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养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研究

2018-05-14 11:14周红芳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18年5期
关键词: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周红芳

摘 要:生态养鸡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加健康的鸡肉产品,且营养价值更高,符合现代人们的绿色健康饮食观念。在对生态鸡进行饲养时,要注意鸡种的选择,合理设置鸡舍,并加强对饲养过程的管理。本文对生态养鸡鸡种的选择及鸡舍的选址进行分析,并就其饲养管理技术要点进行探讨。

关键词:生态养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S831.4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8)05-0054-02

随着动物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生态养鸡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生态养鸡是将自然资源利用起来,让鸡进行自由采食,以提高鸡养殖的环保性。生态食品、绿色食品的市场非常广阔,要促进生态养鸡行业的发展,还需要把握好其饲养管理技术。

1 鸡种的选择和鸡舍的选址

1.1 鸡种的选择

生态鸡的饲养是以放养为主,由于其是在自然环境中生长的,所以在选择生态鸡的品种时,应充分考虑鸡的生物学特性。生态鸡要具有较强的觅食能力和抵抗能力,能够适应自然环境,并根据其生长地选择比较优良的品种。比如,仙居鸡、皖南黄鸡等,都是地方性的土鸡品种,也可以选择杂交鸡,但要以地方土鸡血统为主,罗斯308、艾维茵等比较大型的肉鸡不适合作为生态鸡品种。在选择鸡种的时候,还要结合市场需求,尽量选择市场需求量比较大的品种。比如,临夏地区对珍珠鸡、乌鸡、白公鸡、三黄鸡等的需求量比较大,所以临夏的许多养殖户都养殖这些品种的鸡。如果没有根据市场需求盲目引进鸡种,会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1.2 鸡舍的选址

在选择鸡舍的修建地址时,要考虑气温变化可能对鸡群机体功能的影响。所以,鸡舍最好选择冬暖夏凉的地方,地势稍微偏高,能够让生态鸡享受到足够的光照,且要具备良好的通风干燥条件,以确保生态鸡能够在健康的环境中生长,降低其出现疾病的概率。在必要的情况下,可在鸡舍内安装空调以调节温度,安装通风设施保证良好的通风条件。此外,鸡舍应搭建牢固,以免有鸟兽进入鸡舍内,威胁到生态鸡的安全。

2 生态鸡的饲养管理

2.1 养殖密度的控制

在确定生态鸡的养殖密度时,要充分考虑地形、昆虫数量、牧草等因素,密度可以较小,但不能太大。如果养殖密度太大,会因为食物不足而影响生态鸡的正常生长,这就需要增加补饲量,降低肉质。并且,当养殖密度过大时,鸡所排放的粪便会增加,导致湿度太大,使垫料散发的有害气体增加,危害生态鸡的健康。如果养殖密度太小,会导致生态资源浪费,从而影响到生态效益。所以,可以将放养区域划分为多个小的区域,利用篱笆将其分隔开来,通过分区轮流放养的方式,实现更高的养殖效益。一般情况下,如果是在林间饲养,最佳的养殖密度为60只/亩(667 m2),有利于促进生态循环。

2.2 补饲要适量

在生态鸡的饲养过程中,要适量补饲,添加的饲料要以玉米和豆粕为主,并适当添加维生素,补充矿物质,将这些物质混合均匀。每天早上和晚上各补饲一次,早上喂至半饱即可,晚上的补饲量要合理。在对生态鸡补充蛋白质时,可采用人工育虫或者灯光诱虫的方式进行,这样可以少喂饲料,降低饲养成本,还能对农作物虫害进行控制。同时,将中草药作为饲料进行喂食,可增强鸡的抵抗能力,提高肉质,改善鸡肉产品的风味。

2.3 鸡舍的消毒

在生态养鸡的饲养过程中,应定期对鸡舍消毒,比较常用的消毒方法有三种,一种是环境消毒,一种是饮水消毒,还有一种是带体消毒。消毒剂的类型比较多,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碱性消毒剂、醛类消毒剂等。环境消毒的消毒对象包括鸡舍、周围的道路、生活区域等。饮水消毒主要是清除水体中的病原,以免影响到生态鸡的肠道健康。带体消毒主要是将存在于空气、地面、禽畜体表中的病原体杀灭。在消毒之前,要将鸡舍打扫干净,以减少病原菌的产生概率,保证消毒效果。

2.4 疫病的防治

为降低生态鸡的发病率,应及时对其进行免疫接种,注射马立克氏病、法氏囊病疫苗,并注意对禽流感、鸡白痢等传染性疾病进行防控。虫鼠、野兽等能够传播疾病,要对其进行控制,并定期对放养地进行消毒处理。对于病死的鸡,要及时将其移出鸡舍,并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以免对其他鸡形成威胁。如果生态鸡的放养地为果园林地,要先对鸡粪进行堆肥发酵处理,以免鸡粪中的病原微生物危害鸡群的健康,影响到养殖效益。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生态养鸡的饲养过程中,养殖人员应选择品质良好的鸡种,确保其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鸡舍的选址要合理,為生态鸡提供健康、舒适的生长环境。同时,还要合理控制养殖密度,进行适量补饲,定期对鸡舍进行消毒,并注意对鸡疫病进行防控,保证生态鸡能够健康的生长,以提高生态鸡的养殖成功率,保证养殖效益。

猜你喜欢
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妊娠期母牛的饲养管理
试论数字电视硬盘播出系统的技术要点
浅谈奶牛高产的饲养管理技术
肉牛育肥的影响因素及饲养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