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武
摘 要: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并逐步上升到国家战略层次,是全世界的共识。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荒山造林绿化作为生态工程建设的有机构成部分,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因而得到了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事实上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客观维度上讲,其中还存在些许问题。本文基于对荒山造林绿化问题的简述分析,重点就其发展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荒山造林;绿化生态;问题;发展
文章编号:1004-7026(2018)05-0063-01 中国图书分类号:S732 文献标志码:A
时至今日,生态环境建设已然成为人类工程的重要组成,在政府的一系列政策引导和支持下,现已取得明显成绩,人们的生存环境也得到了明显升级。但是,荒山造林绿化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其中关涉到较多的人力物力投入,影响其整体工程实效的因素众多,也就造成了现实中的种种问题。目前,有关荒山造林绿化问题的探讨,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1 荒山造林绿化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增长,生态问题越发严峻,荒山造林绿化作为重要的解决手段之一,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具体的践行过程中,以政府为主导,出台了系列政策法规,各个层面积极参与,并取得了良好的收效,但受主客观多重因素影响,其中亦存在不少问题。关于荒山造林绿化,在国家政策方针的宏观引导下,各地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实施细则,保证了建设面积、建设速度等,但实际收效却不尽理想。事实上,部分承包商更多地关注自身经营发展,在硬性指标规定下,相关投入不断缩减,导致苗木质量差、品类单一、病虫害等问题丛生,影响了生态效益创造。另从专业技术角度分析,荒山造林绿化过程中,相关建设及养护多是非专业人士完成,技术水平相对低下,造成了其中问题。
2 荒山造林绿化发展策略
作者基于上述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几种荒山造林绿化发展策略,以供参考和借鉴。
2.1 完善政策法规
市场经济时代,政府充分发挥引导调控职能,保证了企业经营活性。单就荒山造林绿化而言,部分承包商更多地关注经济价值,忽视了生态价值创造,导致后续系列问题发生。对此,政府应进一步明确荒山造林绿化的建设发展方向,以生态为首位,重视可持续发展。在具体的践行过程中,针对各阶段荒山造林绿化进行宏观调控,并制定详尽的实施细则,如资金分配、补偿机制、基础建设等。同时,制定更加完备的立法规定,强化监督管理,保障荒山造林绿化的生态效力。参照芬兰、瑞典森林认证体系建设经验,增强对荒山造林绿化验收工作的审查,明确各部门职责权限,制定具体量化的考核标准,建立健全质量认证体系,包括供水、排水、通讯、防火、环卫等诸多方面。
2.2 科学规划布局
在荒山造林绿化的过程中,为了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首要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对于土壤条件好的荒山立地,可遵循自然演替规律,构建稳定的植被生态系统。如,乔灌草结合,针叶树和阔叶树结合,并在人为干预下,点缀零星花灌木,进行适当的人工養护,保证植被成活之后任其自然发展。而针对土壤条件稍次的荒山绿地,可以林地建设为基础,引入不同种类的乔灌木,人为干预植被生长环境,打造更加稳定的群落关系。与此同时,科学的规划布局,需综合考虑荒山绿化植物的适宜性因子,如生物学特性、生长发育、栽培管理等,要遵循各地区的地理地貌变化,包括山体坡度、气候、水土等,制定合理的配置方案,并随着整个绿色生态圈的建设,逐步调整,保证荒山造林面积及质量。
2.3 提高技艺水平
知识经济环境下,科技是行业产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对于荒山造林绿化工程而言,其本身作为现代化社会发展战略之一,附带一定的科技色彩,加之荒山地处贫瘠地带,生态环境恶劣,对相关科技投入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政府及企业应进一步加紧人才战略实施,提高对荒山造林绿化的人才投入。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严格审查从业人员素质及能力,从社会各方面吸取优秀人才,择优而选。基于此,政府还需加大对相关人才培育的投入力度,提高生态战略层级,开展多样化的培训活动,宣传先进思想理念,引入先进技术,并邀请学术专家及行业能手广泛参与,提高荒山造林绿化从业人员素质水平,保证资源投入最高的利用效率。另外,高校作为人才培养主阵地,在迎合国家战略发展需求,开设相关专业课程,为工程实践提供扎实的人才资源支撑。
参考文献:
[1]马文凯.荒山造林绿化技术要点分析[J].现代园艺,2017(10):152.
[2]徐景利.荒山造林绿化技术要点问题分析[J].黑龙江科学,2016,7(09):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