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卓妍 沈云都
[摘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更多人开始将互联网与生活、生产中的实用工具进行连接,这种通过互联网将物物相连的技术被称为“物联网”。物联网的发展必将使互联网延伸到农业应用领域,农业应用物联网技术能够更快地促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在这个过程中,相关从业人员的思想也有了巨大转变。浅析了随着物联网技术发展对农业思想转变的影响并探讨了在物联网技术冲击下可以树立的新农业思想。
[关键词] 物联网;农业思想
[中图分类号]F33.3 [文献标识码]A
“物联网“概念的提出源于美国,2005年信息社会世界峰会,国际电信联盟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即通过安装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将所有物品与网络连接在一起,方便识别和管理。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物联网在生活家居、智能驾驶、环境保护、工业监测、医疗卫生等多个领域实现长足进步,掀起了一场影响广泛的高科技变革,国家于2013年印发《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快推进农业物联网应用发展,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支撑农业现代化建设。物联网发展与农业现代化的结合必将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条快车道。
物联网技术的产生并非在一开始就与农业现代化结合在一起,相反,是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及人们日常生活中实用技术使得物联技术深入人心,进而引发了农业引用相关技术进行改革的需要。
1 从虚拟的 “物”到现实的 “物”
“物”是与主观意识相对的客观存在的东西,物联网的简单概念即物物相连,广义的概念可看作是使用互联网技术把任何物品都连接进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总的来说是将互联的虚拟概念推向物联的现实概念。物联网发展是互联网发展的一个新拓展领域,但对于使用物联网的主观对象而言,这是互联网所代表的人工造物的“物”的具象化改变,这个改变可以切身感受的。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的思路是将农业实体与网络虚拟结合,即通过虚拟的网络达到农产品、农民、农业企业、消费者的信息互联。现在农村中已有规模的农村电商、农业产业链信息追踪、远程技术指导等农业发展的新方向即是互联网思路下的农业新变化。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带来的是感知展现类和感知控制类等技术的应用。感知展现类是将一个数据传输到应用终端的通道,多用于生产过程辅助管理。感知控制类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反馈控制功能,使得物物联通实现整个过程的智能化。在这个过程中,不同于互联网将农业产业整合成虚拟化和链条化,物联网将农业整合成点状化、网络化。并且在“物”的概念上,基于互联网的“物”虽然是一种人工制造,但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基于物联网的“物”,确定的固化于相关的任意接入网络的对象,使得使用对象具体化。这一点对于普通农业从业者非常重要,因为普通农业从业者的普遍学历和素质并不高,制约着我国农业的发展速度。如果他们无法理解虚拟化的网络行为,就无法从观念上改革并运用互联网思维指导自身的农业行为。物联网的技术发展使得人被对象化,“物”从客观世界具体化为接收器、传输通路、显示屏和可操作的界面等,人与物的主客体关系易于被普通农业从业者从机械的角度来理解,降低了心理学习成本和对于高科技手段的疏离感。网络不再是第四空间,而是人类自身拓展的现实生活构建的一部分。
2 从无处可见到无处不在
思想的转变是个深层次、潜伏性的认知过程,并且不能单独发生。认知转变的基础在于外在客观世界的改变渗透。尤其是要引起素质不高的普通农业从业者转变农业思想观念,必须借由日常生活的改变潜移默化。一方面得益于社会发展对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发展的深层次要求,另一方面得益于技术手段成熟和技术硬件换代加快,在过去十几年,我们身边的“智能物体”已经随处可见。
人的认知过程就是将外部世界信息化后引入到人脑的内环境中,感受、情绪等心理活动,是外部环境或场景的内化,并与感受性概念结合的发生过程。在最初的认识过程中,人的思维方式是“心——物”相连。人们通过记忆和分析来了解自然界及其中的物质,产生意识来实现对外物和环境的了解,构建认识框架。之后开始发挥人的认识和实践作用,开始分离人与自然相对的主客体,出现了改造自然的农业,使“人——物”相连。现在,依托互联网,物的存在转化为信息和数据,通过数据传输和现实来标识、传递和控制,实现“物——物相连”。“物联网将从根本上改变世界互联的形态,传统的基于互联网的人——人交互将被基于物联网的人——物交互、物——物交互所取代,信息将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流动,计算将无处不在”。现在人人不离手的智能手机可以看作是信息高度化集中的数据终端和控制终端的代表。在技术发展过程中普通人通过手机就能对更广阔的外部环境进行认知、理解和反应,手机作为外界信息知识的一种被人所认知,同时手机延伸为一种感受器和控制器。手机可以作为感受器和控制器这种认知转化为一种背景知识,帮助普通农业从业人员将这种背景知识应用到更为广泛的物联网技术中,才能更易于理解农业发展从最初的“心——物”相连到“人——物”相连再到“物——物”相连。举个例子,韩国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小型生物芯片传感器,利用离子共振技术扫描农作物的DNA和蛋白质是否受到污染。这些数据只需要简单的处理和接入就可以让农业从业者在任意终端监测污染。这种可移动化的农业大数据并不需要农业从业者理解数据的来源、分析、处理、检测全过程,数据直接转化为结果被感知,借助互联网农业從业者就可以选择相应的处理措施,就像操纵手机一样容易,通过按键就可以控制其他设备进行处理。这个过程就跳过了传统的人与农作物的直接交互,而是物物交互过程中经由人来感知和操纵。人不会对这种数据处理过程感到困惑,因为物联网其他方面的技术进步已经让这种智能化、网络化、远程化的行为模式感到适应,“物物相连”成为一种习以为常的认知结构和行为方式。
3 从天人合一到主客异位
物联网技术发展的核心,在于技术感应代替自然感应,技术操控代替手动操控。毫无疑问,物联网技术在农业应用上具有广阔前景。但技术应用所带来的消极后果仍需要我们警惕。如前所述,物联网在拓展了“物”的概念,改变了人们生活的同时,有可能将技术发展推向极端,容易造成人与技术关系的异化。人只有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自由潜能的前提下才能体现人的价值。通过技术的帮助,一方面可以使人在改造自然时去蔽,另一方面容易导致物本主义的“物化”过程,人的精神、意志、思想越来越扁平化和被技术所遮蔽。
我国农业生产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机械农业和生态文明农业四个阶段。原始农业阶段并未萌发出成体系的农业思想,成体系的农业思想主要在传统农业阶段形成。“天人合一”的传统农业思想一直深刻影响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即使生产工具进阶到机械化阶段,指导思想仍然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三才观。生态农业文明是对我国农业面临数量质量双提升需求,资源压力、环境压力双双增大的前提下拓展“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理念。其中一脉相承的就是“天人合一”观念,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参与到农事活动中精耕细作,人是自然改造的主体,农作物是自然改造的客体,二者在进行有机互动。物联网技术的介入能够更精准、更有效的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但在人与自然的主客体中物联网对这个关系进行了彻底的改造。互联网本身是去中心化的扁平结构,物联网将人、农作物、设备、自然接入统一数据系统。人与物的主客体关系转化为网络上的不同节点,实现多点之间的交互和融合。借由海量数据信息,计算机可以通过复杂运算和逻辑判断代替人进行大量农业基础工作和理性选择,人化作物联网的其中一个对象,成为现代化、精细化、可持续农业生产策略的执行客体,否认了人作为自由主体可以自行选择做出不同农业策略的可能性,人的认知理性大大弱化。
4 从我看到物到物看到我
如前所述,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将会改造人与自然的物我关系,如何在这种技术变革的浪潮下及时调整农业思想,让人的能动性作为理性主体得到回归,在今后的农业生产建设中树立一种具有前瞻性、合理性的农业思想,并以此来指导今后的农业发展和技术使用,是当下值得探讨的话题之一。
随着物联趋势和人工智能的崛起,后人文主义也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优越性、特殊性和唯一性,以此来抵消对于物我关系异化的恐惧的批判。后人文主义中一种思潮是从结构上出发试图消解人、机器、动物、环境的对立。而消解之后如何重建几者之间的关系仍在讨论中。我们可以大胆的设想,“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农业思想充满着所谓的“后人文主义”色彩,这是古人在物质条件限制的情况下结合社会文化形成的对人物关系、人人关系和物物关系的自觉把握。现在我们仍在挖掘传统农业思想中精华的一面。这种富有人文色彩的物我关系总是与物质生产条件和社会状况紧密相关,在不同的农业发展阶段会涌现出不同的问题,在物联网技术介入农业发展的当下,这个难题就是建立新的富人文化的物我关系,是对科学技术社会使用的严格追问。如果任由人的理性转化为物联网数据网络中的一个客体,称为物的一部分,那么就会出现科幻小说中由人工智能所重新定义和规则的世界,人成为机器所圈养的无能力者,物联的双刃剑属相展露无遗。
拥有海量信息無线计算的新技术给我们带来的思想启发不应该局限于强调人的地位的本身,而应该强调关系本身。不仅仅把人当作主体对待,把物也当作主体对待,海量信息称为物、我两个主体之间的沟通桥梁,不仅仅让人看到物,也让物看到人。将关怀人本身的技术同样对物进行关怀,不是技术上的测量而是思想上的照见。这种物看到我的农业思想不是唯心的“心物关系”,而是理解了物我对立之后重建起用数据网络沟通两个自然主体,去除对人的理性遮蔽的恐惧,达到智能时代的“天人合一”。
随着物联网技术介入农业发展的不断深入,农业思想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而发生转变,如何克服消极影响,用智慧农业思想借用“物”而不受其遮蔽,真正进入生态文明的农业生产,需要在长时间的农业发展中不断探索的。
[参考文献]
[1] 王治东.物联网技术的哲学释义[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12):37-41.
[2] 李奇峰,李瑾,马晨,等.我国农业物联网应用情况、存在问题及发展思路[J].农业经济,2014(4):115-116.
[3] 王治东,刘君.认知视域下的物联网技术[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88-95.
[4] 李云飞,陈良,王树青.物联网的内涵与应用及其对过程自动化的启示[J].石油化工自动化,2011(2):1-4+8.
[5] 唐珂.国外农业物联网技术发展及对我国启示[J].农业工程技术,2017,37(15):11-17.
[6] 陈燕英.农业物联网在推广应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J].四川农业与农机,2016(2):8-9.
[7] 向绪友,周超,贺艺.农业物联网应用推广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J].湖南农业科学2016(1):81-85.
[8] 蒋怡.西方学界的“后人文主义”理论探析[J].外国文学,2014(6):110-119.
[9] 韩志斌,韩基龙,张娜.物联网技术在传统农业领域应用的现状综述[J].农村科学实验,2017(3):73-74.
[10] 单美贤,叶美兰.技术哲学视野中物联网的社会功能探析[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7-12.
[11] 肖峰.从互联网到物联网:技术哲学的新探索[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22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