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上的“金山银山”

2018-05-14 17:05唐前勇程一方罗敬东杨先强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23期
关键词:品牌化机械化

唐前勇 程一方 罗敬东 杨先强

[摘要]襄阳是国内名优绿茶优势产区,茶叶品质优异,拥有襄阳高香茶公共品牌。茶产业目前面临主要问题是无性系茶园面积少、茶叶比较效益较差、茶产业服务较弱、政策支持较少等。今后茶产业发展方向和思路是:出台强有力支持政策,集中打造“襄阳高香茶”公共区域品牌,推进茶叶“有机化、品牌化、机械化”,实现由“以绿茶为尊”向红、黑茶方向延伸,由单纯的茶产品向深加工系列开发延伸,由单纯的茶产业向茶旅综合体延伸,打造“百亿产业链”。

[关键词]襄阳高香茶;有机化;品牌化;机械化

[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B

为了深入贯彻十九大精神,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战略,根据襄阳人民政府“打造百亿茶产业的意见”要求,2017年12月上旬,襄阳市农业委员会、襄阳市农业科学院组织了调研专班,深入到南漳、保康、谷城三个县的茶业龙头企业、大中型茶场、茶叶合作社、全职茶农进行座谈,与县、乡从事茶叶工作的同志交换看法,就襄阳市茶产业发展现状、前景、问题、对策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1 襄阳茶产业发展历程

襄阳茶产业的发展由始至今,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1.1 茶类物种古来有之,茶文化源远流长

襄阳是楚文化发祥地,这里产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是我国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地方之一,也是古时丝绸之路、南船北马市场交易的主要货物。

1.2 茶产业在“十二字”方针中起步

七十年代,中央号召“以粮为纲,全面发展”。为贯彻毛主席关于发展“粮棉油、麻丝茶、糖菜烟、果药杂”多种经营的“十二字”方针,南漳、保康、谷城、枣阳等地根据自然条件和环境,开始在国营林场、大队林场种植茶叶。

1.3 茶叶生产在“异军突起”中兴起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提出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襄阳市从市情出发,对乡镇企业发展重镇和多种经营发展强镇的党委书记升格为副县级,乡镇企业在山区乡镇以茶叶为主的多种经营发展迅猛。截至2000年底,全市茶园面积1.5万hm2,年产量4888t,茶叶综合产值4.04亿元。

1.4 茶产业在改革开放中壮大

从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开始,围绕新一轮的调整结构、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襄阳茶产业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壮大。目前,全市茶园面积2.4万hm2,通过有机认证的茶园2000余hm2,年产量1.56万t,茶叶直接产值近20亿元。拥有玉皇剑、水镜、荆山锦、汉家刘氏等一批名优茶品牌,规模以上的茶叶专业市场3个,市区大小茶叶专营店或茶楼300余家,常年茶园从业人员5万余人,辐射涉茶人口约30万人。

2 襄阳茶产业的现状

从七十年代茶产业起步,襄阳茶产业在改革中发展,在开放引进中做大,在改革与发展中互变。茶产业是山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是特色适度规模经营最大产业,是山区精准扶贫最实惠、长远的产业。

2.1 现阶段茶产业潜力有待挖掘,后发优势明显

历经四十年发展,茶业在山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任何基地、任何资源的增值潜力都不能与茶产业匹配,襄阳茶产业后劲明显,有连续经济倍增的条件,有连续经济翻番的潜在优势。表现在“五有”:

2.1.1 有初具规模的生产基地:全市茶园面积2.4万hm2,通过有机认证的茶园0.2万余hm2,正在转换的0.67万hm2,年产量1.56万t,茶叶产值近20亿元。全市现在茶业亩平鲜叶、干茶、产值与茶业产区发达地相比,仅占1/3,虽然现阶段差距较大,但具有快速发展的后劲和潜力。

2.1.2 有较好的产业基础:通过几十年开发投入、资本积累,再加上招商引资、集体改为民营,全市拥有茶叶企业375家,其中SC认证43家,精深加工9家,茶叶出口3家;茶叶专业合作社69家;茶叶批发市场5个;家庭茶场219家;茶农户数14098户,茶产业从业人数(流通加工为主)19798人。

2.1.3 有一定的成功经验:在四十年茶产业摸爬滚打中,全市绿茶产业已成气候,开发的红茶、黑茶渐成规模,全市绿茶、红茶、黑茶的开发品牌所创的著名、驰名商标,终极市场的开发,产业链条的延伸,初期发展阶段也交了不少学费。

2.1.4 有较大的市场拓展空间:四十年的市场开拓,有的茶叶企业家和专职种茶农民骑着摩托车,到陕西、河南、安徽等省开拓销售市场,有的茶叶企业互相抱团发展开拓市场,有的提升内在品质拓展市场,有的培植品牌提升市场等,全市茶产业已形成了内有北、上、广、蒙、新、藏,外到“一带一路”欧非国家的跨区域、跨省域、跨国界的销售市场。

2.1.5 有市级区域公共品牌:成功打造了“襄阳高香茶”襄阳茶叶公共区域品牌,因襄阳茶区地处北纬32°左右的国内名优绿茶生产黄金纬度线,自然生态因子独特,极利于高香绿茶的生产,所产茶叶具有“高栗香、滋味醇、汤色亮、耐冲泡”品质特征。目前,“襄阳高香茶”是我市第一个以茶叶注册的“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全力打造的唯一“区域性公共品牌”、湖北省农业厅第一个以品质命名发布的“湖北高香型名茶”。襄阳高香茶,汇聚了襄阳山水灵气,展示了古城文化精华,丰富了古襄阳旅游内涵。

2.2 现阶段襄阳茶产业在发展中的问题突出

襄阳茶产业历经四十年,与其他产业一样,兴衰在改革发展中互变,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必然,是客观事物在市场冲击下的“扬弃”。表现在七个突出:

2.2.1 茶叶基地荒芜突出。调查发现,全市茶叶基地荒芜面积约占全市茶叶面积的1/3,有的地方甚至更多。从三个县比较看,保康县茶园荒芜较少一些,谷城次之,南漳比重大一點。保康县茶园0.96万hm2,可采摘面积0.67万hm2,占70%。所调查的南漳蓝云合作社茶叶面积153.3hm2,可正常采摘面积41.3hm2,占27%。造成荒芜的主要原因是:“交通不便、生产成本高、投入大、效益低、无人承包”,更为突出的是用人成本高,导致只采春季,荒弃夏秋两季,一个人一天不付150元工资根本请不到人,形成了“山有资源用不足、企业有心力不足、农民有力心不足”的状况。

2.2.2 大龙头小茶场经营难度加重问题突出。一方面,大企业缺流动资金。大的龙头企业用于前期收购基地、产品研发、市场扩张,投入在前,活资本变成了死资产,企业经营中流动资金紧缺,再发展缺后劲支撑。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缺品牌、缺市场竞争力,产品只能廉价外销,300元的产品经宜昌、信阳市场包装可以卖到1500元。

2.2.3 企业市场竞争力弱。如湖北香耳山生态开发有限公司茶叶总面积80hm2,采收面积63.6hm2,还有13.3hm2荒芜。该企业历史上产量曾达到过1万kg干茶,现在由于市场不畅,按照销售能力只生产了近0.5万kg,夏秋两季茶基本荒弃。再加上设备落后、用电控制、色选设备,茶的标准不统一等原因,企业只能以销定产。类似该企业的状况调查中的比重很大。

2.2.4 茶基地管理粗放。全市茶园分布比较分散,且以个体经营为主,茶园经营随意,管理粗放,地力培育投入也是微量,相当数量的茶场都是不投入、靠天收。原因是:小茶厂底子薄,生产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差,尚未完成资本原始积累,仍处于初创期,没有能力用于投入。

2.2.5 生产管理较混乱。调研中茶企反映,茶企经营的产品是严格按照有机标准打造的,但是网络的农户中有的为了高产,偶有偷施化肥,对茶企打造品牌带来不利影响;有的茶企定价1000元/kg,但有的农户为促销自家茶叶,或以700元/kg卖出,散包散卖,挠乱了市场价格。

2.2.6 镇级茶产业服务体系薄弱。乡村合并改革后,由于财政供养体制的变化由分灶吃饭、自求平衡,改为现在的全额供应,再加上茶叶特产税取消,茶产业只利民,乡镇失去了发展茶产业的动力,对原有集体茶场一卖了之、一包了之,卖不出、租不掉、对农民产权又明晰不了,只有一荒了之,对茶产业在山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切入点、发展后劲被忽视,对“荒的是资源、亏的是企业、穷的是农民”,它的辩证作用没有引起重视。

2.2.7 茶产业扶持政策弱化。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先后也出台了一些扶持“三农”的优惠政策,但用于茶企业、茶农民的发展政策比较弱化。茶农反映,种粮的有粮补,种菜的有菜补,退耕还林的有林补,但种茶的没有茶补。同时,茶企业、茶厂、茶农民座落在穷山僻壤之中,厂房用地、用电、环保、道路硬化等方面支持不够。企业反映,厂房用地指标少、价格高,如一家茶企,厂房位置偏远在深山,还要279万元/hm2,而工业园区用地只有217.5万元/hm2,茶企还不能享受“先征后返”政策;在交通上,很多茶叶基地多在山区,能争取到优惠政策的较少。

3 对做大做强襄阳茶产业建议

新时期要做大茶产业、做强茶企业、增收农民首要是解决茶山荒芜问题,茶山荒芜,荒的是资源,垮的是企业,苦的是农民,失去的是山区农民衣食饭碗,失去的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靠山。只要重视到位,开发利用到位,支持投入服务到位,茶山又能演化为真正意义上的绿水青山上的“金山银山”,演化为贫困山区人民的“聚宝盆。”

3.1 坚持规划引领

现阶段国际茶叶价格稳步上升,茶叶消费趋于多元,红茶占消费总量80%,绿茶和特种茶占20%,方便、保健、功能化产品呈增长态势。在国内绿茶依然是产量最大的茶类,中国绿茶在国际市场的贸易份额占80%。面对国内外发展形势,按照发展高質量经济的要求,做大茶产业,建议我市今后茶产业发展方向和思路是:集中打造“襄阳高香茶”公共区域品牌,推进“三化”,实现“三个延伸”,打造“百亿产业链”。即“有机化、品牌化、机械化”,有机化是特色优势,品牌化是发展战略,机械化是有效方式,实现由“以绿茶为尊”向红、黑茶方向延伸,由单纯的茶产品向深加工系列开发延伸,由单纯的茶产业向茶旅综合体延伸。用好中国有机谷这个平台,茶产业走“三化”之路:

3.1.1 有机化:江北产茶区季节早,气候好,降雨多,而我们气温为季风、干燥;目前,绿茶与恩施、宜昌等地还有差距,红茶刚起步,唯有围绕“中国有机谷”的建设打“有机牌”,是我们襄阳茶叶的内在品质特色之一。江浙一带等地受气候环境条件限制,达到有机种植条件成本较高,襄阳更易开展有机化种植,结合“中国有机谷”建设,可继续推进茶园有机化。

3.1.2 品牌化:襄阳已推出了“襄阳高香茶”,注册成公共区域商标,拿来就能用。且高香型也是襄阳茶叶的品质特色之一,“襄阳高香茶”也是湖北省农业厅第一个以品质命名发布的“湖北高香型名茶”。公共品牌也容易争取国家政策支持。

3.1.3 机械化:机械化是建立茶园标准化基础之上,高端茶通过人工采摘;中低端茶通过机械化,可以减少成本,可以大量地制作青砖红茶、黑茶等。

3.2 改造低产低效茶园

产业发展先做好顶层设计,解决茶山荒废等问题。“南保谷”三个重点县成立茶叶领导小组,完善体制机制,盘活资源,明晰茶园产权,首要解决茶山荒废、茶园荒芜问题。要围绕2018年全省正在实施的“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三乡工程,制定优惠政策,引导资本投入茶产业。也建议乡镇帮助村组组建劳务经济合作社,让农民离土不离乡就地就业,既帮助了茶企业解决用人难,还化解了夏秋两季茶叶荒弃问题,促进农民增收。老大难,老大动手就不难,盘活茶基地,各地都有成功经验。

3.3 支持龙头做大做强

对以前经营良好、目前存在一时之困的企业“推一把”。如保康荆山锦茶业内部体制完善、经营形势良好,因被万宝集团诈骗,企业流动资金陷入暂时困难,上海有实力的销售集团和武汉化债公司已与该企业签订了销售和化债合同,发展前景良好,只要解决500万元流动资金印制包装盒,就能盘活3000万元的干茶储存,为2018年万户茶农增收解忧。解决的是企业的难,排的是农民的忧,建议用现场办公的形式解决。对规模以上茶叶企业,一企一策,为企业化解实际疑难,为企业壮胆提神。

3.4 着力打造“襄阳高香茶”公共品牌

湖北省先后推出宜昌“采花毛尖”为“湖北第一名茶”,“恩施玉露”为“湖北第一历史名茶”,十堰“武当道茶”为“湖北第一文化名茶”等系列品牌。襄阳于2009年开始打造“襄阳高香茶”公共品牌,省农业厅授予了“湖北高香型名茶”称号。公共品牌创建8年来,由于政府重视程度不够,在宣传和使用上还没有形成气候。建议对使用“襄阳高香茶”的茶企进行准入制度,统一生产管理,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品牌包装,统一市场营销等,对统一用“襄阳高香茶”公共区域品牌的茶企进行补贴。对“襄阳高香茶”公共平台建设的给予补贴,如公共炒茶师等人才培训、抱团开拓市场、公共电商平台、公共宣传与推广、茶叶鉴定评级、举办茶文化节等大型活动等。

3.5 强化政策支持

大的投入才有大的产出。政策要用在关键点上方可发挥乘数效益。建议在以下方面给予重点政策支持:

基础设施政策:参照设施农业、休闲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各级政府对规模茶叶基地配套一定指标的建设用地,并降低建设用地费用标准;电力部门对规模茶叶基地在装变压器、比照鲜活农产品电价上给予一定支持。

财政奖补政策:建议市、县两级每年各拿出1000万元财政预算资金用于茶产业发展,主要用于茶叶发展的“端、末”的补贴和公共品牌建设,补两头,带中间,建公共平台,对规模茶园补贴。种粮有粮补,种菜有菜补,种茶也应有茶补。对规模茶园改造、发展有机茶园、开发荒芜老茶园、新建茶园等给予适当补贴,在此基础上逐步适度规模地统一品种,进行品种更新换代。

項目争取政策:整合县级项目资金用于茶产业发展。省财政直达县,各县可用资金可作调整。如保康县每年有6000万的扶贫资金,建议拿出较大比例用于茶产业扶贫。建议各县在扶贫、农发、交通、农业、水利、林业、农机等项目中整合资金用于茶产业发展,重点解决道路、水利、改造、设备补贴、高标准农田等建设问题。

引进投资政策:建议争取汉江基金、建投、省交投、省联投等投入。力争投资茶产业5~10个亿。

在此基础上,可用到位资金或企业自筹两种办法,成立“襄茶”股份集团公司,进行实质性运作;同时在已有基础的襄阳新合作大市场内,规划建立规模在1000个商铺以上的茶叶交易大市场或茶商城,把襄阳茶叶辐射全国各地。

[参考文献]

[1] 张耀华.关于襄樊茶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对策[A].湖北茶产业发展纵论[C].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2008:5.

[2] 朱继军.襄州茶史之初探[J].中国茶叶,2009,31(08):36-38.

[3] 张英杰,唐前勇,张耀华,等.不同机械配置对襄阳高香茶品质的影响[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01):73-79.

猜你喜欢
品牌化机械化
探索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的“大兴路径”
Inventors and Inventions
高校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分析
贵州省“关键4%”煤矿机械化开采技术榜单发布
我国油菜生产综合机械化率接近50%
灵山县茶叶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论中国图书出版业品牌化运作的理想模式
从电影到品牌:看黄渤的“品牌化”之路
从骡马化到机械化、信息化
生活中不应该有机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