体现出木板的材质,使观者能够感觉真实性,给人以遐想的空间。
如唐明修《这里有你的影子》的作品中,利用原本有纹路的木板,在凹凸的表面上进行刮灰修饰,进行贴箔、罩金,在平整的面上涂部分红色的大漆,再罩一层黑色的大漆,再经过研磨,透出一层光滑透明的感觉,画面不仅呈现出了材质本身的色彩与肌理,又能和大漆进行强烈的对比,使这幅画的内容更加丰富。
3.2 金属类的表现方式
金属类材料可分为铁片、铁丝、铜丝、金银箔以及铜箔等多种,铁片与漆的结合运用,可以在整个铁片上图以色漆研磨出来铁片固有色,使铁片更加生动;铝条可以镶嵌于画面上起到了装饰的作用,金属粉末可以充当漆粉使用,金属的色泽可以使大漆与材料之间的对比更加强烈,金属材料也可以改变色漆的明度等,起到点缀画面的作用,使画面的内容更丰富。
如汤志义的作品《凤归来》,使用了大量的金银箔来表现画面,利用色漆堆高的方法进行修饰,使画面出现一些的凹凸的变化,进行贴箔、罩金,通过研磨使画面保留一些金银箔的效果,起到了点缀画面的作用,这些做法突破了传统漆画较工艺的表现手法,使画面的表现更加轻松、内容更加丰富,使画面有着强烈的形式感,展现出了新的面貌。也反映了作者的创作不受传统思想的束缚,使漆画展示出了不同的视觉效果,使漆画创作的方面更加广阔。
3.3 纸质类的表现方式
纸质类的材料可分为柔软细腻的碎片、稀薄光滑的纸张、粗糙的报纸等多种类型,均可粘贴于画面上与大漆结合,并透露出底层大漆的色彩,如白色的报纸在色泽上比大漆的奶白更白,使画面的对比更加强烈,也與画面形成一幅灰色的调子,给人一种安静的画面;粗糙的纸张更能吸取色漆,给人以一种粗狂的感觉,细腻的纸张不会吸取太多色漆,给人以一种清新的感觉;这几种不同纸质的材料表现出不同的效果。
如唐明修在作品《虫书》中,运用了大漆、纸屑等材料进行创作,首先用漆灰做底,再将书的残片一层层的粘贴,很有规律的散落到画面中,在纸屑的画面上采用大漆自然流动的技法进行修饰,自然的将所运用的材质统一于画面中,使作品中的材料在形状、质感、肌理效果上都形成了统一的画面。大漆明亮的光泽和书的残片以及与肌理效果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使读者欣赏到了另外一种材料与漆结合的技法。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能更好的吸引读者,给人更多的欣赏空间。
3.4 纤维类的表现方式
纤维类可分为麻布、亚麻布、帆布、丝绸等多种类型,麻布、
亚麻布等比较平整,空隙比较粗大,都会吸取很多的色漆,在画面上比较平整空动;丝绸类型的比较柔软细腻,有很多的褶皱在漆板上图以色漆会形成层次感,丰富画面。这几种的材料在漆板上表现都给人一种生动的画面。麻布材料的粗糙与大气的光滑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使画面更加有趣味性。
如陈杰在作品《织锦》中,使用了麻布、漆灰等材料进行创作,将漆与瓦灰调和起来,堆在画面之中,过渡于褶皱的麻布之上,麻布呈不规则的形状凸出与画面,漆灰又呈现出入碎片状的肌理,整体来讲凸起的麻布与平整的漆灰两部分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给人以更大的想象空间。再者,这幅漆画突破了传统漆画比较工艺的表现手法,画面的表现更加轻松、自由;内容也更加丰富,使作品更有立体感,更有张力,能促使现代漆画创作者向更广阔的方向进行创作。
4 自身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
自身在漆画创作的课程上,使用一些纤维、漆灰、木板、光碟、纸屑等材料进行绘画,⑴如先在漆板上局部刮灰,粘贴不同形状生绣的铁皮或者麻布进行块面分割,再用角丘刮出凹凸不平的肌理并过渡于麻布的边缘等做法,使画面的层次更加丰富。⑵又如,对废弃的切菜板进行罩金修饰,利用原有的木胎纹路进行局部的贴箔、罩金、打磨等,使作品更加有趣味性。⑶也可以将原有的木板材料直接运用,利用木板原有的纹路肌理,用调有色漆铝粉进行来回的流动,使画面出现一种随意的肌理效果,并保留原有木板的原色,使两者能够进行强烈的对比,这种做法使漆画的创作更加自由。
总之,通过以上综合材料在现代漆画创作中的运用表现进行分析,使现代漆画创作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实验性综合材料在现代漆画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⑴综合材料使漆画语言更加丰富。在创作过程中,利用各类的材料,特别是将传统的漆画材料和现代的漆画材料相结合的表现手法进行探索,促进了创作的方法及表现内容的发展,更符合人们的审美。⑵传统漆画创作的观念释放了现代漆画创作的自由的发展空间。在表现内容方面,现代人们的审美促使现代漆画创作呈多样化发展,使现代漆画能更加自由、开放的创作;在表现材料、技法上,人们在观念上的改变,逐渐要求材料和技法都要更全面的发展。⑶综合材料和现代漆画两者之间是共同发展的。现代漆画创作的过程中使用综合材料,能使综合材料更加广泛的运用,也使现代漆画有了新的表现手法,新的突破,为漆画漆艺事业添光加彩。综合材料在现代漆画的创作中的运用促使现代漆画语言发展的更加完善,使漆画面向多样化发展使现代漆画在新的时代中大放光彩。
参考文献
[1] 寇炎.中国现代漆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 胡伟.绘画材料的表现艺术[M].黑龙江:黑龙江出版社,2001.
[3] 陈思深.当代漆画[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3.
[4] 陈心憋.综合绘画材料与媒介[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
[5] 彭善秀.综合材料与绘画[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