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
岁末年初,行走在青海大地,无论是乡村广场,还是草原小镇,无论是城市社区,还是厂矿工地,都活跃着文艺工作者的身影,飘荡着优美动人的歌声——“文化进万家”等文艺主题实践活动把高原料峭的寒冬装点得温暖而富有文化意韵。艺术家们扑下身子,泥土味重了、百姓情浓了;全省文艺工作的方向更为明确、路径更为清晰、措施更为有力,呈现出令人欣喜的新气象新风貌。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清风正气。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省文艺工作者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理论学习、专题研讨、宣传阐释、主题实践等多种形式,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到文艺工作中。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委宣传部的指导下,我省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把文艺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文学、戏剧、美术、书法、摄影、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电视电影、民间文艺、文艺理论等领域呈现出百花齐放、绚丽多彩的生动局面,为繁荣发展青海文艺事业做出重要贡献。
2017年2月10日——注定是青海文艺工作发展史册上充满温情和张力的一页。那天,省委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省委主要领导和全省文艺界代表一道,共同谋划新形势下的我省文艺事业发展,共同描绘青海文艺百花齐放、姹紫嫣红的美丽画卷。
回想起当时的场景,省作协主席梅卓依旧感到振奋人心。“亲历了在北京召开的第十次文代会和第九次作代会后,省委召开这样一个文艺座谈会,对于激励和引导全省文艺工作者全身心地投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事业和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建设中去,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全省文艺战线始终把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文艺思想作为文艺战线首要重大政治任务,作为推动文艺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教育引领广大文艺工作者践行文艺为国家立心、为民族铸魂、为人民立传的神圣职责,自觉把艺术理想融入新青海建设当中。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记录时代巨变、讴歌改革历程、宣传展示青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在以“四个转变”推动落实“四个扎扎实实”实践中發挥了应有的作用。
全省广大文艺工作者振奋精神、开拓创新,开启了从“高原”迈向“高峰”的旅程。
紧紧围绕谱写中国梦青海篇章这一时代主题,广泛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艺术家们深入农村牧区、厂矿企业、军营等生产生活一线,挖掘鲜活素材,采撷创作灵感,用心用情用功创作,抒写伟大时代和人民。牢牢把握创作生产优秀作品这一中心环节,以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为龙头,文艺作品质量得到有效提升,一批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接地气、冒热气,受群众喜爱的文艺精品不断涌现。
编辑出版《青海青》《玉昆仑》《野牦牛》丛书共60部,创作出版民族团结进步大型纪实文学专集《青海,我的家园》,完成中国作协少数民族“汉译民”(藏语卷)文学工程,翻译编辑20卷600万字,创作出版各类文学作品近300部;两位作家获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一位作家获第二届“中华文学基金会茅盾文学新人奖”;《格萨尔》史诗保护、传承、研究成效显著,整理出版《格萨尔》儿童文学丛书5部、民间艺人说唱本10部、汉译本3部。
摄影作品《青藏高原野生动物》获中国摄影金像奖,《大漠狼行》荣获第57届荷赛自然类单幅三等奖,填补我省在该奖项的空白;1幅书法作品获中国第五届兰亭奖三等奖,实现青海书法史上新的突破;1件中国画作品入选第六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实现该领域零的突破;舞蹈《陶纹梦圆》获第九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大赛金奖;大型历史藏戏《松赞干布》获全国少数民族戏剧会演优秀剧目奖和最佳编剧奖;电影《无手老师》荣获第22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新片展映优秀创作奖,藏族母语电影《塔洛》获第52届电影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大型纪录片《中华水塔》荣获第23届中国纪录片“年度十佳”和“最佳摄影”两项殊荣,微电影《天葬师》获第四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一等奖……
2017年初夏,享有“天空之镜”美誉的茶卡盐湖接待了一批特殊的客人。我国著名诗人舒婷等来自全国的二十多位诗人来到这里,用诗歌描绘中国天空之镜,茶卡盐湖景区也成为“中国文化管理协会文学艺术委员会创作基地”和“青海作家协会创作基地”。
青海文艺在全国乃至世界文艺舞台留下越来越多的惊叹喝彩,展示出独树一帜的风格气派。
先后举办青海三江源国际摄影节、省文联成立60周年座谈会、昌耀诗歌奖评奖、青海文学周、中国诗人茶卡盐湖采风创作等活动;举办玉树重建三周年美术书法摄影展、“中华水塔·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保护成果摄影艺术展、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等大型主题展览活动;举办“铭记党恩·感恩奋进”大型慰问演出、“永远的丰碑”《长征组歌》交响合唱音乐会、宣传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和道德模范颂曲艺专场演出、“进入新时代奔向新目标”礼赞十九大曲艺创作巡回演出等大型演出活动;举办青海国际诗人帐篷圆桌会议,先后在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泰国、法国、毛里求斯等国举办“大美青海”人文民俗风情摄影展、美术书法交流,举办“今日中国”青海民间手工艺展、“大美青海”摄影展、“巴黎中国曲艺节”交流演出等……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全省广大文艺工作者不断从青海民间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多元丰富的现代生活、宽松和谐的社会氛围中汲取养分,全方位展现青海文化软实力,文化自信正在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精神动力。
2014年5月23日,是中国文联和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设立的首个“中国文艺志愿者服务日”,也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2周年纪念日。这一天,青海省文艺志愿者协会正式成立。在全省日益壮大的群众文化工作队伍中,全省187名文化志愿者是其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是一支文化惠民的“轻骑兵”。
“文艺来自人民,文艺为了人民”,文化惠民是其最生动的注脚。我省各级文艺志愿者队伍坚持面向基层、贴近生活、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围绕“共筑中国梦”,组织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开展美术书法进万家、戏剧进校园、为群众拍年照、百幅肖像进百家等深受群众欢迎的惠民活动,打造“结对子,种文化”“送欢乐、下基层”“到人民中去”等系列志愿服务品牌,努力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
协助完成中国文联、中国曲协、中国舞协“送欢乐、下基层”志愿服务大型慰问演出活动。持续推进文艺进农村、进牧区、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军营、进机关活动,全省文联组织年均举办品牌惠民活动超过70场次,受益群众超过10万人(次)。特别是党的十九大后第一时间组织各类文艺小分队深入基层,以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通俗易懂的语言开展了十九大精神宣传活动,21名文艺志愿者受到了中国文联通报表扬。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创造,民族的复兴需要文艺的繁荣。在青海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闪耀着文艺工作者的光荣与梦想。青海文艺正以豪迈的创作姿态,开启向“高峰”迈进征程,书写“一优两高”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文艺新篇。
(作者单位:青海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