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芳 魏文云
[摘要]贵州省作为一个拥有丰富旅游资源以及民族文化的省份,三大产业的发展相较于国内其他地区而言均处于低水平,而贵州省经济发展状况与贵州省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具有辅牙相倚的关系。采用文献分析与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对于贵州省三大产业的总产值结构及就业结构进行研究,分析贵州省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原因,提出调整和优化贵州省产业结构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劳动力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1 研究背景
贵州省属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产业发展落后于国内其他地区。因此,分析贵州省产业结构现状以及寻求调整和优化贵州省产业结构的对策对于贵州省的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贵州省的三大产业进行改革发展优化,均有所提升,但第一产业相比于二三产业而言,仍然处于基础地位,而第二产业得到了稳步的发展,第三产业犹如“后起之秀”一般获得了显而易见的发展。但也随之出现了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非一致的现象,即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本文从贵州省产业结构出发,运用文献分析与数理分析的方法对贵州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等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发现贵州省产业结构存在着农业产值与人口不匹配,人口过多集中于农业,工业与服务业就业人口较少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应该从转变农民观念,多种经营农业吸收剩余劳动力以及从第二产业、三产业的转型升级来优化贵州省产业结构的对策建议。
2 文献综述
产业结构理论主要研究产业内部门间以及产业与产业间的相互关联。产业在经济活动中具有类似于资源转换器的作用,通过资源在产业间的一些流动来实现社会对于资源的有效配置。
对于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以及产业结构与就业人口、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等之间的密切关系,学者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与分析。配第—克拉克定律指出了随着社会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提高的同时,就业人口先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再向第三产业转移。而库兹涅茨着重研究了总产值与总就业之间的关系,探寻出国民收入的变动会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动。刘开华(2014)认为,贵州大量劳动力集中于农业,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贵州经济的发展,因而如何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调整贵州产业结构,促进贵州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陈扬(2010)认为,贵州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于贵州的城镇化具有一定的影响,同时也关系到贵州的就业问题以及民生问题,农民脱贫问题等,如何实现贵州的产业结构优化以及升级等是贵州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
3 现状分析
由于一些历史、地理等原因,长期以来,贵州的农业人口比重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业发展较为落后,制约了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分析贵州省产业结构现状对于如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具有相当重要的研究意义。
3.1 产值构成比较分析
从表1中三次产业生产总值占GDP比重可以看出,从1978年到1990年间,第一产业的生产总值占GDP的比重略高于第二产业,而第二产业的生产总值占GDP比重则明显高于第三产业。贵州产业结构在产值上呈现出“一二三”的特点。1995年时,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占比略高于第一产业,产业结构呈现出“二一三”的特点。2000年至2005年,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占比略高于第三产业,产业结构呈现出“二三一”的特点。2010年至2016年,第二、三产业生产总值相差不大,但明显高于第一产业,产业结构呈现出“三二一”的特点。
3.2 人均收入对于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
基于库兹涅茨所提出的人均国民收入会对产业结构变动产生影响这一研究,类比推理,本文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数据进行分析,考察人均GDP的变化对于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通过表1中对于人均GDP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人均GDP从1978年到2016年,呈现出以几何级增长速度逐年增加的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显示出产业结构的变动与人均GDP的变动之间可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3.3 产业就业结构比较分析
根据表2中关于劳动力就业分布的数据,可以分析得出,由1978年至1995年,劳动力的绝大多数都分布在第一产业,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占比不足1/4,就各产业的就业人数占比分析,产业结构呈现出“一二三”的特点。从2000年至2014年,从事第三产业的劳动力要高于第二产业,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就业人数依然占比相当少,产业结构呈现出“一三二”的特点。1978年至2014年期间,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率逐步趋于下降趋势,而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比率均出现上升趋势,但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就业人数依旧是占比60%以上。
综上所述,就产值构成而言,产业结构呈现的变化趋势大体是从“一二三”到“二一三”到“二三一”,再到“三二一”的变化过程,而人均GDP则一直呈增加的态势;就产业就业结构而言,产业结构呈现的变化趋势大体是从“一二三”到“一三二”的過程,而并没有出现“三二一”的产业就业结构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应于配第—克拉克定律所言的随着全社会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就业人口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但是却没有出现配第—克拉克定律中所指出的后一个阶段,即没有出现就业人口大量向第三产业转移的现象,贵州产业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现状。
4 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原因分析
4.1 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
基于农民思想观念问题,农村存在着过多的剩余劳动力。劳动力大多聚集在第一产业,根据贵州统计年鉴《全省户籍人口》数据显示,从2010年到2016年,全省户籍人口构成中,农业人口占比均在83%以上,其中,2010年农业人口占比最高至83.9%。而根据贵州统计年鉴《全省劳动力市场需求、求职人员及构成》的数据显示,2013年劳动力市场需求人员合计271138万人,第一产业需求人数为4043万人,占比1.49%,2014年劳动力市场需求人员合计291293万人,第一产业需求人数为4943万人,占比1.70%。对比第一产业的市场需求人数和实际人数,可以发现,是存在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而过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停留在第一产业促使了产业结构不合理现象的产生,因此贵州产业结构并没有完全步入 “三二一”分布的阶段,而只是产值结构呈现出三二一特点,就业结构依旧保持在“一三二”阶段。
4.2 工业的机器化生产
如图1所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发展迅速,企业数目增加,因而从事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呈逐年增加趋势。但是由于科学技术逐步应用于工业生产、加工以及销售环节,机器代替手工进行生产,并且一些行业的机器化生产更加接近于标准化生产,使得工业所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减少,不利于吸纳更多的城乡劳动力。所以从事第二产业的劳动力虽然逐年有增加的趋势,但增加的幅度并不大(见表2)。
4.3 第三产业发展情况
2016年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5252.15亿元,增长了11.5%,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4.7%,旅游总收入为5027.54亿元,同比增长43.1%。从第三产业增加值和旅游总收入数据对比可以得出,旅游作为服务业对于第三产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表3中2011到2016年的旅游人数以及收入的数据情况,可以发现,旅游人数逐年增加,旅游收入也逐年增加,并且增加的幅度有所上升,因此可以得知,旅游业的发展态势良好,因此出现了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占GDP比重增加且从事第三产业的劳动力也有所增加的情形,这也导致了产值结构出现了“三二一”的情形。
5 贵州省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贵州省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以及长期以来发展的历史基础,产业结构的调整及优化需要结合贵州当地的实际情况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分别入手,即围绕农业、工业及服务业多个中心来对贵州省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促进贵州经济的发展。
5.1 转变思想观念及经营方式
贵州省要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首先就是要在根本上解放思想,政府应该宣传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促使农村经济得到更好地发展;其次,我们应该响应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鼓励农村经济发展。从农业入手,贵州的农业产业具有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差以及贵州“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理现状,因此要促进贵州省农业的发展,需转变经营方式,投入资金建设农业基础设施,使农耕方式得到转变,适时调整农业经营方式,利用好“多山”的条件实现多种经营相结合,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5.2 工业转型升级
贵州工业转型升级,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先,贵州应该抓住信息化发展的机遇,使大数据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够与其他行业相辅相成,推动彼此的发展。工业应该借助大数据信息技术实现自我转型升级,使信息技术与工业各部门进行良性互助。
5.3 服务业转型升级
服务业的转型升级对于贵州省产业结构优化和调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贵州具有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但旅游产业对于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尚不明显。第三产业应该融合第一第二产业,实现转型升级,例如旅游业可与农业进行融合,发展更多的“农家乐”及类似于茶产业的生态旅游等,旅游业还可与工业进行融合,促进茶叶加工制作等。民族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可促进旅游业的绿色转型,同时也促使贵州省少數民族地区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互动,实现产业扶贫引领贵州部分地区脱贫致富。
[参考文献]
[1] 干春晖.产业经济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2] 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 刘开华.贵州省产业结构的优化研究[D].成都:西南民族大学,2014.
[4] 陈扬.贵州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0 (04):75-79.
[5] 刘旖旎.贵州省产业结构优化路径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6 (17):193-194.
[6] 苏洁.贵州省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2(2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