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出城市偏向对中国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影响的模型研究

2018-05-14 17:05宋丽婷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10期

宋丽婷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地方官员的晋升激励导致了地方政府的城市偏向行为,包括生产要素、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供给的城市偏向。而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赋予城乡居民同等发展权的重要保障,是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措施。为了理清财政支出的城市偏向与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之间的关系,构建了理论模型以及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及其各维度指数与财政支出城市偏向关系的VAR模型。

[关键词]城市偏向;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VAR

[中图分类号]F291.3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分权与政治集权并存的特殊体制下,地方官员的晋升激励导致了地方政府的城市偏向行为,包括生产要素、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供给的城市偏向。同时,在城乡二元结构下,中国城乡差距有日益扩大的趋势,而城乡差距不仅表现在居民收入方面,更反映在城乡居民所能享受到的公共服务方面,公共服务在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中的影响高达30%-40%(迟福林,2009)。近年来,学术界分别对城市偏向和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做了很多有益探索,但是直接研究两者关系的较少,本文通过建立数理模型梳理清楚财政支出城市偏向与中国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系,对加强政府的相关认识,加快中国的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2 财政支出城市偏向与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模型构建

本文构建一个简化的财政支出城市偏向与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模型。假定:第一,城乡公共服务完全由地方政府供给,不存在其他社会或个人供给公共服务;第二,城市和农村部门的公共服务生产函数相同;第三,资源投入尤其资金投入无外部性,即对城市的投入不会影响到对农村的公共服务状况;第四,政府的目标是追求最大的晋升可能性。

借鉴前人研究,可构建政府官员的晋升函数为:

其中,W 代表政府官员获得晋升的可能性,G 代表经济增长率,Qu代表城市部门的公共品,它取决于政府投入城市的资源 eu,Qr代表农村部门的公共品,它取决于政府投入农村的资源 er; x代表其他一切影响经济增长率的因素的集合; k1、k2分别代表城市部门公共品和农村部门公共品对地方官员晋升的影响力,k1> 0,k2> 0;上述函数G、Qu、Qr均为e 的增函数,且假定为凹函数,符合标准Inada 条件。

则政府官员晋升可能性最大化问题可以表示为:

即投入城市和农村的资源对晋升可能性的边际影响相等。由于在我国现阶段,对比农村而言,城市地区在人力资本、技术资本、物质资本、规模效应上都具有优势,因而投资于城市的边际收益率更高,经济拉动效应更强,即

那么均衡点必在e*u>(e*r),即政府官员有城市偏向的倾向。又因为 Q 为 e 的增函数,故有Q*u( e*u)>Q*r(e*r),即城市偏向会引起城乡公共服务不均等。

3 财政支出城市偏向与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变量确定

3.1 财政支出城市偏向

本文中财政支出城市偏向由财政支农比来相对地反映,财政支农比=地方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亿元),财政支农比越小,财政支出的城市偏向越严重。

3.2 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3.2.1 指标体系构建

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一个包含多个维度的概念,它是在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基础上,为了使城市与农村居民平等享受我国經济社会发展成果,而按照相对公平、标准、统一的原则为城市与农村提供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与住房保障、社会与文化服务等各项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实质上是改变城市偏向的公共服务供给政策,加大对农村各项公共服务的供给力度,弥补长期被压抑的农村需求,从而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最终形成城市与农村的公共服务水平基本均衡的格局。

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容大体包含城乡基础教育均等化、城乡医疗卫生均等化、城乡社会保障均等化、城乡就业与住房保障均等化和城乡社会管理与文化共享等五方面内容。但由于城乡对比指标的数据有限,我们选取城乡基础教育均等化、城乡医疗卫生均等化、城乡社会保障均等化三个维度来合成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标体系见表1。

3.2.2 指数合成方法选择

本文采取客观赋权的主成分分析法来合成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主成分分析方法是根据样本资料的数据相关信息和变异信息,对多元数据进行降维的技术处理方法,可以把多个具有相关性的指标约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实现对统计数据的简化。选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来合成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一是因为主成分分析方法在多指标综合评价中能够在方差信息损失最小的前提下进行降维工作,有利于保证原始变量大部分信息;二是因为主成分分析方法侧重于对指标信息贡献影响力的评价,便于分析影响因素。实际应用中,本文采用两步主成分分析法得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首先将各一级指标下的二级指标的协方差矩阵带入主成分分析中,得到二级指标对一级指标的权重向量和各一级指标的指数值;然后利用各一级指标指数的协方差矩阵进行第二步主成分分析,得到各一级指标在总指数中的权重以及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总指数。

4 财政支出城市偏向与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计量模型构建

4.1 变量平稳性检验

用e表示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fb表示财政支出城市偏向,ee表示城乡公共教育均等化水平,em表示城乡公共医疗均等化水平,es表示城乡公共社会保障均等化水平,首先对这四个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经过多次尝试,结果表明,fb、e、ee、em均为二阶差分平稳,es为一阶差分平稳。

4.2 VAR模型分析

本文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 VAR) 来分析财政支出的城市偏向与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之间的作用机制,由单位根检验可知,fb、e、ee、em均为二阶差分平稳,es为一阶差分平稳,所以城市偏向与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及其各维度的关系模型设定为以下4个:

5 研究结论

以财政支农比间接反映财政支出的城市偏向,运用Eviews6软件,构建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及其各维度指数与财政支出城市偏向关系的VAR模型,四个模型中,平稳的为财政支出城市偏向与城乡教育均等化和财政支出城市偏向与城乡社会保障均等化,城乡社会保障均等化对财政支出的城市偏向系数较为显著。可见,城市偏向的财政政策主要通过影响城乡社会保障均等化和城乡教育均等化来影响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参考文献]

[1] 傅勇.财政分权、政府治理与非经济性公共物品供给[J].经济研究,2010(08).

[2] 雷根强,蔡翔.初次分配扭曲、财政支出城市偏向与城乡收入差距——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03).

[3] 迟福林.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因素[J].东南学术,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