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浩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要求,“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根据这一要求,我们从校园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三方面入手,大力开展感恩教育,引导孩子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走进校园生活 感受师长同伴之恩
从入学的第一天开始,孩子们便逐步融入了校园集体生活中。与缺少同龄伙伴、相对孤独单调的家庭生活相比,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为他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乐趣。在这里,与他们共同生活的不仅有循循善诱的老师、勤劳朴实的校工,更有众多活泼可爱的同龄伙伴。但由于认知水平的限制及家庭教育的不足,学生对老师的关爱、校工的劳动及同伴的帮助,只局限于直观感受的层面上——他们往往只简单地认为,这些人都是在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他们很难把这种认识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正是这些人的关爱和帮助,才使自己过上了幸福、快乐的校园生活。
为此,在品德教学中,我们有意识地启发、引导他们深入地感受这些人为他们做出的奉献,引导他们懂得感恩,回报他人。我们组织学生观察老师备课、上课和批改作业的情景,感受老师的辛苦付出;观察校工修剪花草、烧饭做菜的场面,感受校工的辛勤劳动;回忆同伴是如何帮助自己的,感受同学们团结互助的精神……
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孩子们豁然开朗:原来,自己美好的校园生活与这么多人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感恩之情,油然而生。
享受家庭温暖 感受父母亲人之恩
回味家庭生活,启发孩子感恩
充满爱心、各具特色的家庭生活,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也是我们不可多得的德育资源。我们通过举行家庭生活故事会,举办家庭生活照展览,播放孩子们提供的、反映自身家庭生活的录音、录像等,帮助孩子回味家庭生活,感受家庭温暖。在活动中,教师通过生动的讲解,引导孩子深刻感受家庭生活的幸福,感受亲人对自己的无私付出。在总结谈话时,教师启发学生思考:父母亲人为我们付出了这么多,我们应该怎样回报他们呢?孩子们的回答包含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平时要听长辈的话;要认真学习;要爱惜粮食;要讲究卫生;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做……这一“点睛”之问,有效强化了孩子感恩亲人、回报亲人的意识,升华了课堂教学效果。
取得家长配合,引导孩子感恩
人们都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孩子养成文明礼貌的良好习惯,掌握温和谦让的处世之道。《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要在家庭生活中,通过每个成员良好的言行举止,相互影响,共同提高,形成好的家风”。我们注意把家庭教育作为感恩教育的重要途径,实现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
例如,我们请家长引导孩子在星期天观察父母亲人的家庭劳动情况,在清晨观察父母怎样为他们准备早餐的,在晚上回忆这一天中亲人们为他(她)做了什么……这些有意识的引导,使孩子们直观感受到:正是亲人的辛勤劳动,才使自己衣食无忧,才使自己有了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
由于亲人的关爱从孩子尚未懂事时就开始了,他们对此早已习以为常,往往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所以缺乏感恩亲人的意识。我们指导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开展感恩教育,有效地消除了这一不足,培养和强化了孩子的感恩意识。
开展社会实践 感受社会大众之恩
在我们这个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的社会中,无数的人在辛勤工作着,无私奉献着。正是大家的共同努力,才使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富强,才使我们的生活日益红红火火。因此,我们选择合适时机,带领孩子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帮助他们认识社会,感恩社会,回报社会。
例如,我们曾组织学生到街头观察顶着烈日执勤的交警叔叔,到工厂观察辛勤劳作的工人师傅,到商场观察忙忙碌碌的售貨员阿姨……我们甚至组织高年级学生到街头协助交警执勤、到学校食堂参加劳动、到劳动实践基地学干农活儿。这些现场观察乃至亲身体验,让他们懂得:正是各行各业人们的辛勤劳动,才使我们过上了安定、幸福的生活。
这样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帮助学生克服了有意注意不够的弱点,还有效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使他们能更好地认识社会、感恩社会、回报社会。
中华民族是最懂得感恩的民族,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我们理应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使这一传统美德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弘扬。
(江苏省海安县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