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家庭的消费结构广义灰色关联度分析

2018-05-14 17:05童霞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21期
关键词:关联度消费结构灰色

童霞

[摘要]利用2013年城乡居民收入分配与生活状况调查数据,采用灰色关联方法对我国农民工家庭、城镇家庭和农村家庭的消费结构和收入之间的综合关联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家庭的生活质量相对较低,仍以生存性消费为主。由于工作的不稳定、社会保障的缺失,农民工家庭的一些不确定支出与可支配收入的关联度较高。居住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较高,但是与收入的关联度相对较低,表明农民工在居住方面的潜力较大。最后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

[关键词]灰色综合关联度;消费结构;农民工家庭  [中图分类号]F021.4[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2011年,全国外出农民工的月平均工资比2010年名义上增长了21.2%。但是,农民工仅将其收入增长的56%用于消费。2012年农民工群体总共消费4.2万亿元人民币的商品和服务,农民工收入连续多年上升,2017年全国农民工人均月收入3485元,比上年增长6.4%。以上数据不仅说明农民工群体的消费量巨大而且仍具有巨大的消费潜力。因此扩大农民工消费,关注农民工消费能力、消费预期和优化农民工消费结构势在必行(粟娟,孔祥利,2013)。从理论角度讲,消费需求的具体内容主要体现在消费结构上,要增加居民消费,就要从研究居民消费结构入手(陈波,2013)。因此了解农民工的消费结构,掌握其消费需求,才能有的放矢地引导其合理扩大消費,优化升级消费结构,从而进一步推动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2    概念界定与文献回顾

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个人和家庭在支付个人所得税和缴纳的社会保障支出后余下的现金收入,是可以全部用于安排日常生活消费的收入。可支配收入是影响消费者购买力和消费支出的决定性因素,是用以衡量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最重要和最常用的指标。消费支出是指居民个人和家庭用于日常生活消费的全部支出,包括购买商品支出以及享受文化服务和生活服务等非商品支出。

我国学者利用灰色关联方法对农村居民、城镇居民和农民工的消费支出与收入的关系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如曹泽州、吴泗宗(2015)利用时间序列数据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广义灰色关联度进行了分析。周慧秋、梁荣成(2017)利用时间序列数据测算了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消费中八大组成部分与生活总消费的灰色综合关联度。也有学者对城乡居民进行了比较研究,如孙中刚,徐丽(2014)利用时间序列数据计算了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支出的绝对关联度。徐璐(2012)利用时间序列分别测算了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与八大消费支出的灰色关联度。于丽敏(2010)、徐军委(2017)利用截面调查数据计算了农民工收入与消费支出的灰色相对关联度。但目前鲜有文献对农民工家庭、城镇家庭和农村家庭的收入与消费支出的灰色关联度进行比较分析。对农民工家庭的消费结构进行分析并与城镇家庭和农村家庭进行比较能更好地了解农民工的消费特点,才能更有针对性地提出扩大农民工消费水平的政策建议。

3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3.1    数据来源

本文的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提供的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China Household Income Projects,CHIP2013)。该项调查是由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实施的住户抽样调查。样本覆盖了从15省份126城市234个县区抽选出的18948个住户样本,其中包括7175户城镇住户样本11013户农村住户样本和760户外来务工住户样本。本文的收入和消费数据来源于CHIP2013中关于家庭收入和支出的补充调查数据,共有样本户数是17244户。本文将补充调查数据分别与城镇住户样本、农村住户样本和外来务工住户样本进行家户编码匹配,并剔除一些缺失数据后,共有502户农民工家庭、7698户农村家庭和5272户城镇家庭。

3.2    研究方法

灰色关联分析是灰色系统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主要根据序列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来判断母序列(X0)与子序列(Xi)联系是否紧密。曲线越接近,相应序列之间的关联度就越大,反之则小。该方法对样本量的多少和数据分布没有特殊要求。灰色关联分析的关联度有灰色关联度、广义灰色关联度(灰色相对关联度、灰色绝对关联度和灰色综合关联度)。灰色关联度易受到两级最小绝对差和两级最大绝对差的影响、样本数量的影响和关联分辨率的影响等。绝对关联度,是按照因素的时间序列曲线的变化势态的接近程度来计算关联度。但绝对关联度采用初始点零化法进行初值化处理,当分析的因素差异较大时,由于变量间的量纲不一致,往往影响分析,难以得出合理的结果。而相对关联度用相对量进行分析,计算结果仅与序列相对于初始点的变化速率有关,与各观测数据大小无关,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绝对关联度的缺陷。灰色综合关联度是绝对与相对关联度的融合,既反映了X0与Xi几何相似程度,又反映了其相对于始点的变化速率的接近程度,是较为全面地表征序列之间联系是否紧密的一个数量指标。一般地,分辨系数可取0.5。因此本文选择综合关联度度量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的关系。

4    农民工家庭的收入与消费的关联度

4.1    农民工家庭的收入水平

如表1所示,除了经营净收入外,城镇家庭与农民工和农村家庭收入差距较大。家庭可支配收入平均值城镇是农民工家庭的1.31倍,是农村的2.23倍。工资性收入均值城镇是农民工家庭的1.33倍,是农村的3.07倍。经营性净收入均值城镇为农村的44.6%,为农民工家庭的26.55%。财产性净收入均值城镇是农民工家庭的3.75倍,是农村的3.93倍。而转移性净收入城镇是农民工家庭的40倍,是农村的3.01倍。由此可见,农民工家庭的转移净收入较低是导致可支配收入低的重要原因。

4.2    农民工家庭的消费水平

如表2所示,从总消费水平看,城镇家庭与农民工和农村家庭的消费差距明显。城镇家庭的年均消费是农民工家庭的1.38倍,是农村家庭的1.98倍。除了医疗保健支出外,农民工家庭各项消费支出均高于农村家庭,但城镇家庭的各项消费支出均高于农民工家庭和农村家庭。城镇家庭的年均食品消费是农民工家庭的1.22倍,是农村家庭的1.75倍;城镇家庭的年均衣着消费是农民工家庭的1.15倍,是农村家庭的2.6倍。城镇家庭的年均居住消费是农民工家庭的1.61倍,是农村家庭的2.2倍。城镇家庭的年均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是农民工家庭的1.58倍,是农村家庭的1.95倍。城镇家庭的年均交通通讯消费是农民工家庭的1.54倍,是农村家庭的2倍。城镇家庭的年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是农民工家庭的1.44倍,是农村家庭的2.17倍。城镇家庭的年均医疗保健消费是农民工家庭的1.65倍,是农村家庭的1.46倍。城镇家庭的年均其他用品和服务消费是农民工家庭的1.39倍,是农村家庭的2.55倍。

从恩格尔系数来看,农民工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32.03%,相较于农村家庭的32.12%稍低,但两种家庭均处于富裕水平。城镇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28.35%,处于最富裕水平。就恩格尔系数水平而言,说明我国居民家庭的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在下降,有更多的钱用在了其他消费上,消费更加多元化。

4.3    农民工家庭的收入与消费的灰色关联度

4.3.1    食品支出高度关联。农民工家庭的食品支出与可支配收入的灰色综合关联度 (0.818869)最大,说明食品支出与收入关系最为紧密,食品支出在八大消费支出中居于绝对主导地位。城镇家庭的食品支出的灰色关联度排名第二,而农村家庭的食品支出的灰色关联度仅排名第七,这也可能与农村家庭许多的食品如粮食和蔬菜可以自给有关。

4.3.2    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第二关联。农民工家庭的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灰色综合关联度(0.612427)排名第二,这部分费用的不确定性较大,主要应对生活中的一些突发事件。对农民工而言,工作、收入的欠稳定、社会保障的缺失都会使工作和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而城镇家庭的该项支出的综合关联度排名第四,农村家庭的仅排名第六。

4.3.3    其他六项支出的关联度系数相差不大。农民工家庭的衣着支出和健康支出灰色综合关联度分列第三和第四位,农村家庭的排名与其一样。农民工在城市工作,收入逐年提高加之受到所处城市环境的影响;而农村居民收入也逐年提高,他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衣着消费的需求层次提高。同时,农民工和农村居民在医疗保健上的支出也持续增加,除了生病就医外,也開始注重在保健方面的支出。农民工更多的从事的是城镇居民不愿的“脏、乱、差”工作,对健康的需求较多,所以导致这两项的关联系数排位相对靠前。城镇家庭的衣着支出和健康支出灰色综合关联度分列第六和第三位。

农民工家庭的居住支出、生活用品和服务支出的灰色综合关联度分列第五和第六位。城镇家庭的则分列第一和第八位,而农村家庭分列第八和第五位。农民工家庭的居住支出的关联度之所以相对城镇家庭的低,一方面可能是农民工在城市打工,居住出租屋或者是单位宿舍,没有在城市购房;而城市居民因为购房、偿还房贷或装修房屋而导致居住支出较高。农村家庭一般都是自建自有房屋,房屋建好后,相关的支出较少。

农民工家庭的交通通信支出、教育、娱乐和文化支出的灰色综合关联度分列第七和第八位。城镇家庭的分列第五和第七位,农村家庭的则分列第二和第一位。可见,农民工家庭的交通通信支出、教育、娱乐和文化支出与收入的关联度均低于农村家庭。虽然农民工家庭也是农村户籍,教育、娱乐和文化的绝对支出也高于农村家庭,可能是因为农民工家庭身处城市,对自身的培训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农村家庭希望下一代能走出“农门”,会在教育上加大投入。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就收入而言,农民工家庭的收入较之农村居民家庭有所改善,但与城市家庭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农民工家庭的转移性净收入较低。从消费水平上来看,农民工家庭的生活质量相对较低,他们的消费带有明显的满足生存需要为主的性质,食品支出仍占主导地位。由于工作的不稳定、相关社会保障的缺失,农民工家庭的一些不确定支出与可支配收入的关联度较高。虽然居住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较高,但是与收入的关联度相对较低,表明农民工在居住方面的潜力较大。

5.2    建议

进一步增加农民工的收入,缩短城乡之间的差距。政府不仅要为农村转移劳动力创造就业机会,而且要稳定其就业。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农民工收入水平稳中有升;另一方面可以有效促进其主动接受专业技能培训,提高技能水平,从而更新其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

加快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鼓励农民工进城落户。农民工落户城市可以充分释放其住房消费的潜力,既可以减少城市房地产库存压力,也可以使漂在城市中的农民工更有归属感。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将农民工纳入职工社会保险中。农民工参加缴纳职工社会保险,不仅能增加社会保险基金缴费收入,也能减少农民工工作的不确定性,解决其后顾之忧,从而提高农民工的消费水平。

[参考文献]

[1] 粟娟,孔祥利.基于城乡消费差异的农民工市民化动态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3 (03):103-108.

[2] 陈波.不同收入层级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及需求变化趋势——基于AIDS模型的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13(04):14-20.

[3] 曹泽州,吴泗宗.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广义灰色关联度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15(11):18-20.

[4] 周慧秋,梁荣成.黑龙江省农村居民结构灰色关联实证研究 [J].经济纵横,2017(03):59-63.

[5] 孙中刚,徐丽. 北京市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灰色关联分析[J].商业时代,2014(34):14-16.

[6] 徐璐.基于灰色关联度下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趋变主因比较分析[J].开发研究,2012(05):63-66.

[7] 于丽敏,王国顺.东莞农民工消费结构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10(5): 67-71.

[8] 徐军委.不同等级城市间外来务工人员消费结构差异实证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7(9):48-49.

[9] 刘思峰,党耀国等.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第五版)[M].科学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关联度消费结构灰色
中国制造业产业关联度分析
中国制造业产业关联度分析
基于灰色关联的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基于灰色关联的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灰色时代
她、它的灰色时髦观
“十三五”能源消费结构怎么变?
试析护理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思想教育关联性
新常态下江苏居民消费升级与经济增长潜力研究
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