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金融监管框架下的金融创新与风险

2018-05-14 08:55李焕君
财讯 2018年16期
关键词:监管金融

李焕君

随着金融创新的多元亿发展,由于监管措施的缺位、错位,导致金融韭的风险积聚。一方面,由于创新行为本身钻了金融监管的漏洞而引起,另一方面,伴随着互联网金融新型业态的涌现,云空间上的风险控制变得更加不稳定,金融监管的界定也相对模糊,所以亟需金融监管的革新来协调金融创新与风险控制的关系。为此,我们应对互联网金融创新和传统金融创新实行新监管模式,以期新监管体制能兼顾金融创新与风险控制的双重目标。

金融创新 风险控制 新金融监管

金融创新与风险控制

(1)金融创新的发展历程

伴随着20世纪70年代金融创新的爆发,学者们对“金融创新”定义如下: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将金融创新定义为“国际货币制度的变革”;英国学者Tufano将金融创新分为金融工具、技术、机构和市场;而我国专家学者认为:金融创新是将金融系统内部的各要素进行全新的融合或再创造。纵观金融创新的发展历程,上世纪50-60年代,躲避金融监管是金融创新的首要目的,西方各商业银行推出的业务活动主要是规避制度的严格监管,如平行贷款、负债管理等;上世纪70年代,金融创新的目的是转移金融风险,因为这一时期西方国家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各经济主体面临通胀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等,国际银行推出了浮动利率票据、外汇期货、外汇远期等金融创新产品;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金融自由化潮流,金融机构业务多元化,金融创新的目的在于增加金融产品的多元化,如期权交易、汽车贷款证券化、参与抵押债券等;20世纪90年代之后,金融创新则以金融改革为助推,实现综合化经营;21世纪后,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金融创新利用互联网开发了多元化的金融产品。

(2)金融创新过程中的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是金融机构日常运作的重要内容及方式,新金融工具的出现必然会对风控的内容和方法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当金融创新在资源配置、市场需求及实体经济上起到积极作用的同时,它也在金融市场上的风险积聚及投融资行为的不规范性方面起到了消极作用,致使金融市场出现各种违法乱纪的投融资活动。2018年5月14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名誉所长夏斌做客新华网的参事学堂,他明确表示:金融业要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就必须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當前互联网金融已成为主流的新型业态,它拥有几亿的忠诚客户,并通过各种低收费措施或者反向补贴政策等金融模式创新增加客户黏性,使其线上消费能力远超线下。但是风险控制却一直是互联网金融的软肋,因为互联网金融不仅面临传统金融业的风险,而且面临着其产业本身发展的风险,如法律制度风险、技术安全风险、操作风险。首先互联网金融属于新型产业,我国现有的法律约束力尚不完备,一旦由于互联网金融体制不健全导致风险控制失效,就会给消费者带来损失;其次,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的兴起,使互联网金融用户的全部信息在云平台上“透明化”,用户随时面临信息泄露及冒用信息的风险,如果黑客非法入侵金融平台盗取数据并传播病毒,会对用户信息安全造成隐患;另外,信息技术需要及时更新修补,在金融平台运营过程中,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也会对金融活动造成风险。

新金融监管体制的目标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金融监管框架由“一行三会”的分治模式转为“一委一行二会”的统筹模式,此次全新的金融监管框架将兼顾效率与风险控制的双重目标。

(1)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

金融创新使得金融系统与时俱进,高效运作,我国的金融创新可以分为:制度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组织模式创新、管理模式创新、技术创新、资源要素创新。但在创新的同时,由于监管不完善而则会引发一系列风险问题,如系统性风险、信用风险、价格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流动性风险、经营风险、国家风险、清偿力风险及业绩风险。此时必须完善相关监管制度与措施来保证金融市场运行的稳定。为此我们要兼顾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双重效率,不能让金融创新去钻金融监管的漏洞,也不能让金融监管扼杀了金融创新的积极性。

(2)新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1.金融创新应平衡金融监管与风险控制

2011年央行推出合意贷款的信贷规模控制办法来确定全年信贷供给量,但银行通过“金融创新”来规避制度监管,通过进行表外业务推动了资管业务和通道业务的繁荣发展,银行这一行为是公然漠视了央行的调控监管,并带来潜在的业务风险。为防范这些风险,出台了新金融监管制度,中央银行负责宏观监管政策的制定,使得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的协调一致性得到发挥,从而保证了宏观层面上政策的有效性;对银行业的表外业务的套利风险起到规制作用,对保险业之前大肆售卖万能险等违规现象进行清查,证券业仍由证监会监管。“一行二会”的监管框架使得新监管在合适的地方发力,有的放矢,很大程度上纠正了监管的缺位与错位,也更有效地防范了风险。

2.新金融监管提升金融创新的效率

金融监管改革通过整合银行业和保险业,使金融监管在机构内控风险管理上更具专业性,和央行、证监会统一协调,抑制金融发展的“脱实向虚”,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对网上金融平台,国家将其纳入准牌照管理,并完善相关措施来满足风险控制和业务发展的需要,使互联网金融这种新型业态行业规范发展。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平衡风险与金融创新的关系。

[1]石琭,交叉性金融产品、风险传染与金融监管研究[J],西部金融,2018(01).

[2]张屹山,王大明.互联网金融创新的风险与规避[J].光明日报,2018(11).

[3]范群,金融创新的发展与金融监管新方式一基于博弈方法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04.硕士论文.

猜你喜欢
监管金融
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
浅论我国会计监管体制的创新
实施科学监管 增强治理效能
省级政府金融权力榜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
中国金融出版社
监管交通
金融大海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