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三亚”旅游经济圈的区域旅游发展研究

2018-05-14 17:05于淑艳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8期

于淑艳

[摘 要]本文以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发展现状为着手点,基于其目前存在的问题,深入剖析“大三亚”一市三县发展旅游抱团之路的途径,从品牌建设和资源配置等方面给予建议,以期实现大三亚旅游经济圈的区域旅游均衡与协调发展。

[关键词]大三亚;旅游圈;区域旅游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1999年,三亚率先提出构建三亚旅游圈,经过10多年的发展,大三亚旅游经济圈的目标与定位越来越清晰,以“平等协商、区域联动、资源共享、互利共赢”为原则,以三亚、陵水、乐东、保亭一市三县抱团发展为目标,对外组合推介大三亚旅游,对内深化联通架构,构成山海互动、蓝绿相连的琼南旅游格局,将“大三亚”打造成为世界级热带滨海度假旅游区域。

1 大三亚旅游经济圈的发展优势

1.1 政策优势

海南省在2016年印发的《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2017年的省第七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重点推进“大三亚”旅游经济圈的建设,与“海澄文”一体化综合经济圈,共同带动海南全岛发展。三亚市作为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发展的辐射带动城市,在2017年专门通过了三亚市打造“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区域经济合作示范区实施方案,《方案》中明确三亚与其他三县在建设大三亚旅游经济圈中的作用与合作途径,其他三县也从政府层面积极踊跃加入大三亚旅游经济圈的建设,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充满了期待。

1.2 区位优势

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内的一市三县,均位于海南五指山以南,处于北纬18o热带旅游区,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随着海南旅游的发展,一市三县之间的交通制约也逐渐减少,海南西线高铁的通车,使得海南环岛沿线城市开放程度增强,大大缩减了乐东、三亚和陵水的通行时间;三亚到保亭之间的国防公路进行了修缮,能较好地承担两地之间游客的运输功能;2017年底,在三亚正式开通三亚火车站至保亭七仙岭、至陵水分界洲岛、至陵水南湾猴岛3条城际旅游公交线路,大大增加游客出行便捷,为大三亚旅游经济圈的一体化发展奠定坚实的交通基础。

1.3 资源优势

“大三亚”地处世界级养生度假天堂黄金线北纬18°以南,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是全国唯一的热带滨海地区,是海南省旅游资源最优质最密集的区域,区域内各市县文化相似,旅游资源同中有异。三亚——较为成熟的滨海旅游度假城市,不仅滨海旅游资源丰富,其他如酒店业、购物业、娱乐业等也发展十分迅速;陵水——黎族自治县,除了有水质较好的海湾资源外,一直以旅游地产发展带动旅游业,真正的黎族文化和县内旅游资源挖掘不够深入;乐东——位于三亚市以西,拥有“一江一山二岭三湾”旅游资源,生态环境无可比拟,旅游发展潜力无限;保亭——位于五指山南麓,黎苗文化民俗旅游资源丰富、热带森林自然资源充足、山地康养度假游产品逐步推出。一市三县旅游资源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求同存异,将蓝色海洋、绿色森林、民俗文化、山地河谷等资源有效结合,打造精品项目,通过抱团营销推广等形式,共促“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和谐共赢。

2 大三亚旅游经济圈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2.1 发展现状

目前为止,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区域旅游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据统计,2016年,“大三亚”旅游总收入352.53亿元,占全省的52.45%,接待过夜游客1952.9万人次,占全省的39.16%,旅游业态成绩斐然,是我省旅游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其中三亚全年旅游总收入322.40亿元,接待过夜游客1651.58万人次。陵水县旅游总收入15.10亿元,接待过夜游客175.2万人次;保亭县共接待过夜游客85.11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9.68亿元;乐东全县共接过夜游客55.8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56亿元;综上数据分析,三亚接待游客量是其他3个县总和的5倍之多,旅游总收入是其他3个县总和的10倍之多,由此可见,虽然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力争实现组团发展,但仍出现三亚旅游一枝独秀,乐东、陵水、保亭则出现“吃不饱”的局面,旅游经济发展不均衡问题非常突出。

2.2 存在问题

2.2.1 三亚带动辐射作用不明顯,旅游发展不均衡

从2016年的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总收入的数据来看,“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圈内极化效应现象突出。其中,三亚作为区域中心城市,自身旅游发展风生水起,但辐射带动作用不足,与周边三县缺乏深层次互联互通和整体部署;三亚市作为大三亚的中心城市,应该充分发挥领头雁的作用,利用其国际热带旅游滨海城市之优势,在旅游线路设计、产品宣传与推广等方面引导游客向外辐射其游览范围,带动其他三个区域旅游的发展,实现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区域旅游的均衡发展。

2.2.2 区域同质化旅游竞争严重,特色不明显

三亚、陵水、保亭、乐东四个市县地理位置相连,旅游资源相近但不完全相同,在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建设以来,四区域对于各自旅游的定位依然不明确,尤其在滨海旅游开发、民俗旅游开展、温泉旅游推广、森林旅游等多方面存在严重的同质化竞争,无法突出区域旅游的特色,使得游客只能在四个旅游区域中做单选题,而不是多项选择,这种情形对于大三亚旅游经济圈的一体化发展极为不利,更无法实现共赢互利的友好局面。

2.2.3 区域间缺乏资源整合,抱团之势不明显

目前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区域旅游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四区域存在自顾自开展旅游的现象,旅游资源丰富但整合不合理,使得旅游项目雷同,优势互补不足,三亚凝聚力虽然很强,但其他三县缺乏主动融入意识,抱团之势不明显。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内各区域资源需要实现大整合,将旅游资源进行分类,设计主题旅游线路,实现圈内各资源的串联,利用“老带新”“热带冷”的营销方式实现圈内区域旅游资源的充分开发,确保大三亚旅游经济圈的联动一体化发展。

3 大三亚旅游经济圈的区域发展策略

3.1 建设“大三亚”旅游品牌,以抱团之势打造琼南旅游新格局

品牌塑造是一个系统而长期的工程,决非一朝一夕之功,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在建设之初就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将三亚、陵水、保亭和乐东一市四县以知名度较高的三亚作为经济圈中心,向外进行辐射,实际上是借三亚之名带动其他三县发展,以三亚为中心但又不局限于三亚,建立大三亚旅游经济圈这一举动,使得圈内旅游资源丰富而多样化,大三亚品牌易于被旅游接受。但是一个成功品牌的建立远远不止这些,若想真正实现大三亚的品牌效应,四市县在今后旅游的开展中应从以下方面出发:

3.1.1 明确区域合作的品牌定位

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在被提出之初就被定位为以努力打造国内优秀的区域经济合作示范区为目标,建立由三亚、陵水、保亭、乐东四个市县组成的区域旅游业合作发展机构。如此定位就要求各市县在开展旅游工作时要以“平等协商、区域联动、资源共享、互利共赢”为原则,将四市县旅游活动牢牢视为一个整体即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在开发、规划、营销上以大三亚为前提进行整体策划,时刻明确大三亚的品牌定位,四市县齐心协作力争快速打响大三亚品牌。

3.1.2 以抱团之势促大三亚品牌宣传与推广

大三亚旅游经济圈要求四市县在旅游线路设计、旅游产品开发、旅游活动宣传等方面突出大三亚旅游品牌,利用传统宣传册与新媒体结合等多种方式,在旅游圈内人流量较大的地方进行大三亚品牌的宣传与推广,以各市县较为成熟旅游项目为点,带动和促进圈内其他旅游活动的开展,实现景点串联宣传与区域抱团发展,形成宣传轰动,提升大三亚知名度。

3.1.3 区域联合协调,助力品牌建设及维护

大三亚旅游经济圈不同于一般的城市旅游发展,由于存在着跨区域合作,所以在旅游活动的开展以及服务售后方面难免遇到障碍,为了更好地解决游客在大三亚旅游经济圈旅游遇到的问题,建立区域联合协调小组十分必要,联合协调小组以“大三亚旅游圈”为主题,对圈内旅游活动进行实时调度和掌控,保持区域间信息资源的共享,快速解决问题,为游客提供舒适而安全的旅游环境,助力大三亚旅游品牌的建设。

3.2 发掘区域旅游特色,以点促面联动发展

通过对大三亚旅游圈区域旅游资源的盘查与清理,根据旅游资源的互补性,建立民俗旅游圈、滨海旅游圈和山海互动旅游圈,实现大三亚旅游圈在功能上的互补,在格局上的丰富,在内容上的多元,提升整体对外竞争力,共建区域经济合作示范区,实现区域互赢互利,协调发展。

3.2.1 民俗风情圈

该旅游圈以保亭为中心,辐射乐东和陵水,由三个黎族自治县构成,旅游资源重点以黎苗文化、热带雨林、温泉养生为特色。随着旅游活动的大众化,人们的旅游需求也开始多功能化,而了解当地特有的民俗习惯成为众多旅游者的首选。民俗风情圈将传统的游山玩水与黎苗文化完美融合,在整个旅游活动贯穿民俗文化元素,项目开发以黎苗族文化表演、少数民族生产生活体验、黎家药膳、温泉度假养生等为主,重点利用民俗文化将景点串联成串,利用保亭县内国家5A级景区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和呀诺达热带雨林区较有知名度的景区带动整个民俗圈旅游项目的开展,为游客搭建一个多角度、全方位了解海南黎苗文化的大平台。

3.2.2 滨海旅游圈

该旅游圈以三亚为中心,辐射乐东和陵水,旅游资源以海洋资源为主,主要开发滨海风光游、海水体验项目、海鲜美食品尝、高端酒店体验等项目,目标群体以中高端游客为主,注重游客在游览过程中的体验,强化滨海旅游圈的休闲度假功能。随着现代生活工作压力的增加,休闲度假游成为了众多都市白领的新选择,来到滨海旅游圈——酒店分布密集区域,整个活动范围以酒店为中心,食住行游购娱完全在酒店及其周边解决,这就要求滨海旅游圈的基础配套设施要完善,能为游客提供无忧无虑的滨海度假天堂。

3.2.3 山海互动圈

该旅游圈是大三亚旅游经济圈的全面体现,重点开发乐东、保亭的森林资源,三亚、陵水的海洋资源,形成西北部与东南部的山海互动旅游圈,旅游资源以尖峰岭、七仙岭等森林公园和三亚、陵水境内的多个海湾和海洋资源组成,项目开发主要将旅游圈内西北与东南部的山海景观进行合理的组合设计,实现森林氧吧养生功能、森林滨海度假功能、民俗与海水项目体验等功能多元化的旅游圈。山海互动旅游圈目标群体大众化,旅游消费平民化,旅游资源多样化,旅游体验超值化,是大三亚旅游圈在建设之初资源配置较为集中的一种,旨在全面吸引旅游者,打开大三亚旅游经济圈的知名度。

大三亞旅游经济圈的发展依赖于圈内一市三县区域旅游整体发展的效果,各区域应以大三亚为品牌,以共同发展为目标,有意识、分步骤地开展合作,在品牌建设、资源配置等方面实行联动协调发展,共建大三亚旅游经济圈的繁荣与辉煌。

[参考文献]

[1] 邓春.民族地区特色旅游经济发展策略研究—以陵水黎族自治县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7(04).

[2] 刘培峰.保亭纳入大三亚旅游经济圈[N].中国房地产报,2010(11).

[3] 苏群.海南推进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建设[N].中华工商时报,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