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的具体对策研究

2018-05-14 08:55张国栋
财讯 2018年5期
关键词:独立性行政单位

张国栋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能够促进单位内部控制体系不断完善,突出企业内部权力制衡作用,提高单位的服务效率和内部治理能力。可见,内部控制审计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重要性。

行政事业单位

内部控制审计 问题 对策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但是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中还有诸多问题缺陷,为此,我们有必要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有效解决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问题的对策,为单位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扫除障碍,加快单位持续性发展。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的必要性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属于外向型管理审计范畴,主要对单位内部控制进行更深入的控制,优化了单位内部控制系统,突出的内部控制整体效用。所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十分必要。

(l)有利于防范单位公共道德风险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以纳税者的收人为主要资金来源,作为社会群众资金使用的受托单位,如果缺乏综合有效的控制,那么将极大削弱了受托责任感,出现各种腐败现象。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下,广大社会公民产生了更為强烈的维权意识,纳税者越来越关注财政预算披露是否全面,怎样有效防控风险,构建并落实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并加强内部控制审计。这是目前我们不容忽视的关键课题。

(2)有利于促进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要想提高内部控制的执行效率,除了需要强化各职能部门及人员的执行意识外,还必须构建完善的监督机制,综合有效评估内部控制执行过程,认真评价内部控制设计、内部控制运行、内部控制调整这三个环节。因此需要对内部控制活动加以全面完善,充分发挥内部监督机制的制约作用,不断强化内部控制审计。内部控制审计主要对内部控制的完善性及高效陛进行严格审查和评价,以此掌握了解各职能部门及人员的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并综合有效监督各部门及人员顺利实施内部控制制度。

(3)有利于提高单位管理水平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注重维护单位资金、资产的安全完整性,规范单位经济活动,确保单位财务信息的精准性、可靠性,规避各种贪污舞弊现象,强化单位的服务质量与服务效率。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为单位各项活动运行提供了重要保障,实现真实完善的会计信息,提高单位资产的安全性、完整性。开展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对单位内部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4)有利于健全单位内部控制环境

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构建与有效开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通过内部控制审计的评价监督职能,能够及时了解内部控制是否完善和有效,客观精准的审计结果能够强化管理层的内部控制环境创造意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中存在

的问题

(l)内部控制体系不够完善

虽然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中已经存在内部控制体系,但该体系还有很多不完善之处,严重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指导作用。有的行政事业单位实施的内部控制制度涉及的领域不够全面,忽视了与各人员及各业务环节的紧密联系,将重心全部放在了建立资金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层面上,未深入分析内部控制设计、内部控制运行及监督等各方面问题,最终导致内部控制职能无法得到淋漓尽致发挥。还有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存在违规现象,在内部一些业务事项上采用个人承包制,不注重加强承包事项的财务监管,从而无法获得精准可靠的承包事项财务信息,并且由于分配缺乏公平性、合理性,导致单位内部各员工出现了强烈的不满情绪。

(2)内部控制审计人员结构过于单一

要想提高单位的服务质量和促进单位经济行为不断规范,就必须调动内部控制审计人员参与单位内部各项经济活动的积极性。为此,内部控制审计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除了掌握大量的财务知识与审计知识外,还要有较高的综合陛业务能力。长此以往,行政事业单位都将审计等同于审账,大部分内部控制审计人员均由财务专业转化而来,不仅缺乏专业的审计知识,而且经营、管理经验也不足,所以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实际中只注重对财务数据的合规陛合法性进行检查,将审计对象放在了账证、账表、账账是否一致上,对单位公共服务质量及服务效果缺乏必要的控制,未深刻了解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的涵义,最终导致内部控制审计只能在相关凭证与账面中发现问题,无法从工作的最深处找问题。

(3)内部控制审计的独立性与有效性不强

行政事业单位是在委托责任制基础上来提供相关服务的,由国家有关部门对其进行监督检查。然而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具有特殊性,大部分单位设置审计部门的条件不足,或者将审计工作交由其他岗位人员兼职。这样一来,就导致内部控制审计出现业务执行人员和监督人员是同一人的现象,造成职责混淆,严重影响了内部控制审计的制约性与独立性,从而降低了内部控制审计的有效陛。

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的

对策

(l)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监督体系

首先,应借助媒体加强舆论监督力度,经常性公布一些违纪违法行为。其次,财政部门、税务部门、审计部门等各部门之间应保持密切的协作,产生较强的监督合力,全面突出审计机关和社会审计机构的监督职能,在规定时间内科学有效评价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运行情况,严厉防控单位领导人利用自身职权操纵各部门及人员,发挥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整体效用。此外,财政部门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重要外部监督机构,必须注重硬化预算约束,强化财政监督力度,树立正确的绩效观念,落实完善的收入分配机制、激励机制以及绩效评价体系,强化单位依法理财和自觉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意识。

(2)培养一批复合型专业审计人才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应安排内部审计人员参加专业技能培训,确保所有内部审计人员具备较高的岗位胜任能力,可开展审计项目现场观摩会、评比会等活动,传授内部审计人员多元化业务知识及政策法规,调动内部审计人员参与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及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积极性。其次,加强职业道德规范,注重审计项目检查,促进审计与被审计之间的协调关系,从而得到被审计单位的高度认可。此外,优化内部审计人员的业绩考评策略,建立健全人才竞争激励机制、奖惩机制,提高人员的岗位胜任能力,根据业务绩效明确个人利益,实现良性竞争,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从而促进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协调统一发展。此外,一旦发现审计监督不到位或者监督效率差,应立即追究主要审计人员的责任,确保审计整体质量。

(3)强化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应充分突出内部控制审计的独立性。首先,设置独立的内部控制审计部门及内部审计人员。其次,实现独立的内部控制审计监督职能,并保证内部控制建立的独立性。内部控制审计应从独立性角度出发对内部控制的构建及运行情况进行有效评价,并实时监督内部控制全过程。为了实现内部控制审计的独立性,应充分发挥相关政策法规的约束作用,通过相应授权确保内部审计人员在独立状态下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同时内部控制审计应加强和外部审计的协调配合,由外部审计对内部控制审计执行效率进行科学评价,从而实现真正独立的内部控制审计。

结论 综合上所述可知,当前,内部控制审计已经成为了现代行政事业单位强化内部控制的重要工具,所以单位领导层与全体员工应提高对内部控制审计重要性的认识,共同努力推进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由于篇幅有限,笔者仅根据自身工作经验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H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l]康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问题及对策分析[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6.

[2]王晓洪,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研究[J].财经界,2015.

[3]贺恒亮,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存在齣问题及改进措施[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

[4]冯辉,王海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浅析[J].中国内部审计,2015.

[5]温翠云,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经贸,2015.

[6]赵伟,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J].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15.

猜你喜欢
独立性行政单位
独立品格培养
论行政和解中的行政优先权行使
从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谈行政行为
做最好的自己
Theme Analysis on Pursuit of Friendship in Oliver Twist
长度单位
An Account on “Yoknapatawpha”
浅析行政相对人在依法行政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行政不作为的概念界定
关于事件独立性的两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