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无选择

2018-05-14 09:02
安邸AD 2018年9期
关键词:棉线策展液体

林天苗,1961年出生于山西太原,1984年研修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1988年与同样是艺术家的丈夫王功新一起移居美国纽约,1989年于纽约艺术学生联盟学院学习,后以面料设计师的身份在纽约工作了近7年。在纽约期间,林天苗像海绵一样拼命地吸收艺术领域的各种想法.而后并不满足于设计的她在1995年从纽约回到北京,开始了自己的艺术创作,并在过去的20多年里成为第一批获得国际关注和认可的中国女性艺术家之一。

沿着上海外滩美术馆狭窄的楼梯往上走,你将会只身进入一个巨型蛋壳般的白色空间,亲眼看到自己的脉搏以难以言喻的蓝色液体的形态滴落;再往后参观,只见空间中紧绷着无数根敏感、纤细的棉线,以将床垫提起的惊人力量,在刹那间触动观众对自己状态的质疑;在另一楼层的白墙上,充满科技感的玻璃器皿组合正在仿若无尽地公转,同时,器皿中的粉红色液体则以相反的方向自转;这时,耳边传来从浑厚到尖锐的声音,只见白墙后,无数根白色棉线伴随着影像的变化正在同时震动;在4层楼的“温室花园”里,人们脚踩着柔软的粉红色地毯游历其中,如血液般黏稠的绿色液体正在巨大的玻璃器皿中此起彼伏,不断喷薄与落下;最后合为一体的骨骼与工具的展示,则将我们终将面对的终极意识摆到每个人面前。就这样,从美术馆2层一直延伸到6层,从旧时的代表作到如今的最新创作,构成了艺术家林天苗的个人展览“体统”。

作为中国首批尝试装置和录像制作的女性艺术家之一,林天苗多年来不断尝试各种创作媒介,以独到的想象力和视野形成了其鲜明、细腻且带有强大控制力的个人风格。这场她花费了长达两年时间创作、准备的最新展览,不仅以开放的姿态完成了多种新的媒介和材料的实践,更为观众展开了一场感官和心理上的“意识之旅”。

我们从中不难看到过去20多年来,林天苗在创作上的转变与突破:在材料方面,她从早期常用具有代表性的白色棉线发展到去年开始使用的人工合成玻璃、人造液体色彩;从关注角度上,她从由“我”出发的“个体意识”发展到自我与集体、社会相互影响的“群体意识”“公共意识”;而在视觉语言上,她从20世纪90年代充斥着手作的质感发展到这场展览中运用的机械与现代科技。正如本次展览的顾问策展人、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亚洲艺术部资深策展人亚历山德拉孟璐所说:“林天苗创建并提出‘系统和‘体系的检测,揭露和重新塑造了自我在社会和技术现实变化中的运作方式。人体仍是她的中心关注点,然而身份与社会环境的关系问题成为其思考和实验的内容,并贯穿于整个展览中。”

这次展出的3件新作品最大限度地向我们展现了林天苗对色彩的敏感。不论是2层展厅中作品《感应》里的蓝色,3层展厅《暖流》中的粉色,还是2层展厅《我的花园》中的绿色,都不是我们平常见到的蓝、粉、绿。据了解,实现这三种液体的颜色不仅造价昂贵,并且极难提取。它们的黏度、稠度,是否在玻璃上挂壁,都要经过物理和化学方面的长时间研究,才能获得林天苗想要的效果。曾在纽约从事过近7年面料设计工作的林天苗自信地直言:“很多人对色谱的敏感度可能只有10分,但我就有100分。”这些液体在不断地转动、喷射、落下之间,可以令人感受到色彩的流动和黏稠度,包括这些色彩本身,都绝非语言可以准确描述,而林天苗的初衷就是让观者亲临现场体验。

除了对作品呈现效果有极其严格的要求,每一件作品的位置、相互关系都经过她的一番仔细推敲。她打了个比方:“就像欣赏歌剧,你必须到现场去看、去听,艺术现场的体验当然也很重要。”她坦言,这种对作品和展览完成度的严格把控正是当年在纽约做设计师时被训练出来的,“通常,设计对完成度的要求是很高的,这也让我养成了对制作的高要求习惯”。

这也注定了这场展览对她来说是一个异常辛苦的过程。為了脱离惯性思维和方式,与同为艺术家的丈夫王功新常居北京的林天苗,为了研究玻璃材质,毅然告别了与自己一起工作了将近20年的团队,只身一人从北京搬到了上海。“解散工作室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人毕竟是有感情的,”她说,“但我必须斩断。斩断后的我就只是我,只是零。只有在这样一个封闭的、抛开一切的状态中,我才可以去寻找完成的可能性。”林天苗并没有想到,这个最初以为几个月就可以完成的项目,一做就是两年。在展览之前,哪怕对她自己来说,一切都是不可预见的。

策展人孟璐也提到:“一般举行艺术家个展,我们会从艺术家、藏家、基金会、美术馆借来已经制作完成的作品展出。即便如此,艺术家也会对展览存有担心和不安。这次林天苗在外滩美术馆的个展中,有三件是为场地量身定制的全新作品,一开始没有人会知道它们将以何种方式呈现,一切都是未知数。”

林天苗对此更是深有体会。从与策展人孟璐在想法上不断地角力,到为实现体量巨大的作品亲自去筹集所需的资金,到布展时想方设法将作品中庞大的玻璃运进展馆,再到处理与制作公司和团队的关系,林天苗提到最多的一个字就是“累”。在被问到她是否适应这些艺术之外的工作时,“我一点儿都不适应,”她截然答道,“但是,我别无选择。”

然而,“别无选择”的林天苗对作品的控制力与完成度是“不管付出多大代价,都一定要做到想要的程度”。在展览前最后两个月的时间里,她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长期处于极其疲倦的状态,而她的耐性也临近崩塌。“全靠习练太极拳,我才得以保持冲刺的状态。”不论棉线、玻璃,还是液体,都是林天苗所喜爱的敏感、易碎、暂时和带有危险性的材料。她强调,自己对材料的运用并没有设限,因此材料的转换本身并不具有特殊意义。但她也透露,在自己这样的年岁,作品要从手工的状态进入对技术的运用,这个过程中多少也怀着某种程度的无奈。但对于一个自嘲为“林容忍”的艺术家来说,这种铆足了劲来面对“没有选择”的决绝,就算按她自己的话来说,“挑战极限性并非初衷”,也还是在表达中实现了极限性。如今,当作品最后呈现在观众面前时,她向我们再三强调:“创作过程中所有的委屈都不重要,留给观众的体验才是最重要的。”

猜你喜欢
棉线策展液体
液体小“桥”
策展成为一种系统的工作方式
《策展哲学》
一个问题的两个状态:关于青年策展现状的观察与思考
五颜六色的液体塔
国内当代独立策展人生存状况报告
棉线挂饰
命悬一线
层层叠叠的液体
无法烧断的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