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矜矜
[摘 要]通过对比勃拉姆斯的早期室内乐作品《B大调第一钢琴三重奏》(Op.8)1853年的初版和1889年的修改版,探析各乐章的主题发展手法与和声特点,并和同时代其他作曲家的名曲相比较,发现部分旋律音型基本一致。再结合勃拉姆斯個人创作特点及其所处时代音乐风格,推测修改版增加和删改部分的主要原因,由此探究作曲家从早期到晚期的风格演变。
[关键词]勃拉姆斯;《B大调第一钢琴三重奏》;版本比较;音乐风格;演变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1833-
1897)是浪漫主义时期的德国作曲家,与巴赫、贝多芬一同被后人称为德国音乐史上的“三B”①。“浪漫主义的几代人中,争取贝多芬的遗产成了占有世界的斗争,就像数世纪前关于秘鲁的神话般的宝库所发生的事情一样……舒伯特死后,在所有的作曲家中,勃拉姆斯是唯一的一个把秘鲁的珍品几乎完整无缺的带回家的人。”②这是美国音乐学家保罗·亨利·朗对勃拉姆斯整体音乐风格的概括。可以看出,朗的观点与学界传统观点相同,即认为勃拉姆斯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反浪漫潮流的古典风格作曲家”。虽说勃拉姆斯在创作技法上有对古典风格继承性的倾向,但这也仅仅限定于他的早期至中期创作,在他晚期的创作中,还是更多地将浪漫主义风格注入在作品中,这一点从他的钢琴音乐作品中就得以体现。勃拉姆斯早期的创作并没有急功近利地去写大型的音乐作品,小型室内乐在他的早期创作中得到宠幸,最突出的则是钢琴重奏体裁。
一、《B大调第一钢琴三重奏》的版本
勃拉姆斯钢琴重奏体裁有3首钢琴三重奏(Op.8、87、101)、3首钢琴四重奏(Op.25、26、60)以及1首钢琴五重奏(Op.34),在这几首重奏作品中,三重奏的创作应是勃拉姆斯最精彩的创作历程,这一体裁也为他后来的钢琴音乐作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勃拉姆斯创作的第一首钢琴三重奏,同时也是他发表的第一部室内乐作品,《B大调第一钢琴三重奏》确立了其早期音乐风格,即明亮愉悦、极力追求古典主义音乐的均衡。但正是这种过于追求古典主义音乐的模式化,使得他在1853年完成创作第一版本的《B大调第一钢琴三重奏》后,又在晚年通过此生的创作经验对这一版本进行修改,形成了1889年的修改版。令人诧异的是,这两个版本可谓大相径庭,且更令人不解的是勃拉姆斯并不介意两个版本的同时在世,并支持两个版本同时销售,这或许是他对自己早期音乐创作的一种委婉否定。
二、版本的比较
《B大调第一钢琴三重奏》原版与修改版无论是在篇幅长度、音乐材料,还是从乐器配置、创作手法上都存在一定区别。笔者试从篇幅长度、主题旋律两个方面对两个版本进行对比分析。
(一)篇幅长度
从表1中可以看出原版总长度为1636个小节,而修改版却只有1179个小节,除了在谐谑曲乐章中修改版比原版多一小节外,其他的各乐章都有删减,最突出的则是始乐章和末乐章。单单看其首尾乐章所呈现出的篇幅区别就能猜测勃拉姆斯对于主题材料的缜密心思,这正如一位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成长为一位满腹经纶的老教授——前者极力欲求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以至于不修篇幅地加以解释,而后者则是简洁明了地命中要点。
第一乐章与第四乐章完整地保留了主部主题,而在这两个乐章中,副部主题却被大规模修改。原版中有许多过渡性段落,这些稍显冗余的段落具有鲜明的古典风格,在修改版中被大量删减。此外,第二乐章谐谑曲改动较少。单从小节数上就能看出,其他三个乐章都进行了大量删减,而第二乐章的小节数没有减少却增加了一小节,这个改动主要是因乐章结尾处旋律方面的变化,在本文第二部分会有详尽论述。第三乐章原本的设计是以较短篇幅的“过渡性”乐章为标准的,而从原版的157小节改动删减到了修改版的99小节,可以看出这个慢乐章的删减幅度也是较大的。
从以上简单分析可以得出,除了第二乐章改动较少外,其他三个乐章均有较大幅度的删减。所以方可推测,勃拉姆斯对于年轻气盛的自己还是有较多的否定,这种否定并不单纯体现在作曲技法上的否定,而是会由旋律、声部组合等变化反映出的风格倾向上的否定,当然,与其说这是一种否定,倒不如说这是一种风格的演变。
(二)主题旋律
在主题旋律方面,同样是第二乐章改动较小,而其他三个乐章反之。第一乐章的主部主题基本保持原样,只是在细节方面有所改动,如在乐章开始部分的小提琴声部变化较明显。修改版的小提琴声部在第20小节才进入,承袭了古典主义时期“引子”的特色;而原版中,小提琴声部从开始的第6小节就已经出现,但仅仅是作为装饰性声部,旋律同样固守地以大提琴声部带入。副部主题的改动是显而易见的,且单从音响上听可谓是完全不同。原版副部主题的钢琴与小提琴声部采用相同音型,大提琴声部则以五度双音为之伴奏(谱例1a),呈现出较为俏皮的音响;而修改版的副部主题则是由大提琴声部与小提琴声部齐奏而出(谱例1b),呈现出较为温暖的音响。
谱例1a: 原版副部主题
谱例1b: 修改版副部主题
在第一乐章中,除了副部主题改头换面外,原版再现部插入的赋格段在修改版中却全然不见踪影。“赋格”这一体裁在巴洛克时期兴起,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中的赋格是典范之作,而在古典曲式进程中插入“赋格段”的手法,在贝多芬的晚期钢琴奏鸣曲及其《英雄交响曲》第二乐章“葬礼进行曲”,都采用了插入“赋格段”这一独特手法,且给人以顺理成章之感。然而,勃拉姆斯的这个插入段(谱例2)与乐曲略显脱节,给听者以突兀的感觉。笔者认为,勃拉姆斯在早期创作中,多多少少还受到德国古典器乐写作传统的桎梏,而恰恰是这种生硬的模仿使得第一乐章变得极其零散,但在他晚年的修改版中,这种散落式的旋律被整合起来,并删掉不必要的冗余部分,从而使整个乐章变得流畅自然、协调饱满。
谱例2: 原版再现部赋格段
正如艾弗·基斯(Ivor Keys)所说:“勃拉姆斯流传下来的早期作品中似乎总是诙谐曲(谐谑曲)最有特色和说服力。”①谐谑曲一直是勃拉姆斯较为拿手的体裁类型,两个版本在《第一钢琴三重奏》中不出所料的只有些许细微变动。这个变动发生在此乐章的结尾部分,即从第433小节开始,原版的钢琴声部以注释和弦为提琴声部旋律伴奏,直至乐章结束,且提琴声部出现了“pizz”标注,即利用拨奏演奏方式(谱例3a);而修改版中,钢琴声部与小提琴声部的“地位”似乎在这一版本中进行了置换,将提琴声部的拨奏部分删去,代之以双音为华彩性的钢琴声部伴奏(谱例3b),以饱满的音响来回应前乐章温暖的主题,起到了预示下一柔板乐章的作用,可谓承前启后。
谱例3a: 原版第二乐章尾声部分
谱例3b: 修改版第二乐章尾声部分
第三乐章的改动从乐章标记中就可以看出:原版的标记是“Adagio non troppo—Allegro(doppio movimento)—Tempo primo”,而修改版中第三乐章仅仅利用“Adagio”作为标记。这说明了原版的此乐章并不是以纯粹的柔板乐章来设计的,而是加入了与真正的快板乐章(第四乐章)毫无关联的快板旋律,但修改版中的柔板乐章删去了所谓前一版本的“柔板中的快板”旋律,代以整体庄严的柔板贯穿全乐章。两个版本乐章的开头都是以一种与圣咏的写作方式相同的旋律,即由钢琴声部缓缓奏出,且将高音和低音分开的很远,营造一种庄重的感觉。
第四乐章是一个快板乐章,两个版本主部主题大致相同,都采用持续的附点节奏型作为乐章的启动音型,从而奠定了一种静谧的气氛。但副部主题在修改版中进行了重写,最突出的表现为删减了贝多芬的声乐套曲《致远方的爱人》中第六首选段,不仅是因为与贝多芬的音乐相雷同,更重要的是此选段在乐章中显得格格不入,破坏了织体的连贯性。由此,方可说明勃拉姆斯在晚年并不想极力去模仿所谓的古典风格,这是因为自己本身所处的浪漫主义语境有所差异,因此回归“本真”的自己才是他最好的决定。
由以上两个版本的对比可以看出,勃拉姆斯的《第一钢琴三重奏》在主题旋律方面有较大差异,且主要表现在每个乐章的副部主题。当然,一定程度的删减和修改了许多带有古典风格的音乐元素,使得全曲无论是在各乐章之间还是在各乐段甚至乐句之间的内容的衔接变得非常自然流畅,更具逻辑性。
三、结论
经过对勃拉姆斯《B大调第一钢琴三重奏》原版与修改版的比较,可以看出无论是在篇幅长度、音乐材料,还是从乐器配置、创作手法上都存在一定区别。这是因为勃拉姆斯崇敬的古典风格,但是,勃拉姆斯早期的创作并没有急功近利的去写大型的音乐作品,此时小型室内乐在他的早期创作中得到宠幸,《第一钢琴协奏曲》(Op.15)正是他所要表达心灵的音乐体裁,而后,无论是被他奉为大师的贝多芬还是被他当作典范的莫扎特,《第一钢琴协奏曲》(Op.15)都是他特别重视的作品,因此,才有了他后来的改编本的出现。
从《第一钢琴协奏曲》(Op.15)两种版本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勃拉姆斯早期为“仿古式”的作品,付出了不惜将作品零散化的代价,大量采用古典主义风格的音乐元素;而到了晚期,他不再理会自己是否秉承了古典主义风格特征,反而更注重作品的细节、内容的衔接,并去掉了大量冗余的段落,加入了大量浪漫主义风格的織体,使这部作品真正的“低头”看当下,所谓“古典其外,浪漫其中”,这在他晚年的修改版的创作中得到了诠释。通过勃拉姆斯的《B大调第一钢琴三重奏》早期与晚期两个版本的对比,可以看出,勃拉姆斯的音乐风格正是由早期的古典主义风格渐渐向晚期的浪漫主义风格演变。
参考文献:
[1] 〔美〕保罗·亨利·朗.顾连理等译.西方文明中的音乐[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 〔英〕艾弗·基斯.杨韫译.BBC音乐导读 勃拉姆斯:室内乐[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9.
[3] Walter Frisch. Brahms and the Principle of Developing Variation[M].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0.
[4] George S.Bozarth.Brahms Studies-Analytical and Historical Perspectives[M].Washington:Calrendon Press·Oxford,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