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宇
班级是高校学生日常管理最小和最基层的单位和组织,也是大学生获取知识成长成才的重要载体。在高等学校教育大众化和学分制教育背景下,随着大学生成为高校学生主体时代的到来,高校不断扩招,学生自主性不断加强,学分制推行纵深发展,高校学生班级管理凸显了很多新的情况和新的挑战,如何创新思路,提出切合实际的对策方法,成为高等教育必须研究的课题。
一、高校班级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1.班级管理方式的滞后
当代社会,独生子女居多,大学生中普遍存在个人意识强,集体观念弱;参与意识强,融合观念弱;进步意识强,责任观念弱的“三强、三弱”的特点。传统的班级管理方式大部分是开展一些活动,片面采取外部命令方式,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只是一味的追求班级表面的一致性。同时,活动内容形式也比较单一,通常都是照搬旧例,缺乏实践的创新,活动本身缺少活力和吸引力,因而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不高,班级管理达不到预期效果。这说明传统班级管理方式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和学生心理的发展,缺乏针对性和灵活度,管理方式的滞后成为班级管理最大的难题之一。
2.班级管理目标不明确
在大学班级管理体系中,引入了辅导员的角色,且班委的作用被突出。所以班主任、年级辅导员、班委三者成为大学班级管理的主要执行者,一旦三者的角色分工不清,班级管理的目标就会不明确,班级的发展就会出现问题。
管理是有目的的活动,缺乏明确的管理目标就会使班级管理失去方向,难以达成班级建设的预期效果。班级作为高校教育管理和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除了日常行政事务的管理外,更多的是要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树立明确的班级发展目标,对学生的成长进行科学有效的引导。很显然,当下高校班级多头管理导致的目标模糊性使得我们的学生除正常课程学习外,缺乏班级目标指导下的交流、实践、竞赛等活动,很难对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培养行动,班级管理目标亟待明确。
3.班级多重分化
众所周知,高校学生来自五湖四海,班级生源多样化势必会带来班级管理的新问题。相比较基础教育阶段班级内的学生大多出自于同一地区,高校学生由于来自不同的省份,有明显的文化,生活习惯差异,很容易产生沟通矛盾和冲突。因此,如果还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向班级内部传达指示或任务,不注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的反馈,那么必须出现问题。
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班级小团体的出现。一个班内往往存在多种小团体,一是按宿舍、生源地区区分;二是按兴趣爱好区分。小团体内部因有较多的共性而有较强的凝聚力,但整个班级因团队分割而丧失了共同的方向和目标。学生普遍对集体事务漠不关心,缺乏与班级同学的全面沟通,有些同学四年下来竟叫不出所有同学的名字,班级的存在趋于形式。
另一个突出问题是学生发展不均衡,两极分化严重。主要分为两种类型: 一类是“社交型”的学生。大学提供各种发展的舞台,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参加各种社团。一些同学乐在其中,而忽视了班级活动,渐渐地与班级同学产生无形的隔离。此类型的学生通常都是以个人发展为主,成绩优秀,但集体意识薄弱。另一类是“独处型”的同学。他们往往喜欢独立的空间,习惯独来独往,把时间都花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不愿意花时间交际,对班级活动不感兴趣。这两类的学生容易走在班级的边缘,稍不注意,就会脱离班集体。
二、高校班级管理的对策研究
1.创新思路
(1)人性化的柔性管理。大学阶段,学生更加自由,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不再拘泥于高中的条条框框,因此,以往的刚性管理不再受用,柔性管理才能获得更多认同和理解。高校班级管理,更多的体现为一种精神和行为上的引导,班级管理要更多的考虑学生的个性和需求,要维护学生的民主和自由,不再过分依赖垂直式的命名安排,而代之以协调、激励和合作,通过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逐渐建立起一种班级管理秩序,推动班级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2)正确定位参与主体。班级管理的基础是主体归位,基于一致的班级管理目标,各司其职的同时相互协调配合,促进班级管理目标的实现。班级管理的复杂性决定了参与主体角色的差异性,只有正确认识各个参与主体的角色,才能建立起和谐的班级管理秩序,形成管理合力,增强班级的凝聚力。辅导员、班主任、班团干部作为班级管理团队的核心,角色定位和具体职能分工各不相同,普通同学作为班级建设中不可或缺、最具活力的部分也是班级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主体之一。以往的高校班级管理多注重刚性管理,缺少参与式互动关系的构建,角色定位模糊,导致班级管理混乱局面的出现。
(3)首届班团干部的示范效应。结合自身经验,我们不难发现,大一新生对于班级管理的期待较高,对于班级建设的热情较大,这是由于他们刚刚高中毕业,基础教育时期班级管理的烙印还很深刻,因此,学会把握和利用这一契机,着重抓好大一的班级管理工作对于接下来四年班级的走向至关重要。所以,要认真选拔首届班团干部,耐心培养,奠定良好的班级管理基础。新生入学到军训结束后的一段时间,是大学学生组织观念和纪律性最强的时间段,对以后的班级干部确定和班级管理建设将起重要的导向作用。首届班委的组织协调能力对班级建设的成败具有决定性作用,而现实中往往由于缺乏统一的培养机制,使得大一的班团干部缺乏沟通平台和学习机会,班级管理逐渐脱离团队建设,演变为班级核心干部的个人行为,形成不同目标和能力下的班级分化。基于此,笔者认为应该重视对首届班团干部的选拔和培养,注重其对今后班团委的示范效应。
2.解决对策
(1)重构班级管理模式。班級管理的难点在于管理,突破在于心理,优化班级管理实则是建立基于心理契约的柔性管理模式,以管理心理学思想指导班级管理实践。重视对学生心理的疏导,通过参与式互动式活动提高不活跃同学的积极性,让其感受到班级的温暖。建立心理契约,建立班级互信,最终实现个体心理、群体心理、领导心理、组织心理的全面健康发展。通过柔性管理构建新型班级管理模式,模式不要过于注重形式,而是基于不同班级的实际状况创新思路,寻求最优管理路径,力求达到“心理互信、学习互助、个体互融”的班级管理平衡状态。
(2)班级角色定位。在班级管理中,我们必须坚持的一点是班级是一个独立的决策体,“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这一组织的特点,决定了班级的大小事务最终是由班级作出,辅导员和班主任更多扮演的是辅助和引导的角色。因此,在定位上,我们应该通过教育引导树立起每一名同学的主人翁意识,提高同学们的参与度和存在感。其中,班团干部的定位则影响了班级的发展,必须明确班团干部是作为服务者和管理者,其“权力”是来源于每一名同学,是在交付一定“权利”并在共同准则的前提下形成的,服务班级同学是其存在的本质,应平衡好“服务”与“管理”。具体来看,应该明确辅导员是班级的“管家”,注重思想政治引领和学生事务处理;班主任作为班级的“导师”,着重专业学习的引导;班委会是班级的“脊梁和支柱”,应该承担日常班级事务管理,服务同学;团支部作为“中枢核心”,理应加强团员思想教育引领,开展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而普通同学是班级的“单元和细胞”,是班级中最有活力的部分,是班级管理工作开展的基础和保障。
(3)注重班团干部的培养。高校班级管理中,班团干部是关键主体,因为辅导员和班主任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加之班团干部掌握了班级的第一手动态信息,处理一般的问题相对及时,避免因时间和信息失真造成的困扰。不可否认的是,班团干部作为高校学生管理最小单元的主体,缺乏统一有效的培养机制,加之班团干部每年换届缺乏干部培养的连续性,实则班团干部原生能力的差异对班级管理的影响较大。因此,笔者建议从大一的首届班委开始建立起培养和奖励机制,以此激励更多的同学在未来四年里积极主动承担起班级管理和建设的责任,让每位同学在大学里至少有一次机会感受为班级服务的温暖,更能增强同学们之间的感情。
参考文献:
[1]代芳芳.大學班级管理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
[2]刘妮娜.团体动力学在教育管理中的运用[J].经营管理者,2011,(19):279
[3]王超.党支部(党小组)、团支部、班委会“三位一体”班级管理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2013
[4]刘峰.高校班级管理创新模式探析[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3,(02):37-39
[5]尹仕果.创新高校班级管理模式的相关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0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