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日臻
[摘 要]阿拉善盟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受严酷的自然生态环境和落后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双重制约,存在村庄布点极为分散,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经济发展相对较为滞后,城镇化难度较大等特点。在上述条件下发展的小城镇,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本文以内蒙古阿拉善盟巴彦浩特市嘉尔嘎勒赛汉镇(以下简称嘉镇)为例,分析了在农村新型社区在当地的发展建设。
[关键词]乡村规划;农村新型社区;农村牧区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1 从传统农村居住形态到农村新型社区
1.1 传统镇村体系分析
传统的镇村体系模式为镇区—中心嘎查—基层嘎查,镇区和嘎查的功能相对分离,镇区、中心嘎查和基层嘎查有明确的人口规模、配套规模划分。由于以畜牧业和种植业为主的主导产业和生产方式的限制,形成了以分散为主的村镇形态,居民点之间相距十分遥远,交通极为不便,基础设施覆盖不到位,居住环境极为恶劣。
根据嘉镇现状具体情况,城区的建设已经初步完成,并且建设有给排水、供电、供热等完善的基础设施,极为分散的传统农村居住形态已经不适宜当今的现代城镇的发展,传统的镇区—中心嘎查—基层嘎查的镇村体系对于嘉镇已不适用,亟待寻求新的镇村体系发展模式。
1.2 农村新型社区概述
农村新型社区是依据规划的指导下,农村居民点进行集中建设,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公共服务设施及基础设施完备的新型聚落形态。
新型农村社区的选址布局,应当接近就业承载地,以保障新型农村社区具有充分的就业支撑和经济产业发展动力,同时应当贴近城区以及产业集聚区;其次必须充分把握好乡村嘎查与镇区之间分散和聚集的关系。新型农村社区一般存在着贴近城镇和服务乡村两种不同的导向。贴近城市和镇区的新型农村社区,一般都会被纳入城镇中心区的规划建设范围。对于农业服务型社区,乡村居民点的聚集布置要考虑乡村嘎查的耕作及放牧的工作半径。
2 嘉尔嘎勒赛汉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需求及条件分析
2.1 嘉尔嘎勒赛汉镇概况
嘉镇位于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东南部,南邻宁夏,北接巴彦浩特镇,处于宁蒙经济结合部。总面积 2916 km2,辖1个社区和13个嘎查,总人口 1 万人。嘉镇气候干旱,风沙频繁,边远牧区条件艰苦,居民生活质量较差,难以享受现代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城乡差别明显。
2.2 嘉尔嘎勒赛汉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适时需求分析
《阿拉善盟新型城镇化研究》中指出,嘉镇的发展定位是以通用航空为主的高端装备制造基地;盟域东部重点城镇发展轴上的重要节点;西部生态移民示范区。
发展能源、制造业以及旅游服务产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在阿拉善地区地广人稀,人口分布不均,居住分散,无法为新兴产业提供稳定、大量的劳动力资源,所以原来分散的鄉村形态已经不适宜现在的城镇发展,需要探索一条集中发展的乡村建设之路。
嘉镇依托现有建成区,将各乡村嘎查集聚到中心镇区周边,纳入镇区建设范围,并将城市道路延伸至嘎查村,并保留乡村原始的居住形态,使乡村与城市有机融合。通过完善、优化和改造已经在镇区形成规模的基础设施,将其延伸至周边新型农村社区,做到基础设施覆盖的最大化。
2.3 嘉尔嘎勒赛汉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条件分析
2.3.1 自身条件优势
(1)区位优势。嘉镇位于甘宁蒙经济发展板块中心,区位优势明显。优越的区位优势带动了初级农产品加工、农贸、物流等产业的迅速发展。
(2)农业重镇。嘉镇作为黄河提水灌溉的农业种植区,农牧产业发展基础良好,是阿拉善盟重要的农业重镇。大面积的农业种植为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保障。
(3)工业发达。位于嘉镇南部的腾格里工业园区形成了以精细化工为主的、产业链较为完善的工业基地,丰富的工业产业支持加快了嘉镇的城镇化进程,为嘉镇提供了就业保障,也为该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4)资源优势。嘉镇清洁能源丰富、日照充足,适合发展风电、光伏产业。查明有矿产资源种类达84种,煤炭储量丰富,巨大的资源优势也成为嘉镇吸引投资发展的一个重要优势。
2.3.2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已初见雏形
嘉镇现有13个嘎查,包括8个农业嘎查和5个牧业嘎查,围绕镇区周边设置了嘎查安置驻地,现在大部分嘎查居民入住镇驻地,嘎查居民按每户600m2分配宅基地,并在镇驻地内设置村委会。现13个嘎查都已基本完成改造建设,城乡共荣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已初见雏形。
2.4 嘉尔嘎勒赛汉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展制约
2.4.1 距大中城市较远,不利于接受辐射
嘉镇地处腾格里沙漠外围,交通闭塞,与周边城市较远的空间距离,对城镇发展构成较大的限制。
2.4.2 产业发展不平衡
嘉镇地处沙漠边缘,生态环境恶劣,很大程度上阻碍农牧业的发展,再加上农牧业基础薄弱,结构单一,农业生产条件尚待改善、农牧民增收困难。三产发展不够协调,工业经济总量小,第三产业整体水平低,潜力有待发掘。
3 嘉尔嘎勒赛汉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策略研究
3.1 规划理念
基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思考,规划将以“村镇一体,资源共享,品质提升”为理念,坚持以镇区为依托,将乡村嘎查纳入城镇建设范围,将城市道路系统与周边乡村嘎查衔接,使嘉镇中心城区内所有的基础服务设施覆盖到周边乡村嘎查。
嘉镇的镇区与周边嘎查具有天然的空间优势,依托城镇道路将镇区与嘎查村落相连接,实现村镇空间一体化,能够在充分利用镇区的服务设施的基础上,实现集约可持续发展和真正意义上的村镇一体化发展。
3.2 因地制宜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
在我国东部的人口稠密地区,村庄数量分布较为密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较为便利,规模较大的村庄甚至不需要小城镇的依托,依靠自身就可以规模化发展。但是在地广人稀的西部地区,人口稀少,自然条件恶劣,村庄分布极为分散,在人口稠密地区适用的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模式需要因地制宜,适时而变。由于阿拉善地区地处沙漠,当地居民很多以畜牧养殖为生,与传统农业耕作的方式有很大差别,牧民需要较大的空间堆放草料,圈养牲畜。由于人烟稀少,居民点分散,乡村嘎查之间的距离相隔遥远,所以集中新建住宅小区,实施城乡无差别的建设模式对于嘉镇地区的居民极为不适用。保留原始牧区乡村嘎查风貌,以城镇中心区为依托,村庄嘎查纳入城镇中心区建设范围,集中式发展,实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全覆盖的建设道路,才是适宜该地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
在规划设计中,选定中心镇区周边空闲地作为各村庄嘎查的安置点,纳入城镇中心区的城市建设范围,并将基础设施等规划内容统筹安排,真正做到乡村嘎查与城镇中心区的统筹发展。新型农村社区鸟瞰图见图3。
嘉镇各村庄嘎查整体现状规划齐整,主体色调单一,景观性与识别性不强,内院较杂乱,缺乏统一规划。通过对民房、院落的改造与新建,实现农牧民的生产与生活相分离,统一规划院落布局与建筑风格,保留了院落式的农村风貌,符合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方便居民的生产生活。
4 结语
阿拉善盟嘉尔嘎勒赛汉镇地处沙漠边缘,自然气候恶劣,居民点分布极为分散,研究其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对于地处沙漠偏远城镇地区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在我国乡村建设中较为空缺,本文的研究对该类型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胡意达.阿拉善盟城乡一体化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
[2] 雷诚,赵民.“乡规划”体系建构及运作的若干探讨——如何落实《城乡规划法》中的“乡规划”[J].城市规划,2009(02).
[3] 葛丹东.中国乡村规划的体系与模式:当今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与技术[M].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4] 陈振华,侯建辉,刘津玉.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空间布局与建设模式[J].规划师,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