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探索

2018-05-14 08:59张华赵蕊姚笛贾桂燕李丽阳曹宏伟宋佰芬陈志宝王丽艳
安徽农业科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探索实践协同创新人才培养

张华 赵蕊 姚笛 贾桂燕 李丽阳 曹宏伟 宋佰芬 陈志宝 王丽艳

摘要以生物制品学为依托,研究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制订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策略和评价体系,培养了协同创新型人才的人文素质和科研创新精神,最终提升了协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水平。

关键词生物制品学;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S-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8)05-0231-03

AbstractBased on the Biological Product course, it studied the factors restricting the cultivation of cooperativeinnovation talents, and developed training strategy and evaluation system of the cooperativeinnovation talents, then cultivated humanistic quality and scientificinnovation spirit of the cooperativeinnovation talents, finally enhanced the cultivation training level of cooperativeinnovation talents.

Key wordsBiological Product;Collaborativeinnovation;Talents cultivation;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美國麻省理工学院斯隆中心的研究员彼得·葛洛(Peter Gloor)最早提出了协同创新这一概念,即“由自我激励的人员所组成的网络小组形成集体愿景,借助网络交流思路、信息及工作状况,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协同创新的重要思想。协同创新的内涵是指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按照协同创新的内在要求,2011年教育部启动实施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提出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2011提升计划”要求高等院校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推进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并鼓励高等院校打破校际“壁垒”,携手提升创新能力,使高等院校科研直接服务于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为高等院校教学科研的可持续发展、创新人才的可持续培养指明了方向。

高等院校最基本的职能是培养创新型人才,高等院校之间的协同创新就是以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为主导,促进产学研的深度融合,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高等院校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协同创新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进行教学科研改革的重点领域和目标方向,然而目前开展协同创新的高等院校大多数是“985”或者“211”工程高校,地方普通高等院校鲜有开展协同创新的报道。因此,地方高等院校如何在此时代背景下,结合自身科研优势和学科特色,进行协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实现自身的可持续性跨越式发展,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助力创新型国家建设,是摆在地方高等院校面前必须解决的一个理论和实践课题。笔者以生物制品学课程为依托,从协同创新的教学、科研、实践等多个视角进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探索,以期为地方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一些思路。

1创新人才与协同创新型人才

所谓创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通常表现出灵活、开放、好奇的个性,具有精力充沛、坚持不懈、注意力集中、想像力丰富以及富于冒险精神等特征。实践是实现创新的根本途径,学生除了课堂学习,还需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科学研究,在社会实践和科学研究中锻炼成长,发掘创造潜能。

高校协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其实质就是以企业实际需求为导向,构建高等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模式,加快推动企业和高等教育的转型与改革。通过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协同创新型人才,可以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在国际上的科技创新竞争能力,促进我国高等院校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从而实现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的跨越式发展[1]。但由于目前我国地方高等学校的基础设施和师资条件相对薄弱,大学与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还远远不够,导致学生社会实践和科学研究环节缺失严重,实践锻炼的机会少,与理论学习严重脱节。

协同创新的基本内涵要求,创新主体要具备创新能力、目标或意愿统一、有政策资金的支持、有信息共享的平台、有便于沟通的机制、有收益的预期或考虑等。目前,知识的爆炸和科技的进步极其迅速,高校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早已过了单打独斗的时代,很多工作都需要整个研究团队的共同努力来完成。因此,在统一的目标或意愿的引导下,大家需要互相沟通,信息和技术共享,共同获得收益。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协同创新是解决高校研究创新人员彼此封闭和科研资源分散的重要途径。创新主体围绕创新目标或意愿,共同协作、相互补充、群策群力、配合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并获得预期的收益。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具有协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高等院校对创新型人才的更高要求[2]。

2生物制品学课程的特点

生物制品学课程是生物学、兽医学等相关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内容为应用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及细胞工程等生物技术手段获得的细胞、微生物以及各种动物和人源的液体和组织等生物材料,制备可用于人类、动物疾病的预防、治疗和诊断的药品。通过生物制品的学习和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生产技能,成为具有较高素质从事生物制品的生产人员和科研人员。然而学生如果想在未来的岗位上有所成就,成为高层次的人才,只是简单拥有相关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协作精神。因此,高校教师要不断地深入思考和探索如何培养学生的协同创新能力,使学生的培养与我国社会发展需求相一致。在探索过程中,发现生物制品课程不但有较多实验,而且还有在生物企业实习、实践2个月的教学要求,比较适合作为一门示范课程来进行培养学生协同创新能力的研究。因此,本课题组利用生物制品课程对学生的协同创新能力培养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研究内容、方法和效果进行阐述。具体操作流程如图1。

3协同创新型人才的机制构建

课题组随机选取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2015级动物医学专业、生命科学技术学院2015级生物工程专业的本科生,以生物制品学课程为依托,进行了跨院系、跨专业、校企合作协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3.1协同创新型人才制约因素

依据协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要求,并结合学校人才培养实际情况,针对大学三年级的学生、相关授课教师,以及实习基地科技工作人员,开展了一系列问卷调查、访谈测试等工作,发现目前制约学校协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因素,主要包括:①协同创新意识不强,理念缺失。高校各个院系、企业等相互之间相对独立,出于各自利益考虑,未能形成合作创新、合作共赢的理念。②协同创新运行体制机制不健全。相互合作承担的角色不明晰,合作处于表面,具备一定的风险,未能形成制度化的合作模式,从而缺乏推动合作创新的操作机制。③协同创新的政策和法规不健全。参与协同创新的各方,由于缺少相应的政策法规,缺失平衡各方利益的长效解决机制,从而导致责权不清,甚至出现矛盾而终止合作。

3.2协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策略

协同创新要求高等院校、科技企业等根据自身优势和发展目标,以体制机制改革、政策實施和项目合作为导向,建立协作创新合作共赢的联合创新平台,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形成全方位协同创新的环境氛围。通过仔细分析制约协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经过充分的实践与调查研究,提出协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相应对策,主要包括:①更新传统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协同创新的新理念。高校是协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中心桥梁,要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改变传统单打独斗的旧模式,充分协调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等机构,建立联合攻关的新理念。②明确协同创新培养目标,建立协同创新评价体系。高等院校应该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和优势,确定协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搭建信息共享平台,优化资源配置方式,制订合理分配制度,逐步建立完善考核评价体系。③打造协同创新领军团队,优化协同创新形式。高等院校要成立协同创新领导机构,培育更多创新领军团队,来把握项目实施的整体布局,协调参与各方关系,跨地域整合各方资源。从合作对象、合作组织、合作性质、合作模式等多方面探索与实践,优势互补,协作共赢,创新各种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形式,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和科技经济发展。

3.3协同创新型人才的评价体系

高等院校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体,需要建立完善以创新型高级人才为导向的质量评价体系[3]。高等院校的协同创新包括学校各院系之间的内部协同合作创新,以及学校和企业、科研院所、政府间的外部合作创新。内部合作创新与外部合作创新结合起来,才会构建产学研联合攻关平台。因而,针对学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并遵循人才培养体系评价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建立了协同创新管理评价体系,内容包括:计划制订、质量评价、操作实施、人才反馈和改进完善等方面。该评价方法以协同创新型人才的绩效评价为核心,从培养结果、未来潜能和协同效能3个维度进行了科学评价,可以对高等院校实现科技创新要素的有效整合,科技创新主体协同攻关,以及创新型人才的持续产生做出科学的观测与评价。

4协同创新型人才的精神培育

高等学校培养的创新型人才不仅需要具备科研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而且需要培育自身的人文情怀和人文精神。科研创新不只是科学知识和科学研究的结合,也需要人文科学的滋养。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人文素质不仅是促进科研创新的内在要求,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

4.1培养学生人文素质

创新实践活动能力是人类独有的实践技能和认知能力,是推动科技发展、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由于生物制品学是生物学专业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研究范畴不断拓宽,研究内容不断深化,知识的积累量越来越大,迫切需要进行技术创新、科技创新和协同创新。协同创新的关键是团队合作,也就是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团队协作精神。精诚合作是人文修养和人文素质的集中体现,科研更是需要团队集体攻关。在培养协同创新人才的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申报各类与生物学相关的大学生创新项目,如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指导学生参加各类与生物学相关的大学生创新大赛,如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并获得了创新三等奖。支持学生参加各种文体文艺活动,增加学生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这些措施让学生更加懂得关爱他人、信任他人、与他人合作共赢的重要性。这不仅激发了学生参与生物学专业相关科研活动的激情,而且体现了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团队合作精神,塑造了创新性人才的人文素质[4]。学生人文素质的塑造和培养非一夕之功,是一个复杂而且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高等院校在培养创新型人才过程中要不断创造人文环境,促使学生受到人文气息的熏陶,不断积累文化底蕴,从而在人文素质方面产生质的飞跃,促进创新型人才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4.2培养学生科研素质

4.2.1

课堂教学。生物制品学的研究涉及动物、植物、微生物和人类,既包括疫苗、血清等传统知识,又包括DNA疫苗、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等前沿知识,内容广泛,知识复杂。首先要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协作攻关的能力。在教学教程中,针对生物制品的教学内容,利用诸多教学方法从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协同教学等模式,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点背后真正的原理,掌握知识重点,攻克知识难点。同时,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精心准备和设计相关问题,并与实验实践操作相结合,提出问题,给出思路,引导学生思考,并进行讨论,培养学生善于协作的品质[5]。这种品质的养成不仅有助于学生在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时候,具备获取他人信息并进行整合凝练的能力,有利于各知识点之间的交叉融合,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4.2.2

实验教学。生物制品学是一门实验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实验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加强学生实验实践技能的培训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然要求[6]。首先制订了实验实践教学的相关规范和考核标准,涵盖教学全过程,包括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等内容。为了增强生物专业协同创新能力,学校在2015年新建了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形成了资源共享、科研协作的完备实验平台。教师也不断研究协作创新的实验教学方式方法,增加了实验的综合性、设计性和创造性。生物制品学的实验教学采用综合性实验代替传统的单个实验教学,这不仅可以训练学生对单个实验的操作能力,而且可以综合训练学生对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数据分析和实验总结的能力。综合实验的训练拉近了理论知识与实践生产的距离,使学生的学习能够有的放矢。同时,确定了实验实践教学在期末考试总成绩中的比例,严格执行相应评分标准,并逐步增加实验成绩在期末总成绩中的权重,这样促进了学生理论知识与实验技能的有机结合,增强了学生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协作创新水平。

4.2.3

毕业设计。笔者所在课题组实验室的研究方向是分子病毒免疫与基因工程制药,与生物制品学学科所涉及的研究领域密切相关。为了不断提升学校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水平,并进一步探索生物学专业协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实验室建立了完备的分子病毒学、分子免疫学的研究平台,而且实验室完全对外开放。鼓励并支持更多的学生进入开放实验室,进行为期半年的本科毕业设计和毕业实验工作。通过本科毕业设计,让学生在实验室熟悉实验设备,系统性了解仪器工作的基本原理、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培养学生具备协作设计实验的能力,能够了解实验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通过长时间的实验操作训练,学生可以获得满意的实验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之后,可以写出较好的毕业论文。鼓励学生进行跨年级、跨学科,甚至跨专业的合作研究,这样不仅提高了教学资源的利用率,更加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以及团队协作精神。这不仅是高等院校深化教学改革的需要,更是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内在需要。对开放实验室持续不断的建设之后,学生的毕业论文优秀率都在90%以上,而且大多数毕业生都考上了硕士研究生。

46卷5期张 华等协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探索

4.2.4

高校、政府、科研院所、企业合作。加强高校、政府、科研院所、企业之间的合作,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教学实习、学术交流、资源共享的产学研平台,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利用学校与大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良好的合作关系,鼓励学生积极申请并承担相应的科研创新项目,建立相应的科技创新团队,引导更多学生加入到科技队伍中来,充分利用科研平台提高创新能力。重视高校与诸多科研院所的合作,如八一农垦大学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建立了广泛而友好的合作关系。学生通过在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学习,不仅加强了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而且让学生可以学习到最前沿的科研思维和创新思想,拓宽了国际视野。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进行讲学和交流,加强高层次的学术交流,了解生物制品行业领域中最前沿的发展动态,占领科研创新的制高点。此外,在教学计划中规定,学生必须参加为期两个月的生产实习。为此,在十多个企业建立了教学实习基地,如哈尔滨维科生物技术开发公司、吉林和元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等。学生在实习企业参与了多项科研工作,如猪伪狂犬病病毒新型疫苗的研制,猪蓝耳病病毒新型疫苗的研发等。充分利用学校与合作企业所拥有的不同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以及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特点和优势,把课堂理论知识与实践创新紧密结合起来,真正实现了高校与企业的协同创新。

5结语

协同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更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人才培养工程。高等院校是协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中心桥梁,需要进一步解除协同创新型人才的制约因素,探索协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策略和评价体系,逐步培养协同创新型人才的人文素质和科研精神,提升高等院校的协同创新水平,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的协同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宁.行业特色型高校协同创新的路径选择与设计[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32(9):78-80.

[2] 王纯旭.基于协同创新平台的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

[3] 李念良,李望國.高校构建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对策与建议[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16):76,78.

[4] 王亮,来敏,明庆磊,等.本科生与研究生教育培养的对接改革:以细胞生物学实验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28):363-365.

[5] 喻江平,王思明.协同创新视角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字版,2013,34(4):150-152.

[6] 李韬,马亚萍,林鹏.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人才培养策略探析:以河北大学为例[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6,18(2):117-120.

猜你喜欢
探索实践协同创新人才培养
新时期校企有效结合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