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平
摘 要 榛子属于桦木科榛属植物。根据相关考证,榛子原产于我国,已有6 000多年的历史,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在当前利用阶段,还存在着一系列应用问题。基于此,在分析榛子在我国市场开发前景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榛子在我国的应用价值、当前应用问题以及具体解决对策。
关键词 榛子;市场开发;前景;应用
中图分类号:S664.4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05.049
我国是榛子的原产国,当前我国主要栽培有平榛、毛榛、刺榛等多种,其中分布最广且较为普遍的为平榛,在黑龙江、辽宁、山东、吉林、河南等地均有分布。榛木可以生产为十分珍贵的木材,同时榛子也能被生产为上等的坚果及其他高档的食品,因此在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的背景下,应详细分析当前榛子在开发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合理的解决方法。
1 榛子的特性
榛子种类相对较多,具有色彩美观、木质坚硬、纹理清晰的特性,笔者从植物学特性以及生物学特性两个角度来详细分析榛子特性。
1.1 植物学角度
榛子属于多年生灌木或乔木,其树高在1.5~2 m,树木皮为灰褐色,具有一定的光泽。大部分情况下,一年生的树木枝干呈褐色,且具有密生绒毛,叶片呈现长圆形或圆形,大部分榛子叶脉均呈现羽状,且其叶缘具有不规则锯齿状[1]。榛子在开花后,每一苞片内都有两叉状的雌蕊,在开花时,雌花着于雄花附近,且红色柱头露出芽顶相对突出,榛子最后结出的坚果果实较大,具有单生或簇生特点,外部呈现卵圆形或球形,上部露出,外部被短柔毛及腺毛包裹。
1.2 生物学角度
榛子由根、芽、枝、花、果几部分组成,由于其具有较强的耐寒性,因而其在我国年平均气温处于7.5~16 ℃的地区均可栽培。整体来说,榛子具有较强的土壤适应性,但若土壤存在黏土层或土壤排水效果不好的问题,则会影响榛子根系的延伸状态。基于榛子生物学特性,目前其多分布于黑龙江、内蒙古、辽宁一带。
2 榛子在我国的市场开发前景
根据市场调查与市场研究,在我国主要流通两种榛子,分别为国产野生山榛子、美国大榛子。虽然我国是榛子的原产国,但根据相关统计发现,市场需求更依赖于外国进口,从该角度来看,国产野生大榛子在市场中的应用尚待开发。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缺少对野生山榛子的管理与控制,在收购过程中,人们只重视采购的数量,而忽视采购质量,导致榛子出现空粒瘪仁现象,且由于我国野生山榛子果仁相对较小,无法满足人们食用需求,导致人们更倾向于购买美国大榛子,然而欧洲榛子栽种气候与我国气候并不相匹配,导致无法引入该品种,使得当前我国市场中只能依靠进口的榛子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当前,榛子在我国的市场开发前景较为乐观,人们可以使用榛子榨油,根据数据统计,其榨油率可达30%左右,且榛子具有较高的营养成分,其蛋白质含量在15%左右,脂肪含量为50%~54%,同时榛子中还含有多种矿物质以及维生素,除此以外,榛子也可以做成饲料或肥皂化妆品、糖果、糕点等,因此基于榛子广阔的市场开发前景,我国还需要加强对野生山榛子的管理与控制,使其可以在市场中占据更有利的发展地位。
3 榛子在我国的应用
3.1 榛子的食用与药用价值
榛子果仁本身属于坚果,基于对榛子市场开发前景的分析,发现榛子果仁含有较多的营养成分,其中不仅有碳水化合物,同时也含有蛋白质、脂肪、多种矿物元素以及维生素,因此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不仅可以生食,也可以鲜食以及炒食,是食品工业中的优质原料。
与此同时,榛子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根據《开宝本草》艺术中的详细记载,发现榛仁虽然性味甘平,但却具有明目、调中、开胃的良好作用,基于榛子这一药用价值,有人将榛仁与党参等中药药材进行配合来治疗食欲不佳、体虚无力患者[2]。可见榛子使用价值与药用价值不仅可以为人们创造更大的财富,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使用需求,这也是当前榛子得到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
3.2 榛子在观赏方面的应用
从榛子属性来看,其为多年生的灌木或乔木,不仅多为丛生,且具有花色淡雅、整齐清秀的特点,因而本身具有一定的观赏性能,不仅可以作为家庭中的绿篱,同时也可以达到美化环境的目的。虽然当前我国大部分榛子为野生资源,尚未在观赏方面发挥更大的应用价值,但已有部分城市将榛子作为观赏树木使用。
在作为观赏树木的同时,由于榛子根系会形成密集的网状根系,因而其在深入20 cm以下土层中,可以紧紧的包裹在一起,使得土壤具有更强的凝聚力,不会受到雨水冲刷的影响,在生态方面,还具有固土保水的良好作用。
3.3 榛子在物种资源丰富方面的应用
现阶段,我国的榛子都为半野生及野生状态,其产量及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但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榛子在物种资源丰富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且已得到了部分应用。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已从野生榛子中选出优质高产的品种进行研究,并将其应用于物种繁殖上,通过对不同地区品种的杂交育种、诱变育种,使我国东北原产平榛能够与欧洲榛子杂交,现阶段培育出了较多的优良品种,这些优良品种不仅具有平榛抗寒、适应性强的优良特点,同时也具有欧洲榛子丰产、大果的特性,由此可见,当前榛子品种已填补了我国榛子物种资源的不足,更有效地收集与引进了国外优质榛子物种,解决了我国当前榛子生产落后问题,为我国物种资源丰富,提供了有力支持。
4 榛子在我国的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4.1 栽培利用不当及解决措施
过去人们尚未认识到榛子的应用价值,导致其在我国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明显的栽培利用不当的问题,根据对相关资料的分析与研究发现,人们以往存在随意开荒,导致榛子结实年限出现降低的情况,使得榛子根部老化更为严重,造成榛子品质与榛子产量不断下降[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榛子药用价值、使用价值等多方面价值的研究,逐渐发现了榛子在我国中的应用意义,为了更有效地解决当前栽培利用不当问题,相关人员就需要积极转变自身经营观念,提高对榛子的重视,并加强对其的管理,使产生更高的效益。因此,笔者建议相关人员建立起优良榛子繁育生产基地,在提高榛子栽培科学化、规范化、集约化后,使榛子栽培利用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4.2 引种育种问题及解决措施
20世纪80年代我国就已进行了榛子引种育种的研究,但受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影响,引种育种改良方面仍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且大部分生产区内,榛子仍多为单一树种,具有亲缘植物分布较散的特点,由于榛子遗传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导致榛子育种难度更高。
要想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在引种育种过程中,1)做好全面调查工作,避免出现盲目引进品种的不良情况,在调查时重点分析所引入品种适应的气候条件、发生病虫害的概率以及其具体表现,根据品种存在优势与存在缺点深入分析,在长远规划的基础上,使得所引入品种能够与适合的品种融合。2)保证品种的集中性,并合理建立品种开发生产基地,保证最终能够培育出稳产、高产、适应性强的优良榛子品种,为我国榛子的应用与开发提供有力支持[4]。
4.3 科研落后于生产需求及解决措施
根据对我国榛子引种育种的研究可以发现,当前我国大部分榛子栽培品种多为直接从国外引入的品种,很少是从野生资源中初选出来的,在这种状态下,没有发挥出我国野生榛子资源的优势,对我国野生榛子發展产生不利的影响。除此以外,大部分野生榛子果实为干果,很多地区加工技术相对落后,无法将其制成多样的食物种类,导致我国榛子在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产品单一、科技含量低、国际市场竞争力弱的问题。
要想解决当前我国科研落后于榛子生产需求的问题,就要加强对研究人员的培训,并增加在研究方面的经济支出,及时发现在榛子引种育种以及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边研究边生产的有效对策,及时推广科研成果,让我国榛子产品能够得到广泛使用。
5 结语
榛子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以及应用前景,但当前在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栽培利用不当、引种育种、科研落后于生产需求等问题,在人们生活水平以及科学技术研究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相信榛子应用技术会越来越好,让榛子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罗青红,史彦江,宋锋惠,等.不同产地杂交榛果实品质比较分析[J].食品科学,2013,34(3):50-54.
[2] 李凤全.试论榛子在我国的市场开发前景及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4(13):283.
[3] 李宁,苏淑钗,景淼,等.榛子的国内外研究概况[J].山东林业科技,2011,41(1):96-98.
[4] 单新春,宋锋惠,史彦江.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平欧杂种榛光合特性和生长结实的影响[J].新疆农业科学,2015,52(6):1063-1070.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