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朋
本文采用2015年14个发达省会城市或直辖市的R&D投入产出数据,运用DEA软件比较分析了14个城市的研发绩效。从分析结呆中可以看出,导致郑州市综合效率值偏低的主要原因是规模效率偏低,企业在制定研发计划时候应当从调整资源投资结构入手;短时间内郑州市难以大幅度提升R&D投入产出的规模效率,但郑州市有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长期内规模效率的提升应当学习上海、广州等城市,大幅度提高投入并调整不同的投入比例以达到最优状态。
创新 工业企业 DEA模型
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决定一个区域经济增长实力和产业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明确提出,2020年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30年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新中国成立100年时我国要成为世界科技强国。郑州市在科技创新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与经济发达省会城市相比仍存在R&D经费投入强度不够、资金结构单一等问题。企业作为最重要的创新主体,通过对郑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投入产出绩效的分析,能够有效的提升R&D投入规模、有助于企业获得规模收益,有助于整个行业和产业形成集聚经济,有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优化产业结构,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郑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投入产出现状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R&D人员共有42460人,占郑州市R&D人员总数的62.8%,其中研究人员14182人,占郑州市R&D人员总数的20%,相比于较发达的地区,这一数据具有较高的上升空间。按企业的等级注册类型来看,内资企业R&D人员占总数的78.9%,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一共占所有R&D人员的20.9%。按不同的行业来看,食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行业的R&D人员占据了全部工业企业R&D人员你的8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为89.48亿元,占总支出的76.65%,其中大部分资金主要用于试验发展性支出。
实证结果
工业企业是最重要的创新主体,研究城市中规模以上工业的R&D投入产出绩效,并根据结果来提出改善工业企业效率的建议具有现实意义。由DEA回归结果表1可以看出,2015年14个城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R&D投入产出综合效率值普遍比全部R&D投入产出的综合效率值要高,这说明企业作为最重要的创新主体,其研发效率明显高于科研机构和高校的研发效率。从综合效率来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效率值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DEA有效,如上海、合肥、广州,综合效率值为1,说明这三个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帕累托最优;第二类是轻度DEA无效,如、北京、天津、南京、长沙、重庆,综合效率值普遍在0.6以上;第三类是严重DEA无效,如石家庄、济南、郑州、武汉、西安、哈尔滨,综合效率值在0.6以下。
结论
(1)郑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综合效率值是0.489,远远低于中部地区武汉和长沙的综合效率,郑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短期内提高科研绩效可以向这两市学习,长期内则应当向上海、重庆等已经达到有效状态的城市学习。
(2)从综合效率的分解来看,郑州市的纯技术效率值为0.804,规模效率值为0.608,导致郑州市综合效率值偏低的主要原因是规模效率偏低,企业在制定研发计划时候应当从调整资源投资结构人手,使研发资源的投入达到最优的状态。此外,郑州市的纯技术效率在14个城市之中仍然位列倒数,表明郑州市对R&D投入资源的利用没有达到最优状态,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这一点上,郑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可以学习北京、上海、合肥、广州等地区,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投入冗余,以提高郑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投入产出的纯技术效率值。
(3)从规模效率结果来看,郑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规模效率值为0.608,仅仅高于西安、哈尔滨、石家庄,这与郑州市的经济发展情况有关。规模效率的提高是需要良好的经济水平来支撑,郑州市作为一座待崛起的城市,其经济水平仍在奋力追赶阶段,且科研投入产出效益的提高由一定的滞后效应,可以看出短时间内郑州市难以大幅度提升R&D投入产出的规模效率。但郑州市有良好交通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长期内规模效率的提升应当学习上海、广州等城市,大幅度提高投入并调整不同的投人比例以达到最优状态,实现利润和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
[1]王海燕,郑秀梅.创新驱动发展的理论基础、内涵与评价[J].中国软科学,2017,(1):41-49.
[2]王业强,郭叶波,赵勇等科技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发展:理论基础与中国实践[J].中国软科学,2017,(11):86-100.
[3]韩兆洲,朱珈乐.R&D区域投入产出绩效的综合评价—以广东省为例[J].统计与决策,2012,(11):99-101.
[4]李春艳.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产出绩效关系的研究一基于扬州市千家高新技术企业实证[J].中国集体经济2011,(4):111-112.
[5]石麗静研发强度与企业创新绩效一政府资源与知识产权保护的调节作用[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7,(6)144-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