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树主要病虫害及绿色防控技术

2018-05-14 17:05侯卫国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12期
关键词:绿色防控杏树病虫害

侯卫国

[摘 要]针对郓城县杏树病虫害发生严重的情况,笔者对杏树主要病虫害进行了观察、分析,通过试验总结了杏树绿色防控措施,以期指导果农进行无公害栽培。

[关键词]杏树;病虫害;绿色防控

[中图分类号]S436.621 [文献标识码]A

杏树是郓城县栽培的主要经济林树种,近年来随着杏树面积的增长,杏树病虫害为害程度也不断增加,严重影响了杏树的品质和产量,制约了杏树发展空间和速度。笔者多年来对杏树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危害进行了观察,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绿色防控技术,现总结如下,供参考。

1 主要病害

1.1 杏树流胶病

1.1.1 危害症状。多发生在主干、主枝上,受害枝流出琥珀色树胶,干后成块,严重时树皮干裂、坏死,造成死树。

1.1.2 发病原因:(1)生理性病害,物理伤害和栽培措施不当可诱发杏树流胶病,如雹伤、虫伤、冻伤、日光灼伤、机械创伤、高接换种和大枝更新等常易引起流胶病;夏季修剪过重,施肥不当,土质黏重,土壤酸性过强,农药使用不当,造成药害,果园排水不畅,浇水过多,拉枝绑绳解除不彻底等均可诱发杏树流胶病。(2)真菌类病原菌对杏树流胶有致病性,该病原菌是因生理病变造成流胶后而侵入的腐生菌,又使流胶现象加重。

1.2 杏褐腐病

1.2.1 危害症状。主要危害果实,也侵染花和叶片,果实从幼果到成熟期均可感病。发病初期果面出现褐色圆形病斑稍凹陷,病斑扩展迅速,变软腐烂。后期病斑表面产生黄褐色绒状颗粒,病果腐烂,后形成僵果或脱落。

1.2.2 发病原因。病菌在病僵果中越冬,翌春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或昆虫从皮孔、伤口侵入发病,花期低温多雨,易引起花腐和叶腐,果实成熟期多雨时,易发生大量果实腐烂。

1.3 杏细菌性穿孔病

1.3.1 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果实和新梢。叶片受害后,病斑初期为水渍状小点,以后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周围似水渍状,略带黄绿色晕环,空气湿润时,病斑背面有黄色菌脓,病健组织交界处发生一圈裂纹,病死组织干枯脱落,形成穿孔。

1.3.2 发病原因。病原菌在病枝上越冬,第二年春细菌从病组织渗出,借风雨,从叶片气孔,枝条的皮孔侵入发病。雨水频繁或多雾、树势弱、排水通风不良、偏施氮肥发病较重。

1.4 杏疮痂病

1.4.1 危害症状。主要危害果实和新梢,染病果多在肩部产生淡褐色圆形斑点,直径2-3毫米,病斑后期变为紫褐色,表皮木栓化,发病严重时常多个小病斑连成一片,果面开裂,果皮粗糙。新梢上的病斑褐色,椭圆形,后病斑连成片,造成枝梢枯死。

1.4.2 发病规律杏疮痂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病菌在病枝中越冬,第二年春天借风雨传播。雨水较多的春季和初夏发病重,树冠下部果比上部果发病重,树冠郁闭、通风条件不好的果园,发病重。

2 主要虫害

2.1 蚜虫类

危害杏树的蚜虫主要有三种:桃蚜、桃粉蚜和桃瘤蚜,三种蚜虫均以卵在杏的腋芽处越冬。出蛰后均以成虫和若虫群聚在幼芽、嫩梢和叶背刺吸汁液危害,被害叶片向叶背卷曲,严重者卷成绳索状,逐渐干枯。

2.2 螨类

主要是山楂叶螨和苹果红蜘蛛,以受精雌成螨在主干、主枝和侧枝的翘皮、裂缝、根颈周围土缝、落叶及杂草根部越冬,3月下旬出蛰危害,一般多集中于树冠内膛局部危害,以后逐渐向外堂扩散。山楂叶螨常群集叶背危害,有吐丝拉网习性。苹果红蜘蛛在叶片正面危害,受害叶片布满黄白色斑点,重者叶片全部枯焦。9月下旬受精雌成螨越冬。高温干旱条件下发生并危害重。

2.3 蚧壳虫类

主要是桑白蚧和杏球蚧,桑白蚧一年两代,以受精雌成虫在枝条上越冬, 杏球蚧一年一代,以2龄若虫于1-2年生枝群集越冬。蚧壳虫类翌年树液开始流动后为害。以成虫和若虫群聚固定在枝条上吸食汁液,严重时枝条上蚧壳密布重叠,成灰白色,凹凸不平,被害树衰弱,甚至造成枝条或全树死亡。

2.4 食心虫类

主要是桃小食心虫和梨小食心虫。幼虫孵化后在果面爬行,寻找适当部位,啃破果皮蛀入果内危害,造成杏果失去商品价值。

3 高效安全及无公害农药筛选

根据我县杏树病虫害发生的新特点,参考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对农药的有关规定,我们进行了高效低毒农药的筛选,结果表明,农用抗生素如海正灭虫灵、克菌康、农抗120、浏阳霉素、多氧霉素等;昆虫生长调节剂杀铃脲、灭幼脲;植物源杀虫剂苦参碱;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吡虫啉、螨死净、哒螨灵、福星、大生等对杏树主要病虫害均有较高的防治效果。

据调查,3%克菌康可湿性粉剂和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混用,对杏树穿孔病和疮痂病有明显增效作用,与单剂相比,既降低了使用浓度,又提高了防效。3%克菌康800倍、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800倍防治杏树穿孔病和疮痂病的效果均在87%以上。

1%海正灭虫灵6000倍防治螨类、蚜虫类、钻心虫类害虫的效果均在90%以上。25%灭幼脲3号1500倍防治鳞翅目的幼虫更正死亡率达96.85%,3%杀铃脲1000~1500倍防治钻心虫类杀卵效果和虫果减少率均达85%左右,10%吡虫啉5000倍防治蚜虫类的效果达95%。

以上筛选出药剂的效果均相当于或明显好于常用藥剂,通过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果品中农药残留量符合国家无公害果品标准。

4 无公害绿色防控技术

4.1 铲除越冬病虫源

结合冬剪,彻底清除树上及地面的病枝、病果、病叶,刮除老皮,集中销毁,采用硬毛刷或钢刷,人工刷除和捏杀枝干上的虫体,同时发芽前全园树上、地面喷洒一遍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45%晶体石硫合剂20倍液,铲除越冬病虫源。如有病斑应进行刮除,然后涂抹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40%福美砷50倍液。

4.2 推广健身栽培

(1)科学施用肥水,避免偏施氮肥,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性;(2)科学修剪,保证树体通风透光;(3)花果精细管理,合理负担,避免大小年结果。

4.3 生物防治

主要是保护自然天敌,病虫害防治时选择生物农药,尽量少用或不用广谱杀虫剂,减轻对瓢虫、寄生蜂、草蛉等天敌的杀伤,充分利用自然天敌的控制能力。

4.4 药剂防治

据调查,目前杏树主要病害有细菌性穿孔病、疮痂病、褐腐病、流胶病等;虫害主要有螨类、蚜虫类、蚧壳虫类、食心虫类及潜夜蛾类等。各个杏园发生情况不尽相同,应根据各种病虫发生规律和特点及各个杏园的具体情况选择以上不同农药和时机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治。幼果期慎重用药,尽量使用兑水倍数多的农药;每次打药使用的农药种类不宜超过4种(包括叶面肥料),均应先配成母液,化开后再稀释;打药时雾滴要细,喷头距果面不宜太近,停留时间要短,以尽量减少农药对幼果的刺激。另外,每次打药前要清洗药械、药池,尤其是打过除草剂和石硫合剂的更要清洗干净,打药用水不宜用井水或受污染的河水。

[参考文献]

[1] 刘佳,李靖,李菊.四川地区杏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2017(04).

[2] 董小红,龚文杰,孙俊,等.桃树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2017(07).

猜你喜欢
绿色防控杏树病虫害
杏树
探析森林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策略
童年的杏树
一棵杏树
南方甘蓝主要病虫害防治安全用药表
林业的病虫害及生态防治研究
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探究
一棵杏树
梨病虫害防治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