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模式与培训市场化分析

2018-05-14 17:05陈相芬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20期
关键词: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模式

陈相芬

[摘 要]新时期下,随着我国居民数量的持续增加,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社会面临的关键问题,随着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老年人在精神慰藉、身体照料和经济保障方面的需求也持续增加,当前我国老年人专业护理人才严重稀缺,对养老服务的质量带来了直接影响。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针对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模式与培训市场化进行分析和阐述,希望给予我国相关行业以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模式;培训市场化

[中图分类号]D669.6 [文献标识码]A

当前,我国社会和经济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是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对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在老龄化社会下,老年人在精神、身体和经济方面的需求持续增加,加之子女数量较少、空巢老人现象严重等因素,很多老年人面临着无人照料的情况。在此背景下,社会急需大量素质高、能力强、有爱心的养老服务人员。因此,针对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模式与培训市场化进行分析和研究,对实现我国社会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1 养老服务人才现状分析

1.1 人才数量严重不足

根据相关统计显示,我国养老服务人才从业人员不足100万,具有专业护理证书的人员不到6万,人才数量和市场需求严重不符。首先,我国现阶段的养老服务人员平均年龄约为41岁,服务队伍年龄呈现逐渐上升趋势;其次,虽然年龄偏大的护理人员在生活领悟和工作经验方面要更占优势,但是其在身体精力和创新能力方面与年轻人相比存在明显劣势,专业知识不能得到快速更新;最后,由于持证人员在从业人员中的比例过低,护理工作严重缺乏科学性和专业性,服务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1.2 人才流动性大

当前我国养老服务人员多为农村居民,由于养老服务工作收入较低、要求较高,很多服务人员在从业一段时间后,开始寻找其他工作,导致人才流动性较大。同时,虽然很多养老院都积极举办培训班,但是更多的服务人员并没有受过专业培训,对服务质量的提升形成了严重制约。服务人员多为临时工或者合同工,绝大多数雇主没有为其缴纳社会保险,服务人员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障,也是导致人才流动性大的重要因素。

1.3 无法满足高层次服务需求

在当前的养老服务团队中,大多数服务人员基本为初中毕业,高中以及高中以上学历的人员缺少,无法满足高层次服务需求。首先,大多数服务人员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护理知识、文化层次和专业素质不符合行业发展趋势;其次,受到知识结构和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很多服务人员存在解决问题能力、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差等问题,限制了我国养老行业趋于高端方向发展。

1.4 社会认同度低

受到传统固化思维的影响,很多社会公众对养老服务工作存在认识方面的偏差和误解,加之从业人员学历低、收入低的事实,社会对其认同度较低,很多人都带着有色眼镜看待这一行业,也导致大量人才不愿意从事养老服务行业。

2 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模式

2.1 正规教育

当前,在我国社会趋于老龄化背景下,多所职业以及本科院校选择开设养老服务专业,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老年法规与政策、老年人社会保障、人力资源、老年保障学、老年教育学、老年心理学、老年经济学、养老机构运行与管理、养老产业管理等。其人才培养目标为我国养老机构输送高级护理和管理人才,进而应对社会老龄化问题。

2.2 社会培训

养老服务人才社会培训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模式:第一,高端培训,这类培训主要是由我国知名大学,例如浙江大学、北师大、北京大学以及清华大学的专家和教授举办,其培训对象多为养老基金会、养老产业投资公司、高端养老机构以及地产商等,其课程更加全面,包括养老产业的风险评估、机构运营、投资管理、选址设计等,培训费用也相对较高;第二,培训公司和养老机构,这类培训更加强调实务研修,以现场操作为中心,课程内容较少、时间较短,授课内容主要包括机构运行、运用风险、护理风险规避和护理操作培训等,授课者为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护理人员和管理者,学员基本来自一线护理员以及养老机构的服务者和管理者,其费用低廉。

3 优化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模式与培训市场化的相关建议和对策

3.1 加强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针对我国社会老龄化严重的现状,相关研究机构和大学要加强研究合作,以养老服务行业发展为立足点,共同制定养老服务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产学研充分结合。首先,要将研究重点置于我国养老服务行业的发展动态,满足养老服务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其次,各个地区政府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搭建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模式交流平台,并且积极邀请相关方面的教授专家进行学术交流,实现研究机构之间的深度合作和交流;最后,我国政府也要给予研究机构以资金扶持,保证各项研究工作的有序开展。

3.2 加强社会教育宣传

当前,很多人不愿意从事养老服务行业,而导致这一情况的原因在于社会认可度低、不被人理解等,因此,当地政府和相关院校需要加强社会教育宣传,转变人才对养老服务的观念。首先,政府需要发挥宏观调控作用,提升养老服务人才的待遇和薪酬,并且给予相关从业人员以一定的经济补贴,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到养老服务行业中;其次,要利用当地媒体加强社会宣传,优化养老服务团队的人员素质,提升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促使更多的老年人选择到机构中养老,提升其经济效益,促使行业实现良性循环;最后,院校还要在招生中加强对养老服务专业的宣傳,让考生和家长了解养老服务的发展前景,进而选择该专业,为我国源源不断地输送高素质、专业性养老人才。

3.3 优化正规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当前,我国很多院校均开设了养老服务专业,但是由于这一专业在我国刚刚起步,其在人才培养方面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我国相关院校需要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专业教育质量。首先,院校要注重将实践与理论充分结合,以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为主线,利用养老机构和学校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将学生送到养老机构中进行实训锻炼,保证毕业生可以快速融入工作岗位;其次,院校要积极聘请行业专家充实自身的教师团队,提升教学的专业性,同时,院校还要积极编制和完善教材,保证教材的时代性,对专业知识进行动态更新;最后,院校还要与老年服务企业加强技术合作,鼓励学生利用新装备、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制作各种先进的老年产品,保证产品的实用性、可靠性和安全性,促使学生向工商管理、老年心理以及产品设计等方面发展,为社会输送更多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

3.4 完善以及规范社会培训

当前我国老年人人口快速增加,如果单纯依靠正规教育,难以满足社会对养老服务人才的需求,因此,我国需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完善以及规范社会培训,提升养老服务人才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首先,我国政府需要给予社会培训以支持,加大财力和政策方面的支持力度,对培训行业进行规范整顿,关闭缺乏培训资格的机构,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其次,针对社会培训实务性差、教材少、培训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政府要鼓励成立养老服务培训行业协会,由行业协会组织编写培训教材、完善培训体系、提升培训的效率和质量。

4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养老服务成为公众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但是当前我国大量缺少高素质、专业性的服务人才,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我国需要通过多种途径优化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培训市场化,满足现阶段社会对养老服务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林杰,陈星玲.日本养老服务专门人才教育体系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8(06).

[2] 郭丽君,鲍勇,黄春玉,等.中国养老服务医养结合模式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建议[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11).

[3] 邱幼云.养老机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培养模式的思考——以杭州E福利院为例[J].劳动保障世界,2018(15).

[4] 魏海斌,徐方明,陈景霞.养老产业医养护一体化人才培养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8(09).

[5] 李和伟,付宇,王启帆,等.黑龙江省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医药导报,2018(02).

[6] 刘记红.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乡村复合型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的思路和对策[J].农业经济,2017(12).

猜你喜欢
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高专院校养老服务类人才人文素质的缺失及对策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烟台市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