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及执行中的问题及对策

2018-05-14 08:55宋天衡
财讯 2018年5期
关键词:业务部门财务预算预算编制

宋天衡

许多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较为薄弱,阻碍着单位的健康发展。因此,对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的详细研究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从预算的编制、执行、考核监督等几个方面对预算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借鉴一些行业在预算管理方面先进的作法,结合工作实际,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事业单位 预算编制

预算执行 预算考核

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管理是指事业单位根据自身事业发展特点,为实现即定的计划和任务目标,通过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预算评价等进行的一系列财务管理活动,它贯穿于事业单位预算的编制和执行全过程。因此,预算管理质量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事业单位当年工作目标的实现。

实行科学的财务预算管理可以将整个单位内部的各项资源进行整合,将财务预算管理与政府采购制度、国库集中支付配套实施,使财政资金形成一个分配使用、管理和监督的运行体系,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减少资金沉淀,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和资金的风险。但是在实际执行中,许多单位的预算执行力较为薄弱,严重阻碍着本单位的健康发展。所以,对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的详细研究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主要针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及执行较弱的原因及对策展开深入的研究,以供相关人士的借鉴。

预算执行较弱的原因分析

(l)预算管理意识淡薄,缺乏正确认识

预算管理工作涉及到日常工作的每个环节,与单位中各部门的工作息息相关。各部门的经办人员既是预算的提供者,又是预算的执行者。但是有些单位的管理人员及经办人员在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编制预算仅仅是财务人员单方面的工作,没有形成良好的参与意识;而财务人员由于平时较少参与业务项目的讨论规划和决策,与其他业务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大部分情况下依据上年数据编制预算,导致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包括政府采购预算执行)、资产管理、基建管理等相脱节。

有些单位在编制申报项目时,不经科学的规划,且无轻重缓急排序,随意性较大,预算项目不细、编制粗糙;有些单位预算编制则是拼盘子,为编制预算而预算,所编制出来的财务预算缺乏科学依据,最终导致预算编制质量低,使得预算并不具有其应有的作用。

(2)预算编制时间短,编制不精细不科学

由于预算编制时间短,审核不充分,容易使得“零基预算”流于形式。通常情况下,预算编制是以往年预、决算数字为依据来进行上报,以致使编制的预算比较粗糙。甚至有些单位的财务部门仅仅只是将各部门上报的预算进行简单的分项汇总,没有召集相关业务部门对预算项目进行必要的探讨和论证,导致编制预算时无法结合下年度的工作安排以及重点工作的需要来统筹安排支出预算,与实际存在较大出人,影响后期的预算执行和绩效评价分析。

就以政府采购预算为例,预算编制的不精细往往还体现在对政府采购项目的不科学审核,以及在政府采购预算执行中忽视资金使用等问题上。相关的采购预算在编制过程中,所涉及的采购标准有时也无法达到统一,往往会出现预算过高或过低的情况,更有甚者,在执行中政府采购预算与实际采购还会发生极为严重的脱节。

(3)预算执行力不够,随意性较大

各预算单位在分配和使用财政资金过程中,单位内部预算指标分解不合理,导致内部各业务部门的财权与事权不匹配,影响部门资金的使用效率;在实际执行中,由于编制不科学,故而使得有些单位预算追加调整随意无序,严重影响预算的严肃性。此外,项目支出不设计划,往往前期支出进度较慢,到年末支出进度加快,尤其是最后两个月,更是容易出现突击花钱现象,由于资金在短期内集中使用,其合规性和效益性无法得到有效监管和保障;更有甚者,部分单位的支出以领导意志为转移,在领导变更后,预算的执行也与编制脱节。

(4)预算的监督力度不够,反馈分析体系不健全

事业单位在预算执行的监督过程中也存在着较多问题。部分事业单位对预算的管理仍停留在粗放型水平,缺乏较为规范合理的预算执行监督方法,现行的监督方法比较强调事后监督,难以对预算执行实施全方位、多角度领域地监督。部分单位即使有监督体系,但监督组织体系也较不完善,缺少明确的权责分工,监督检查的随意性比较常见,造成了预算执行的薄弱现象。此外,由于部分单位没有实行预算执行责任追究机制,未能将预算执行情况与绩效挂钩,即使有实行相应的考核制度,但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使预算在执行中缺乏应的约束力。另外,也有些单位对当年的预算执行情况未进行差异分析,不能了解预算运行的效果,无法精确判断产生差异的原因,弱化了预算的职能。

应对事业单位预算执行薄弱现状的

对策

(l)加强思想认识,提升预算意识

预算编制和执行的顺利实施,要得到单位内主要领导的支持,同时也离不开各业务部门的协调与配合,如政府采购项目需要采购部门提供;资产的配置需要资产管理部门提供;基建工程项目需要基部门提供,所有这些都是单位预算编制的基础,因此不能仅仅局限地认为预算是财务部门的事情,各部门都要树立预算意识、全局意识,各负其责、各尽其能,相互配合协调。作为财务部门,要站在全局的角度谋划经费的预算管理,做好领导的参谋,通过全面地分析、科学地论证,把单位的年度计划及重点工作落实到年度预算安排中去。

(2)提前准备,加强分析,编制精细化预算

由于预算编制时间紧,因此可以适当提前准备上年度实际执支出数,结合本年度单位的工作任务和未来规划,正确分析和预计本年度预算执行隋况,这是编制本年预算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收集掌握与编制预算相关的因素,如预算期内工作任务、预算期变动情况、预算期内收支标准的变动情况等,通过对比分析,找出差异,作为确定预算的合理依据。

同时,提前核实各项基本数字,包括人员编制数、在职实有人数、离退休人数、资产数量等,通过审核,确定本年度预算的基本数字。通过以上步骤,再由各业务部门提供相关收支,提交财务汇总后,拟出整个单位的年度预算方案,再根据广泛征求的意见对预算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形成单位正式的预算上报。通过这样程序方式,所编制出来的预算才全面科学。

(3)强化预算执行,落实预算考核

单位本年度的预算下达后,要严格按照二下的预算数来执行,对预算执行实行刚性控和柔性控制相结合的原则,对于预算批准的项目支出,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进度计划,并对各项费用支出进行具体分解,仔细审核支出的合理陛,实行刚性的控制;而对于日常基本支出内容,如办公用品购置,水、电、通讯费等则实行总额控制,以质疑、警示等柔性控制方式来提醒相关工作人員,查找预算差异的原因。各业务部门和项目负责人要顾全大局,密切配合,加强过程控制,突出管理重点,按狠抓落实,保证把握好各个关键时点,实现预算控制的目标。

(4)加强监督力度,防范资金风险

预算管理体系与预算执行的内部控制有着紧密的联系,是确保预算管理落实的重要手段。要想更好地落实预算监督,就必须要抓好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以及事后监督等方面开始。

单位可以建立内部预算管理制度,设置专门的稽核审计部门,第三方审计机构也可纳入其中,对涉及到预算编制、执行等方面实施严格的审计,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预算执行审计报告要进行适度公开,保证预算执行结果的清晰度与透明度,从而提升预算执行,加强预算管理的监督。

结束语

总之,预算编制水平的高低与执行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和综合效益。因此,一定要正确认识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严格遵照相应的管理规范和操作要求,认真落实好预算编制和执行,这样才能取得最终效果。真正实现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单位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和资金的风险。

[l]王莅婷,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与预算管理融合模式探析[J].财会学习2018(1期)246-248

[2]杜锦蓉,完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思考[J].时代金融2017(ll)222-223

[3]邢琳,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现状及对策浅析[J].经贸实践2017(22)244

[4]邵丽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力薄弱的原因对策[J].财会学习2017(23)32-33

[5]张芬,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7(33) 240

猜你喜欢
业务部门财务预算预算编制
基层医疗机构财务预算与绩效考核间的关系
新形势下建筑企业财务预算管理
试论国企全面预算编制问题及改进措施
当前时期下企业财务预算的重要性与对策研究
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中的问题与对策
加强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办法探究
论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电力企业构建纪检监察与业务部门协同工作机制的研究
在当前形势下“业财融合”的发展
供电企业纪检监察与业务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