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课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寻找文本与学生阅读体验,生活体验之间的共鸣则能有效地缩短他们之间的距离,提升阅读的实效.
关键词:寻找;搭建;激发;唤醒;共鸣
所谓“共鸣”,就是读者受到作品的感染,領会到作品的中心思想,从而和作者产生一致的思想感情。如何让学生的感情与作者产生共鸣呢?在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创设情景,看中“共鸣”
影像相当于人的视觉和听觉的延伸,他能跨越时空的限制,将学生不了解的史料以强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展示出来,创设出具体的场面和音响刺激学生感官,引起学生的情绪反应,引起兴趣和注意。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视听影像这一优势来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身临其境,达到最佳的学习效应。
例如:阅读《圆明园的毁灭》一文,课文用了大量的篇幅叙述圆明园昔日地辉煌,在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感受它昔日地辉煌时,我们还应考虑到学生们都仅有10岁左右,而今天距离一个多世纪前已有一定的历史了,今天的圆明园就和课文中配的插图一样成为一片废墟,到处是残垣断壁.历史带走了她的辉煌,只留下来沧桑。为此,我们有必要创设情境,缩短这个历史空间,我们可以放映一段圆明园复原的影像.从金碧辉煌的殿堂到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从民族建筑到西洋景观;从宏伟建筑到珍贵文物.让昔日无比辉煌的皇家园林生动形象地在孩子眼前展现,让学生在看中产生”共鸣”,理解课文内容真切的感受辉煌。
二、互文阅读,读出“共鸣”
《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以及阅读教学是这样界定的:“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课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孩子变得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再阅读。”要教好语文,只教教材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大量的补充阅读。而传统语文教学中,越俎代庖的现象时有发生.往往是教师的讲解分析代替了学生的理解感悟.教师的满腔热情稀释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其结果往往是教师教得疲惫,学生学得辛苦.教师教无所得,学生学无所获.我们何不另辟蹊径,适时恰当切入互文阅读,让所学的课文,引入的文本与学生自身的阅读体验产生"共鸣"效应,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的内驱力自然轻松的走进文本深处,领略个性化阅读沿途的风景.
如阅读《走遍天下书为旅》一文,作者在回答“走遍天下书为侣”这个问题时,做了这样一番比喻。“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通过这句话,让学生理解常读自己喜爱的书,就如同老友重逢,故地重游,真可谓:百读不厌,常读常新。但字面的理解并不能代表学生真正体味到了作者的阅读心境,过多地讲解都是徒劳。如何在文本和学生的阅读体验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呢?著名作家毕淑敏的一篇名为《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文章便搭起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桥梁.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分别从8岁,18岁,28岁,38岁,48岁五个有着不同人生阅历的年龄段读《人鱼公主》,每一次都读出文章不同的内涵。从最初被故事情节,人物命运的感动到对写作技巧的探究以及对故事中主人公灵魂的追溯.形象的诠释了”常读常新”的阅读体验.“你是否试过重复读一篇好文章或者一本好书,每次都读出了新的感受,获得新的收获呢?”此时将这样的问题抛出来,相信一定能点燃孩子的表达欲望,唤醒学生的阅读感悟,激发阅读的兴趣。使学生真真切切地走进文本深处,体味作者的心境。自己的心绪与作者的心绪同前行,自己的脉搏与作者的脉搏共跳跃。甚至从我们每天都读得课文,都可以读出新意。使我们的课堂既有向内的深度,又不失向外延展的张力。
三、在“争鸣”中话出“共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郭沫若曾赠给陶行知先生一幅对联: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作真人。优秀的文学作品,是真、善、美的载体。但随着时代的变革,当我们重温经典名篇时,我们是一味的按照传统的定格的解读来教呢,还是以当下人们的价值观产生的新的解读来定位呢?
如许地山的名篇《落花生》一文,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的做法很值得我们思考。对于“究竟要做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孙老师提出了一道开放性辩题让学生们辩论:“当代社会,你想做落花生那样的人,还是想做苹果,石榴那样的人?”这种辩论的形式,给予了学生更多的自主思考和选择。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在激烈的争辩中,一反传统的一味推崇落花生式默默无闻的人最后得出:做人,应该做一半花生人一半苹果人的结论.虽然从学生的发言来看有的明显偏离了作者的本意,但正是这样的思考,争辩树立了现代人应具备的价值观.从学生的"争鸣"话出"共鸣":既要像落花生那样不计名利,踏实肯干,又要像苹果,石榴那样在适当的时候展示自己的才华,最终被社会认可.这种辩证的人生观并非需地上当初撰文的初衷,但在现代社会,被赋予了新的涵义.孙老师的做法无疑给出了最佳的答案.
不经意间的一句歌词,一首诗或一阙词往往瞬间直达人的内心,在我们的心中产生共鸣。不用谁驱使,自会传唱,自会吟诵。当我们准确的寻找到促使文本或课例与学生阅读感悟和生活体验的共鸣点时,才会唤醒点燃学生课堂求知表达的欲望,和教师,编者,文本平等的对话。“身无彩恒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这种美好的阅读境界就会随之到来。实践证明,在语文阅读中,只有让读者的感情和作者产生共鸣,才能使我们更好地达到读懂文章、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作者简介:
王电波(1979--)男,陕西西安人,西安育英小学中小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