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文化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进程中的基础性作用

2018-05-14 09:05吕晓轩
现代教育科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大学文化北京大学

吕晓轩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对于肩负着传承和创造人类文化职责的大学而言,加强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系统探究大学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明确了大学的文化属性与文化使命,将大学文化作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思想基础和行动指南,提出了具有建设意义的实践方案。

[关键词]大学文化;世界一流大学;思想基础;北京大学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8)02-0050-05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8.02.010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节点上,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更是处于十分关键的阶段。近年来,教育界对于中国大学跻身世界一流的路径选择多有探讨,“指标论”“排名论”等不一而足。参考国外高校的“先进指标”固然无可厚非,但亦步亦趋地盲从势必误入歧途。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大学时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没有特色,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依样画葫芦,是不可能办成功的。”这就要求中国高校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品格和文化自信,奠定科研教学、立德树人的思想基础。

一、对大学文化的认识

对“文化”这一词汇的涵义界定,历来众说纷纭。从整体性和综合性的角度来讲,人类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都可以称之为文化或者文明。而从局部性和专业性的角度来看,文化是人类在总结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活动中所获得的成果,它包括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价值取向等因素。因此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文化的源头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化,这就形成了文化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特征[1]。从文化的层次来看,文化成果经过知识分子的再加工,就形成了精英文化或称“雅文化”;而那些还没有被加工或者难以加工的民俗习惯、社会意识、生活常识等文化现象,则形成了我们通常所说的“俗文化”。

从文化领域来看,由于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对象不同,形成了不同领域的文化功能。大学文化是教育文化的高级层次,它的产生和发展是随着大学的产生和发展而进行的。纵观中外大学的源起、演化和发展历程,从中国古代“申孝悌之义”的庠序之教,到“研究高深学问”的近现代大学之教;从发端于欧洲中世纪的博洛尼亚大学馆(Studium Generale),到肇始于“文艺复兴”运动的“世俗大学”,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言为举世之冠”的美国一流学府,莫不彰显一种个性鲜明的文化现象,又无不以人类文化发展的客观需要为其根本动力。大学崇尚科学、传播知识、启迪民智,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这种不变的、追求文化的本质,使大学这样一种古老的机构薪火相传、历久弥新,在人类文化发展的进程中不断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从文化的本质来看,文化属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它本质的、核心的作用是指导和影响人们的思想和工作实践。正源于此,由于大学文化是人类建设、改造和发展大学过程中所形成的文明成果,它的本质与核心即是指导和影响人们在建设、改造和发展大学教育中的价值判断。

(一)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灵魂

1.大学文化是大学长期建设与发展的积淀。作为文化传承和创造机构的大学,常常能够成为各种文化思想汇集、批判与选择的场所,并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积淀、孕育出自身独有的大学文化和精神特质。这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传统,在被不断确认和内化的同时,也经历着持续的改革与创新,既浑然厚重而又不失时代气息。大学文化凝结了一所大学历届师生的理想追求与实践探索,是集物质成果与精神要素于一体的环境氛围。观诸当代国内外一流学府,其在草创、壮大直至成为“一流”的历史进程中,也都无一例外地以文化为根、以精神为魂,进而逐步形成了自身发展的独特思想基础。

在中国,谈及北京大学,我们常常会引用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先生的一句名言:“作为文化中国的象征,其实北京大學早已成为了世界一流大学。因为世界上再也找不到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所大学,能够像北大这样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得如此紧密,息息相关。”它建立于民族艰危之际,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挺立新文化运动的潮头;它是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始终是“常为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锋,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2]。进入21世纪,北大师生按照中央要求全面推进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各项工作,综合办学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得到大幅提升。可以说,建校近120年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在北大生生不息、代代相传,这就是北大文化的精髓所在。这种文化特质,不仅承继了光荣的历史传统,厚重而绵长。更是在不断创新中与时俱进,推动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进程。

2.大学文化对大学师生有着深远的影响。作为文化机构的大学,源于人类的文化需要,并通过文化立德树人,进而推动人类文化的创新、发展。德国哲人雅斯贝尔斯将教育的原则阐述为“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觉醒之本源和根基”[3]。由此可见,大学教育在实质上就是一个文化育人的过程。且大学所育之“人”,乃是学习、工作、生活于大学之中的全体师生员工,也即“大学人”。《礼记·大学》开篇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之语,可见大学自身所独有的文化和精神,是其塑造人的观念、引导人的行为、激发人的斗志,进而顺利完成育人职能的动力源泉和思想基础。因此,大学践行“育人”的根本宗旨,进而服务于“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就是要以被历史和实践证明了的、先进和优秀的大学文化培养人、塑造人、感召人和激励人,促进人的社会化和人格的健全完整,最终使“大学人”达到“至善”的境界。对于学生,就是要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等多种途径,以文化的力量使其“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成为“具有爱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各行业起引领作用的高素质人才”;对于教职员工,就是要用“淡泊名利,扎实治学”的文化弘扬高尚师德、营造优良师风,并时刻保有作为一名学者和知识分子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3.大学文化是区别一所大学与另一所大学的根本标识。北大建校110周年之際,党中央对北大师生提出“要积极培育优良校风”的殷切希望,要求北大人“为形成蓬勃向上、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共同努力”。这充分表明,大学文化建设、大学精神培育,关乎大学根本职能的实现、关乎大学科学发展的水平、关乎大学独有价值的传承。一所大学能否跻身世界一流,根基在于文化,但“没有特色就是没有大学文化”。不同国家的大学、同一国家的不同大学,其文化都应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独特的历史渊源。唯其如此,方能凸显自身的过人魅力和不俗风格,获得差异化的发展空间和根本性的比较优势。否则,就会丧失竞争能力和发展后劲。因此,应当摒弃抽象的文化概括,同中求异,把握特定世界一流大学的个性文化与思想根源。举例而言,在以“自治、竞争、开放”为主旨的美国大学文化中,各一流学府个体文化的分化现象就十分显著。耶鲁大学校徽上书写的“真理与光明”,表达了人文主义至上以及在开放、宽容、文明的精神下执着追求真理的悠久传统。斯坦福大学强调人的个性与自由,其“自由之风永远吹拂”的校训,鼓励无碍地求知和批判的精神。“先有哈佛,后有美利坚”,则充分彰显了哈佛师生崇信自由真理的自豪与气魄。他们“与柏拉图为伍,与亚里士多德为伍,更要与真理为伍”,勇敢地“走出象牙塔”,积极融入社群、热心服务社会,但始终捍卫独立自主的学术权威和知识分子的信仰底线。

(二)大学文化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思想基础

1.大学文化建设要根植于本土。大学文化的个性,在很大程度上源自其本土性。归根结底,这是由不同生产力水平下的地区间文化差异所决定的。一所有着深厚文化积淀和优秀精神气质的大学,总是在文化借鉴与交融过程中保有着鲜明的本地化特征,英国的绅士文化与英国大学的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德国的思辨文化与德国大学专注科研的传统,就有着深刻的内在关联。但若一味照抄照搬、盲目“拿来”,势必会使大学文化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蔡元培先生早在上世纪20年代便提出,应把孔子、墨子的教育精神,和牛津剑桥的绅士教育、柏林洪堡的专家培养以及美国大学的服务社会结合起来,方才是理想的大学教育[4]。今天在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阶段,强调大学文化建设的基础性作用,就是要立足国情、校情,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作为文化机构的大学,应当在传播先进文化、引领社会风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勇于担当重任,这也是将“文化传承创新”拓展为大学“第四大功能”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社会思潮多元碰撞的时代背景下,应清醒地认识到:大学不可随波逐流,要在践行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勇开风气之先,守护社会良心”;大学不可自命清高,要在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生活方面播散火种、躬身实践;做到为师者潜心治学、甘为人梯,为学者敬业乐群、爱师荣校,焕发为国掖才、勇于担当的正能量,唱响人才辈出、争创一流的最强音。

2.大学文化建设要吸收全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不能孤芳自赏、闭门造车,必须以博大的文化胸襟“开眼看世界”,方能求取可供参照与扬弃的鲜活材料;只有摆脱固步自封的桎梏,才能在借鉴与批判全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过程中持续发展自身文化、不断丰富精神内蕴。回溯大学文化的发展历史,我们受益良多。19世纪的英国主教纽曼所推崇的“牛津精神”和博雅教育,强调探索知识的目的在于养成人格而非追求功利,奠定了英国“人文教育型”大学的思想基石[5]。洪堡创办的德国柏林大学提倡“大学自治”“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等理念,成为了“研究型”大学和习明纳(Seminar)教学方式的重要典范。德国学人的不懈努力,使这一文化精髓延续至今仍旧经久不衰。而在美国教育家克拉克·克尔描绘的“多元巨型大学”的图景下,美国大学则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呈现出了多元的文化理念[6]。例如,斯坦福大学采行实用主义,普林斯顿大学长于形而上学,麻省理工专于实用科技,可谓不尽相同、各有千秋。再看国内一流学府:北大的“兼容并包”衍生自由、民主的精神,清华的“厚德载物”生发严肃、认真的校风,南开的“允公允能”则彪炳着“实业兴学”的办学传统和报国自强的不懈追求。因此,一所大学只有勇于放下身段,舍弃唯我独尊的“优越感”,才能更加全面、更高质量地吸收人类高等教育发展中的文化精义,使自身的特色文化不囿于寡见、不失于偏颇,进而使一个国家逐步形成丰富多彩、和谐互补的文化氛围。

3.一流大学是一流显性“硬实力”和一流文化“软实力”的统一体。通过梳理,我们可以窥见世界一流大学之所以被公认为“一流”的共性特征。例如,世界一流大学都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皆具备齐全的学科门类和优质的研究机构、优质的生源、科学的管理、政府的支持、杰出的校友以及国际化的水平等,凡此种种,不胜枚举。而事实上,在上述略显生硬的、可以量化的衡量指标以及其所衍生出的大学排名体系背后,却暗含着一条风格迥异且更具思想性与基础性的文化脉络。纵观人类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几乎所有世界一流大学的成功,都以醇厚绵长的文化底蕴为其坚实根基。可以说,一流大学是一流文化、一流师生以及一流硬件等要素的综合体,是“硬指标”和“软实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思想,确立了新的历史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正确方向。这就要求我们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将提升质量、而非增加数量作为最紧迫的工作任务,将对内精耕细作、而非对外盲目扩张作为最核心的工作目标。作为一种重要知识资本的大学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标识了一所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强弱高下。以北京大学为例具言之,推动内涵发展、迈向世界一流,一是需要大学文化的凝聚力,以汇集广大师生校友的思想认同与精神合力,聚合坚强整体,共同奋斗;二是需要大学文化的影响力,以赢得社会各界友人的广泛美誉和鼎力支持,形成资源优势,积聚发展动力;三是需要大学文化的创造力,以激发全校干部职工的创新精神与改革动力,明确办学理念,优化体制机制。只有这样,北大才能以文化建设为思想基础,在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示范引领,走在前列”。

二、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与建设大学文化的思考

当前,全球范圍内的高等教育正在经历第四次重大变革。这一变革的根本特征就是再次校正高等教育的行进航向,使其回归“文化本位”的发展道路。这对于中国大学,尤其是正处于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关键阶段的北大而言,无疑是一次难得的契机[7]。一方面,包括北大在内的中国一流学府多受命于国家危难之际,同民族兴衰休戚与共,并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富于深厚内蕴和自身特色的精神文化。另一方面,由于中国高等教育事业起步相对较晚,在世界高等教育数次发展、变革的进程中始终处于后进地位,扮演着追赶者的角色。如果我们能够充分运用在大学文化方面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就有可能在全球高等教育的文化转向过程中,实现对世界一流大学的迫近甚至赶超。这要求我们在稍纵即逝的机遇前,不仅要关注显性的“硬指标”,更应侧重隐性的“软实力”,以大学文化为思想基石,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目前中国大学在文化建设和精神塑造方面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办学功利与学术腐败的问题。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大学承担社会责任原本无可非议。但部分高校急于“升格”“换牌”,争相竞逐“综合型”“研究型”的名头,甚至不惜减损学术权威以换取短期经济利益。正是在这种急功近利的不良文化误导下,教学育人受到了轻视,科研学术失去了尊严,相关的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等制度安排遭到了扭曲。不仅在科研活动中出现了将学生简单视为劳动力计酬使用的学术失范现象,甚至暗中滋生了教育和学术腐败的丑恶现象,玷污师德、败坏学风,为患殊甚。再如偏重理工与人文缺失的问题。急功近利的高校建设思路、失之偏颇的大学评价体系,又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探寻义理、批判性强”的人文学科的式微。相较于理工科在大学评价与排名过程中突出的“指标效应”,大学在人文教育方面的发展、在精神文化层面的努力,非但无法精确统计,反倒因其研究的领域和内容而更易“引人嫌恶”。这不能不说是大学文化建设中一道无形的观念壁垒。又如文化建设主体定位不清的问题。在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必然出现“谁来建设”和“为谁建设”的问题。一些高校以“教授治校”,秉持学术意见的绝对权威;另一些高校则通过行政系统的规范化管理,以期实现建设和发展的步调一致。然而,大学文化的主体是大学师生,乃至包括大学师生在内的全部的“大学人”。丢弃了“共治”理念的大学文化,只能是一部分人、甚至是一小部分人的片面文化,这势必会对大学文化的建设和大学精神的形成产生不利影响。正基于此,我们认为,在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进程中建设新型大学文化,应当着重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要明晰文化主体,以健全完善的体制机制推动文化建设。时下为教育界所津津乐道的“教授治校”之说,实际上萌发于欧洲中世纪的大学。随着时代变迁,这一思想渐次演化为“各利益相关者共同治校”,也即提倡教授、学生、协同工作者乃至社会人士共同参与决策的理念。事实上,大学文化正是以高校师生为主体的“大学人”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共同缔造的精神圭臬,反映了这一群体特有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有鉴于此,在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始终明确“大学人”这一大学文化的真正主体,以“师生共治”的理念推进大学文化建设,才能够牢固树立“文化无处不在、文化建设人人有责、文化建设融入学校各项工作职能”的大文化建设观,进而使每一名“大学人”都成为文化建设的主力军、精神创造的源动力。与此同时,要从体制机制入手,明确党委行政、机关院系、师生员工的领导权力、职责权限和正当权益;做到规划编撰单列文化、政策制订突出文化、资源配置倾向文化、宣传教育传播文化,在全校上下形成一股争创世界一流的强大文化聚合力。

二是要整合文化资源,用科学发展的方法传承先进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生,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使命所在。”加强文化建设、夯实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思想基础,必须始终坚持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各环节和立德树人全过程,使其成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最高思想统领,与时俱进地进行文化创新[8]。鉴于大学文化资源的精神性与物质性皆具、整体性与零散性兼备等特征,要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充分发掘、细致梳理、有效整合。在此过程中,不仅要从历史积淀、校园环境中寻找文化元素,也要从制度沿革、师生行为中发现文化亮点;不仅要研究一国大学、一类大学的整体文化,也要探求一所大学特定机构、特定群团乃至特定个体的独有精神。这就要求学校各系统、各部门、各学生团体结合自身实际,广泛动员师生员工,凝练“聚人心、促和谐”的共同价值追求,培育“多层次”“有深度”的先进文化底蕴,共同为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打造过硬的思想根基。

三是要营造文化氛围,为一流大学的建设实践筑牢思想基础。“外延扩张重数量,内涵发展看质量”,在中国高等教育转变发展方式、注重提效增质的大背景下,一流大学就必须有一流质量作保证,一流质量则更须要一流文化作支撑。在科研领域,要继续发挥学科优势,以重大项目为依托,努力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精品力作和人文社科领域的丰硕成果,以优良学术氛围和创新实践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哲学社会科学事业蓬勃发展。对那些文化道德败坏,甚至触碰法律红线的害群之马,则要坚决予以严惩,并在制度层面锐意改革,实现标本兼治、正本清源。此外,要在第一课堂不断推进“互动式”“交流式”和“实践式”教学的同时,进一步加大第二课堂建设步伐和校园环境整治力度,从而使每一次师生间的讨论与交流,每一次学生社团活动和暑期社会实践,甚至是校园中的每一座建筑、每一株草木,都成为令人无尽受用的精神食粮。

参考文献:

[1]赵亚乔.文化和生产力的互动效应[J].生产力研究, 2003(4).

[2]鲁迅.鲁迅全集(3)[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61.

[3]卡爾·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4.

[4]陈平原.大学精神与大学的功用[J].社会科学论坛,2005(1).

[5]岳英.纽曼的大学理想及其与现实间的冲突[J].高等教育研究,2014(5).

[6]朱宇波,谢安邦.洪堡的“教学与科研统一”原则及其在美国现代大学中的改造[J].教师教育研究,2012(2).

[7]周其凤.北大文化与北大精神[N].光明日报,2012-12-10(5).

[8]郝平.做好“融入”这篇大文章之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J].求是,2017(15).

On the Fundamental Role of University Culture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a World-Class University Taking Peking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LYU Xiaoxuan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Abstract: The report of the 18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clearly states, “Culture is the bloodline of the nation and the spiritual homeland of the people.” For universities that shoulder the responsibility of inheriting and creating human cultures, it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to strengthen cultural construction. On the basis of systematically exploring the origin and connotation of university culture, this paper clarifies the cultural attributes and cultural mission of the university, and puts forward the constructive significance of the practical solution by using the university culture as the ideological foundation and action guide for building a world-class university.

Key words: university culture; world-class university; ideological foundation; Peking University

猜你喜欢
大学文化北京大学
践行追求成功的大学精神,弘扬追求卓越的大学文化
新时期高校党建与大学文化建设互动关系的探讨
从校园生活谈当前大学的两种校园文化
论高校国际化进程中的大学文化战略
浅析大学文化育人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高师院校大学文化建设现状调查分析
北京大学建校110周年物理人物图书系列
《北京大学物理学丛书》书目
北京大学建校110周年物理人物图书系列
《北京大学物理学丛书》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