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不应只关注有效,还要有灵魂,引导学生体验知识之于美好生活的意义,看到学习之于人生的重要价值。教师要做学生的榜样,让学生在教师身上看到思考的快乐、学习的意义、生活的美好、生命的价值,看到知识的魅力、世界的丰富、思想的神奇和人的精神追求的巨大推动力。
作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者,班主任不能脱离教学谈教育,也不能脱离教育谈教学,必须牢记“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全面提高自己的育人素养和育人能力。
思考不一样,品质就不一样
对人的认识,决定了对教育的认识;对教育的认识,决定了对教学质量的认识;对教学质量的认识,决定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和成长的主人,还是被教师操控和利用的工具。
孩子不是成人,不是完人,不是坏人,不是机器人,不是虚拟人……越贴近孩子的心,越能读懂孩子的言行。教育的意义在于把人引向优秀与幸福,找到自己在教育这块土地的位置,懂得人生的价值在于分享和创造爱、智慧与幸福。
在思考、审视和追问中,我明白:学科知识只有观照“人”,与人的发展融合起来,才能变得丰富多彩,充满智慧和魅力!
教书育人,即教书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可是,不知曾几何时起,我们急功近利地把教学从教育中剥离,甚至冷酷地把教学和教育对立成两张皮。于是,抽离了灵魂和根本的教学缺少了温度和高度,变得生硬、枯燥;缺失了载体和工具的教育也模糊了向度和厚度,变得空洞、抽象。而我们教师的激情、梦想、智慧、情怀,也在这种挣扎与割裂中,被慢慢消解。
从教学到教育,不只是传递知识技能的增长和技术的娴熟,更是作为一个教育人的整个教育生活品质的提升与再造,它意味着视域的扩大,境界的提升,是教师个人发展的必然,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终极追求。
根基不一样,高度就不一样
如果把自己的教学之路分解,我认为可以分成3段:第一个10年,我是在“教数学”;第二个10年,我是在“教学生学数学”;第三个10年,我是在“努力创造环境、提供资源、搭建平台,让学生自己学数学、用数学、玩数学”。看似简单的3个阶段,正是从知识、技能到方法、思想,再到关注学生全面成长的渐进过程。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不仅仅是为了获得学科知识,而是要指向人的精神、思想情感、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生成与提升。
随着实践和思考的深入,我对教学的探索不再只是为了应对考试,也不再拘泥于课堂,而是为了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我要求自己努力站在教育全面改革中看教学,在教学全面改革中看课堂,努力从整体,从课堂内外协调和持续推进的系统中去建构,去和学生过一种全新的教学生活。
我的教学工作有6个基本要素:第一,激发学习兴趣;第二,创设学习环境;第三,培养学科素养;第四,整合教学资源;第五,关注教育本质;第六,重视自我提升。整体、系统、全面地实践自己的教学理解,构建自己的教学行为体系。不求外在的欣赏,只为心中的芬芳;不甘平庸,做一个身上有光的人师,就是我的梦想。
我们经常说“以学定教”,这里的“学”不仅仅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包括学生性格、习惯、成长历程、需求、情绪等知情意行在内的身心统一体。所以,我在每一级新生的教学之初都会进行入学三部曲:第一,调查和了解每个学生的成长历史;第二,分析和研究每个学生的气质类型;第三,观察和指导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
为了让教学走向更深处,我把教学评价从学生转向自我:学生对教师的满意程度;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满意程度;学生对教学形式的满意程度;学生对教学管理的满意程度;学生对合作团队的满意程度;教师对自我表现的满意程度。“六维度教学评价”极大地促进了我对学科知识的把握和学科价值的探析。
我认为,教师、家长以及外界社会群体,要建立和营造学习共同体和合作伙伴关系;搭建信息化资源平台,给学生提供课堂以外的知识获取渠道,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高度不一样,格局就不一样
教学面对的不是一节一节的课,而是一个一个的人,要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学科之于生活的价值,让学生更加热爱生活和学习,热爱生命和世界。
对于学生,教师是昨天的人。昨天的人用昨天的知识和思维,教育今天的孩子,去面對明天的未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成长的滞后是阻碍学生成长的因素之一。
一个不能自我教育、管理和发展的人,很难教育、管理和发展别人。一个优秀的教师,首先应该为学生在人格、道德和对生活的态度上树立一个可以仰望的身影。
真正好的教育教学,需要教师的自我认同、自我发现和自我完善,需要教师以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样子出现在学生面前。任何外在的要求和强加的技巧与方法都不能解决内心的问题,唯有唤醒教师对工作、生活、生命的敬畏与热爱才能真正开启他的成长;唯有教师清醒地觉察到自己的教育生活其实是和学生共生共创共建共荣共享共美的过程,才能真正找到教育的幸福与生命的价值。
如果今天我们在课堂上所传递的知识与学生所面临的社会现实缺乏联系,知识的真正价值与孩子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不能联系起来,学校只停留在知识是什么的描述性意义上,停留在概念的讲解上,就很难以知识作为载体去完善和发展深度思维。只有当一个孩子感受到知识本身的神奇魅力时,他的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才真正开始,他的心智才真正开启。这样的成长,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长。
一个教师只有找到了自己的专业尊严,知道哪种生活是有尊严的生活,是欢乐的生活,他才能够把学生的生活引向尊严和欢乐。
情怀不一样,世界就不一样
一个优秀教师的价值,在于不仅要上好自己的课,还要引燃更多的人,引领和帮助更多的青年教师享受和创造教育的精彩和幸福;只有在这种人与人之间交流、碰撞、欣赏、分享的过程中,摒弃了世俗功利,我们的内心才能真正丰富、强大,才能趋近教育者和教育本身的目的和意义。
长久以来,我们花费很大精力,制造推力推动老师前行。可我们发现,当外在的推力消失后,老师又回到了原来的状态。听着报告时激情涌动,做着研修时言辞感动,回到实际工作中却很快冷下来。这让人想到了过去的火车,“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旦车头没有动力了,钢铁巨龙就成了死龙。
与其凭借外力推动教师前行,不如为每个教师的生命装上发动机,让每个教师都能主动前进!如何装这个发动机才是值得费心思琢磨的事。国内外许多自发性民间组织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教师专业成长原本就应该是教师自己的事,所以,走向自发自愿自主的民间组织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把平常的工作做得精彩,将平凡的生命演绎成经典人生。人的平庸,多数不是因为自身能力不够,而是因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没有激发自己的潜能,在平淡机械的生活中埋没了自己。我们的教育许多时候方向是对的,只是我们没有用心坚持。
追求不一样,人生就不一样
学习成长的感悟和内心深处的孤独,也使我不断去追求存在的意义。有阻碍,才有挑战;有局限,才有突破;有超越,才有发展。环境很重要,但锁住我们的往往是我们自己的心。
当下,很多教师总爱把责任推给环境、制度、领导、社会……可是,却忘记了“吾日三省吾身”的古训,很少或从不思考自身的问题。即使周围一片黑暗,这也不是我们消极倦怠的理由。
当一个人既受困于环境,又陷入个人抱怨,还总在推卸自己责任的时候,他的人生肯定会出问题。“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正视现实,好好积聚能量,不断调整、完善和提升自己,慢慢地,你就会发光发热,成为影响和改变环境的重要因素。
真正的星星,不会惧怕黑暗。你点亮你的心灯,我亮点我的心灯,亮的星星越多,才能辉映整个夜空。生命内在的拔节不是依赖环境的恩赐,我坚信,把自己开成花,就永远行走在春天里。
或许有人会问:我想做什么?我想做的是让这短短的一年或几年在孩子们心中留下永远的印记——当他白发苍苍的时候,他会靠在摇椅上,回味在学校里发生的一幕幕,经历的一情一景,认识的每一个人,他的嘴角会带着最甜的微笑;他也会牵着一个孩子的手,告诉这个小人儿: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我遇到了一个老师,他很好,有时很严厉,有时又像一个长不大的孩子,我们一起玩啊,闹啊……我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很多,这些东西足以让我一辈子受用。因为遇到了他,我不断地接近和实现了我想要的生活。
梦想不一样,幸福就不一样
一个教师如果没有苦过、累过、郁闷过、纠结过、孤独过、委屈过、挣扎过,甚至绝望过、崩溃过,他就不会咂摸出幸福的滋味。一个人,只有读懂了苦难和伤痛,才可能幸福和成熟。
优秀的人,并非一定要做出什么轰轰烈烈的事业或惊天动地的成绩,而是能在粗劣中发现伟大,平凡中发现神奇,枯燥中发现乐趣,寻常中发现美好,简单中发现奥秘。
沒有幸福的教师不可能传递幸福的教育。引领并帮助更多的青年教师热爱并享受教育,是一个优秀教师的真正价值。我以为,教育就是点亮心灯,用自己手中的火把点亮更多的希望。让更多的一线教师能够快速地实现专业成长,让更多的人将教育的火炬幸福地传递,是一个优秀教师的首要担当。
课堂上,我激情飞扬;课外,我经常在奔波。事忙,但是人不忙;人忙,但是心不忙。
想到这里,我忽然想起了一首歌:为了梦想,怎么都值得。我曾仰望苍穹问自己为了什么?为这美的人生没有白白来过。当坚持成为唯一的选择,我的命运就被星光恩泽……
责任编辑 何欣容
郑立平
武汉成丰实验学校校长,知名特级教师,全国十佳班主任,齐鲁名师,山东省教育创新人物,山东省十大教育科研名师,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创新优秀教师,教育部“国培”专家、北京师范大学特级教师培训项目专家,全国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创新与发展联盟副理事长等,创办全国民间班主任成长研究会,带领数千名优秀教师一起追寻和创造教育幸福。已出版《把班级还给学生》等专著18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