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益民 豆志杰
[摘要]河南省在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的指导下经济社会呈现日新月异的变化,城市化的进程也随之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进程中展现出不同的特点,从总量、地区分布、工资水平及就业结构等方面分析了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提出了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建议。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3.6[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改革开放40年来,河南省社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经历了三个阶段:上世纪90年代前是初步探索阶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施行,激发农民积极性的同时释放出了大量剩余劳动力,以及国家重视乡镇企业的发展,这个时期成功转移564万人,但是这一时期城市经济还在复苏期,缺乏承受大量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能力,因此采取的是就近转移,离地不离乡的模式;上世纪90年代到2010年是转移的快速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得我国经济形势得到好转,同时期国家为了城市建设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打破了行业和地区之间自由流动的限制,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地区跨行业流动速度加快,跨地区转移的规模不断扩大。虽然亚洲金融危机之后,进入一段低迷期,但是进入21世纪之后,国家经济健康发展,同时国家逐渐解除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歧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继续深入开展,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劳动力转移有极大的拉动作用,因此河南剩余劳动力主要是以异地转移为主。2011年至今,农村剩余劳动力发生了第三次的转变,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在2011年9月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及2012年中原经济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河南省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以省内为主。
2 现状分析
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全面展开,河南的社会经济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新时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在各方面也显示出新的特点。
2.1 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扩大
河南是人力资源大省,劳动力转移在全国一直是位于前列。据《2017年一季度就业形势分析》显示,截至3月底,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达到2917万人,一季度新增4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不断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规模为2000~3000万人,2009年转移2258万人,到2016年转移2876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数量不断增加,但增长的速度总体呈下降状态,2016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较之2015年增长率为2.1%。
2.2 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地区分布特点
新时期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由以省外为主转变为以省内转移为主,经历从“孔雀东南飞”到“春暖燕归来”的变化。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东南沿海地区的部分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为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而且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全面实施为河南省创造了有利的就业机会,从而吸引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回流。
据统计局统计,省内转移量在2011年超过省外转移量,省内转移1268万人,省外转移人数1190万人,省内转移人数与2010年相比增加152万人。之后省内转移数量处于不断增长的状态,2016年全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转移2876万人,其中省内转移1709万人,省外转移1167万人,2016年省内转移数量占全省转移量已达60%左右。而且省内转移速度加快。由此可知,在转移总量不断在增长的趋势下,每年新增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基本上是选择省内转移。
2.3 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
2.3.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就业结构是构成社会经济结构的重要部分,是衡量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一项综合指标,是与经济结构、人口结构和社会结构联系在一起的,是一项多维性的指标。
如表1所示,第二产业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比重是每年都在下降,而第三产业则与之相反,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但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点还是集中在第二产业,第二产业比例仍是高达60%以上,是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力量,第三产业接受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比例低,二三产业在吸收农村劳动力方面结构并不合理。据调查显示,在第二产业中,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事建筑业的比例为50.3%,从事制造业的比例为45.6%,产业内也同样存在结构不合理。这是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自身素质以及河南省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因素而形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结构的不合理。
2.3.2 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工资水平。在中原经济区建设战略的指导下,河南省社会经济的发展踏上了一段新的旅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收入也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从2011年开始,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平均月工资高于全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平均月工资水平。河南省從2010年的1640元到2015年的3123元,五年的时间内农村剩余劳动力平均月工资增加了1483元,年平均增长率为18.1%。
2.3.3 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年龄和性别结构。从年龄上说,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以中青年为主,新生代农民工成为中坚力量。截至2017年3月底,全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2917万人,其中16~37岁的新生代农民工约1770万人,占总量的60%。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30岁以下的占转移总量的49%,30~50岁的占总量的39%,50岁以上的占12%。从性别上说,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男多女少,性别比例为1.3:1,男性居多。
2.3.4 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受教育情况。新生代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高于老一代,但是从整体上看,与城市的劳动力相比,素质仍然较低。由于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受教育程度没有官方数据,所以我们可以从农村家庭劳动力就业的受教育程度来侧面反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受教育情况。据调查年鉴统计,河南省农村就业的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变化不大,呈正态分布,主要集中在初中,初中毕业的农村劳动力占劳动力总量的60%左右,小学学历的占20%左右,高中以上学历占15%左右,劳动力文化程度较低。
3 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农业科技的进步,农村释放出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当前河南省农村大约有400万的剩余劳动力亟待转移就业,虽然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规模越来越大,但是转移工作存在劳动力素质低、就业结构不合理、待转移的剩余劳动力转移难度大以及城市融入等问题。
3.1 农村剩余劳动力文化水平低
上述分析可发现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文化程度低,其中有60%左右的是初中毕业,小学学历的有20%,而劳动力的文化水平与其就业能力是呈正相关的,自身文化水平低会造成就业能力弱,从而无法获得待遇和环境好的工作机会,同样由于接受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弱化,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接受新的事物和理念难度大,提升人力资本的成本相对较高。
3.2 就业结构不合理
2016年全省生产总值40160.01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0.7:47.4:41.9,第三产业比例较低,但是第三产业却是吸收劳动力能力最强的产业。由于劳动力自身人力资本的原因,只能在二级劳动力市场中就业,从上述分析中看到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从事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和建筑业,但是吸收能力最强的第三产业中农村剩余劳动力比例却是较低,农村剩余劳动力在第三产业中有43%的人从事的行业是批发零售和餐饮。
3.3 待转移的剩余劳动力开发难度大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到2020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6%,户籍人口城镇率达40%,新增1100万左右的农村转移人口。而2016年底,河南省常住人口城镇率为48.4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15%,因此要实现2020年的目标,需要完成每年800万左右的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任务。 河南省产业结构亟待调整和完善,吸收能力最强的第三产业的潜力未完全释放,城市要每年吸收800万左右的农村劳动力是很困难的,而且剩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本都是年龄大、能力较弱的,转移开发的难度很大,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呈不断下降的状态,要实现2020的城镇化目标有一定的难度。
3.4 城市融入度小
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本质上是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转化为市民的过程。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质量不高,虽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实现了就业,但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身份仍然是农民,无法享受到同市民相等的公共服务,对城市的归属感和依赖感并不强烈,在经济收入、社会交往、心理和公共服务方面难以融入城市,是城市中的特殊群体,成为城市的“过客”,大多數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后还是离土不离乡。
4 加快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建议
4.1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第三产业吸收劳动力的能力是最强的,而且服务业中的劳动力难以被设备所替代,所以第三产业的繁荣发展可以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但目前河南省第三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应当进一步的发展第三产业,从而能够吸收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承担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责任。同时要不断优化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依托河南省独特的地理优势和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大力扶持现代物流和文化以及旅游业的发展,释放更多的就业机会。
4.2 高度重视“归雁效应”,打造县域“归雁经济”
截至2017年上半年,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返乡创业已累计达到89.93万人,吸收就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454.47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返乡创业以拉动就地就近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首先,进一步完善创业服务体系,做好创业培训、创业辅导,积极推行“一站式”创业服务,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其次,成立农村剩余劳动力返乡创业投资基金,拓宽筹措资金的渠道,同时政府应承担基金管理的责任,确保基金的增值保值。最后,县域打造“归雁经济”离不开上一级政府的支持和鼓励,省、市和县三级政府建立创业项目库,省市负责项目遴选和大部分财政资金的支持,县域政府应负责场所的建设和管理以及地方财政政策的优惠。
4.3 深入乡镇和农村开展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
根据2017年第一季度就业形势分析,在实现转移就业的2917万农村剩余劳动力中接受过技能培训有1150万人,占总体的39.5%,仍有六成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没有接受过技能培训。因此为了提升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必须要深入乡镇和农村,大力开展技能培训,但是技能培训不能盲目,要依据主体的年龄和需要层次不同分别进行培训。同时,要对培训机构进行补贴和监管,防止培训机构高收费和弄虚作假。最后,把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纳入政府负责部门的绩效考核内容,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4.4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城市融入,提高转移的质量
全面开展户籍制度改革,打破城乡身份的限制,给予转移到城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同市民一样享受同等的公共服务的权利。各级政府应完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减轻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土地的依赖,促进其出让土地,加快土地流转的速度,反过来进一步促进其融入城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子女教育以及城市住房提供保障和补贴,享受更多的来自城市的关怀,增强城市对其的包容度。此外,倡导人人都是城市的建设者和贡献者,都值得被尊重的主旋律,营造城市欢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氛围,减少城市市民对农民工的歧视。
[参考文献]
[1] 邢玉华.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3.
[2] 刘高雅.河南“归雁经济”撬动脱贫攻坚[N].河南日报,2017-5-03.
[3] 景跃军,张昀.我国劳动力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关性及协调性分析[J]. 人口学刊,2015,37(05):85-93.
[4] 刘恺.非农就业能力、城市融入与农地流转[D].广州:华南农业大学,2016.
[5] 李明桥,傅十和,王厚俊.对农村劳动力转移“钟摆现象”的解释[J].人口研究,2009(01):4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