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真宽 罗元金 李继熔
摘 要 从无机肥和有机肥配合,氮、磷、钾三种肥料的配合两个角度出发,针对农作物科学有效的施肥原则进行简单阐述。同时,与现阶段农作物施肥的实际情况有效结合,提出农作物科学有效施肥的技术要点,在保证农作物产量的基础上,促使农作物的质量也能达到一定标准和要求。
关键词 农作物;科学施肥;施肥原则;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S147.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05.015
现阶段,农业发展势头良好,对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为了保证达到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要求,在农作物种植和生产中,要尽可能保证农作物的高产稳产。施肥是影响农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科学合理的施肥不仅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而且还能保证农作物的质量。农作物本身种类繁多,针对不同种类农作物的施肥方式也大不相同,只有根据农作物的特征选择合理的方式,才能将化肥的作用发挥出来,为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提供保障。
1 作物科学有效施肥的原则
1.1 无机肥和有机肥的配合
农作物的科学有效施肥要遵循无机肥和有机肥相互结合的原则,这样不仅能从根本上促使两者实现优势互补,而且还有利于提高土壤本身的养分,最大限度地保证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在肥料混合使用之前,为了保证使用效果,需要确定各自的性质。一般情况下,酸性的肥料不可以与碱性肥料同时使用,否则不仅会导致肥料本身的成分发挥而得不到稳定保证,而且还会对农作物最终的产量和质量产生影响[1]。
1.2 氮、磷、钾的配合
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氮、磷、钾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农作物生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这3种元素的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农作物的种类不同,所以其比例也大不相同。如果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缺少任意一種元素,都有可能会对其生长周期的状态、产量以及质量产生影响。因此,在农作物施肥过程中,要科学合理地搭配使用三种类型的肥料,这样不仅有利于为农作物的健康生长提供保障,而且还能提供肥料的整体利用率,保证农作物的生长质量和最终产量。
2 农作物科学有效施肥的技术要点
2.1 不同农作物需要采用不同的施肥措施
农作物有很多种类,其产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农民的收入和农业经济发展,而施肥措施的科学合理利用,能够保证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施肥时,不能对所有的农作物都利用同一种施肥方式,而是要根据农作物的不同,选择有针对性的施肥方式。农作物不同,生长方式也大不相同,所以在施肥时所选择的方式也就会呈现出明显的差异[2]。比如,在玉米施肥时,由于玉米在生长期需要氮、磷、钾、铜、铁、锰等多种元素,在不同的生长期其需要的营养比例也会有明显的变化。而对于棉花而言,化肥的实施力度直接对其产量产生影响。在棉花种植时,要遵循“基肥足、苗肥轻、蕾肥稳、花铃肥重和盖顶肥补”的原则,这样才能保证棉花的产量和质量达到一定标准要求。除此之外,棉花在生长时的周期较长,因此,为了保证棉花在整个生长期中能够得到良好的生长,就需要保证基肥的充足,为其健康生长打下良好基础。花生是一种常见的油料作物,其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特别是现代人对花生油的重视度也在不断提升。花生在生长以及发育过程中,需要氮、磷、钾等多种元素,其中对氮肥的需求量最大。与此同时,花生本身的吸肥能力也非常强,不仅根系有非常强大的肥料吸收能力,而且花生的果子、叶子等也能在生长过程中吸收养分[3]。在花生苗期,需要的养分较少,但在开花之后,对肥料的需求就会急速增加,结荚期是花生养分需求量最大的时期。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就需要最大限度保证花生养分的供应,为花生的产量和质量提供保障。
2.2 不同土壤利用不同施肥策略
为了保证科学合理的施肥,除了要意识到农作物本身生长特点外,还要对土壤进行深入分析,不同土壤对化肥的要求也大不相同。比如,常见的一些冬小麦,在施肥过程中,要根据土壤的肥力等级、养分含量、施肥效果等因素进行综合性考量,这样才能确定出最终的产量。根据产量比施加肥料,与此同时,还需要计算和确定元素的配比。一般情况下,在氮肥补充之后,都会在之前就已经将其消耗掉,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随时对氮肥补充。除此之外,由于磷肥的整体施肥效果较慢,所以一般情况下,磷肥的利用率并不高,同时磷肥可以在土壤中长期存在,并且逐年积累。因此,在针对一些贫瘠的土地施肥时,可以在刚开始时大量地投入磷肥,之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逐渐减少使用。而如果土壤是比较肥沃的状态,并不需要持续施加磷肥。除此之外,钾肥主要是在缺钾的土壤中使用,或者是在一些已经利用氮肥或者是磷肥之后,土壤效果并没有起到改善或仍然土壤效果并不是很良好的情况下。小麦在生长的一些关键时期,特别是需要补充水分时,科学合理的施肥有利于提高其生长能力。由此可以看出,水地化肥的实施效果与旱地相比,特别是对一些粗制砂性土壤,其养分缺失现象比较严重,同时对养分的保存能力也比低。因此,在针对这类土壤施肥时,可以采用多次施肥的方式,从而避免肥料浪费。
3 结语
在农作物施肥时,要针对农作物的不同类型、不同区域、不同土壤等因素要求,科学合理地施肥。这样不仅能够从根本上保证农作物最终实现稳产、增产的目的,而且还能够尽可能避免农作物出现大量的产量流失现象。科学合理的施肥对农作物而言,不仅能够为农作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而且还能保证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达到标准要求,实现高产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李莎莎.基于农户需求导向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服务机制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15.
[2] 邓旭霞.循环农业技术的发展水平及其支撑体系建设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4.
[3] 高辉.不同土类土壤养分时空变异与水稻精确施肥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0.
(责任编辑:刘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