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超
现如今,我国的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各行各业都获得了更好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而在最近几年里,我国相关政府一直在建筑行业市场中积极地尝试和推广PPP商业模式,并出台了PPP商业模式的相关执行制度和推广政策,有许多的建筑企业响应国家的倡导,如今PPP商业模式已经是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和设施最为常见的方法了,所以在目前PPP商业模式受到大力推崇的形势下,建筑企业应该对自身的产融结合能力进行清楚的了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企业自身的产融结合能力,以此来实现建筑企业产业和资本的有效结合。本文将针对PPP模式下建筑企业如何自身的产融结合能力展开初步的研究,希望能够给我国的建筑行业领域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PPP模式建筑企业产融结合能力
引言: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最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许多行业都获得了尤其是在建筑行业这种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市场发展的支柱型行业领域中,国内各大建筑企业都在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谋求更高的经济效益和市场效益。PPP模式作为企业和政府之间的主要合作模式,其不但能够有效地化解政府债务方面的压力,同时也能够在建筑行业市场总体产值持续下滑的市场环境里为大量建筑企业提供可靠的增量空间。建筑企业要想有效地运用PPP模式,就必须要尽快适应PPP模式下企业经营的方式,及时转变企业的发展方向,尽快提高企业自身的产融结合能力,让建筑企业在国家大力推崇PPP模式的形势下实现可持续发展。
产融结合的基本概念
产融结合中的产融指的就是企业的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产融结合就是指利用股权关系作为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之间的连接,采取参股、控股以及人事參与等多种合作方式来将二者进行结合。从企业的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这二者的载体来进行分析,产业资本指的是像工商企业这样的非金融机构所持有和控制的货币资本和实体资本;而金融资本则是指银行、证券、信托、保险以及基金等金融机构所持有和控制的货币资本和虚拟资本。从产融结合的产生动因来进行分析,产融结合指的是企业的产业资本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企业便会开始尝试实现经营的多元化及资本的虚拟化,意在提高企业自身资本运营档次的一种发展方向。产融结合包含了企业上市、银行贷款、债券发行、股权融资、信托融资以及在最近几年发展较快的资产证券化等内容。
现如今,国内许多的建筑企业、银行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等都在积极尝试利用自身所持有的资源和资本来获取PPP项目,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有效推动国内建筑行业市场的活跃度,同时还能够推动企业实现产融结合的进度。
建筑企业提高产融结合能力的重要性
国家在十一五期间和十二五的前期阶段都在不断增加固定资产的投资力度,尤其是在2008年,国家为了抵御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国家在基建市场投入了4万亿元,使得基建市场的需求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就得到了释放,尤其是在公路、港口、铁路以及电网等基础设施领域有着最为显著的体现。当时国内的基建市场突然涌人这么大的一笔资金投入,许多的大型建筑企业在短时间内便获得了大量的资产增长和快速的发展,尤其是建筑央企的许多企业获得了最大的发展,其中的中铁建、中建、中铁工以及中交等企业还一举进入了世界500强企业的排名当中。但是笔者在看过了这些企业最近几年的报表分析之后发现,这些企业虽然营业额和利润额都在成倍的增长,规模的扩大速度也极快,可是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也在不断升高,甚至有的企业资产负债率达到了85%,并且经营性现金流量也呈现出了下滑的趋势。
虽说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张为建筑企业带来了认可的声音和相应的行业市场地位,但却没有改善建筑企业所存在的产业集中度较低、同质化竞争激烈、缺乏长期定向积累的能力等问题,许多建筑企业依然在依靠国家的政策和资本投入进行经营和发展,建筑行业一直都没有掌握行业发展战略的主导权和主动权。
建筑企业要想彻底改变自身的发展方式,就必须要放弃原本依靠国家资本投入实现产出提高的生存模式,转变自身的发展观念,将以需求为主导的发展模式转变为以供给为主导的发展模式。笔者认为只有利用产融结合的方法才能够让建筑企业对自身能力的全面性提高引起重视,打通并延伸企业的产业链,实现建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主导性和主动性。
建筑企业实现产融结合的现存问题
(l)金融管理能力较低
建筑企业实现产融结合的重点是企业本身的资本运作情况,但是在传统的现汇项目模式中,建筑企业关注的重点主要在于施工建设能力水平,仅仅只有建设项目贷款和企业存量资金的管理涉及到了企业的资本运作,金融仅仅只是作为企业融通资金的手段起到基础的保障作用。根据目前国内大多数的建筑企业总部金融管理职能的设置就能够看出国内依然有许多的建筑企业把金融职能归人到了财务工作体系当中,缺少独立的金融部门,以至于金融和产业缺乏良性互动,无法实现金融引领和融合产业的目标。
(2)以建筑企业作为项目投资的主体
从现如今国内的建筑企已经参与并签订了合同的PPP项目来看,这些项目的投资模式分为三种,其一是由建筑企业直接投资开展的,其二是贷款投资开展的,最后则是由合作方投资,建筑企业为合作方提供担保或反担保开展的。总而言之,这些建筑企业有的是为了争夺市场和项目资源,还是一部分建筑企业是盲目跟风参与项目,可不论是建筑企业为什么选择参与项目,以上提到的三种投资模式所可能产生的风险最后都是落在了建筑企业的肩膀上。除此之外,如果PPP项目的体量巨大,单靠建筑企业的债务投资或是股权投资都是无法承担的,极容易带来重大的风险。
建筑企业实现产融结合的相应措施
(l)实现产融结合的同时也给提高企业的管控能力
建筑企业在实施产融结合的过程当中会持续出现大量新颖的商业模式,怎样在新颖的商业模式中展开有效的全周期投资管理和风险控制,是目前建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例如在PPP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当中,应该将谁设为项目管控的主体,怎样规避和处理角色混同的问题等,这些问题都应该要建筑企业站在管控主体的角度进行思考和完善,如果在建筑企业推进产融结合的同时管控能力没有提升,那么产融结合的项目可能会带来极为巨大的风险。所以说,建筑企业在推进产融结合的同时必须要全面提高自身的管控能力,尤其是当建筑企业同时运营管理着两个以上的PPP项目时,企业自身的管控能力水平直接关系到建筑企业的生存和未来发展。
(2)利用联合投资的模式来规避建筑项目的风险
仅仅只让建筑企业作为项目投资的主体是不可取的,应该让建筑企业和金融机构进行联合投资才能够有效规避项目带来的风险,只有将建筑企业的施工优势和金融机构的资本优势进行有机的结合,才能够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达到共赢的目的,尤其是在一些建设项目竣工之后,金融机构能够更方便地把满足条件的项目直接包装成为证券化的产品,从而实现金融机构的全身而退。除此之外,建筑企业在面对计划培育的陌生市场和陌生业务时,可以考虑和项目所在地的优势企业合作,通过联合投资的模式来最大限度地规避项目可能产生的风险。
结语 综上所述,产融结合在目前的国内已经是各大建筑企业的集体发展方向,PPP模式也是目前我国大力推崇的商业模式,由此可见建筑企业在PPP模式下提高自身的产融结合能力已经是目前的发展趋势,以此建筑企业应该在这方面引起重视,在积极配合国家推广PPP模式的基础上,重点提高自身的产融结合能力,尽快转变建筑企业自身的经营模式,不断地尝试和探索最为适应当前建筑市场的发展策略,实现建筑企业提高自身的产融结合能力,给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前景。
[l]包诚.PPP模式下建筑企业产融结合能力剖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7,14: 17-18.
[2]张梅,高蕾,试论中国大型建筑施工企业产融结合的发展[J].山酉建筑,2012。 3829: 251-254.
[3]杨文博,董晓,中央建筑企业融资能力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14,3108: 115-122.
[4]师俊徽,煤矿建筑企业转型发展之我见[J].河北企业,2016,11: 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