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炎炎 阮红波
摘 要:外语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以思辨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英语教学改革有利于提高英语人才国际竞争力。本人以翻译教学为切入点,分析了广西地方高校翻译教学中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现状及成因,提出了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翻译教学策略,旨在改善广西地方高校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弱的现状。
关键词:地方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思辨能力培养
近年来,随着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关注,2000年修订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也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然而,由于受到课程设置、教学模式、课程评价方式、思维习惯等因素的影响,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很差,甚至出现思辨缺席的症状。翻译教学是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培养国际交流所需具有较强翻译语言技能人才的关键渠道,然而国际社会的飞速发展要求高校英语专业培养的人才是既有语言技能又有创新思维能力的人。由此可见,以思辨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与研究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也是势在必行的。
一、广西地方高校翻译教学中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现状及分析
广西地方高校由于受到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教学观念狭隘、教学方法滞后、难以选用适合学情的教材、学生基础薄弱、师资力量层次不齐等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思辨能力不佳。
1.广西地方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现状
一是广西地方高校英语专业翻译课程的设置。一般情况下,翻译课在高年级即大三下学期至大四上学期开设,课时少、教学内容多,导致翻译教学效果不佳。二是广西地方高校英语专业翻译课程的教学模式。由于地方高校在人才引进时受到学校自身各种客观条件的束缚,任用的教师在业务能力、专业素质等方面都还有欠缺,多数教师在翻译教学中依旧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讲授为主。先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讲授翻译的基本知识:翻译史、翻译理论、翻译的特点、译者基本的素养等;接着教师分章节讲授翻译方法:词类的转译、增词减词、分译等;最后是翻译实践:学生通过翻译练习巩固翻译理论及翻译方法,教师对学生的译文以纠错的方式给予讲评,从而形成统一的译文。三是广西地方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基础。广西地方高校的学生主要来自广西各个偏远山区,他们的基础比较薄弱,语法知识面不全、基础词汇量少、翻译方法少,有些甚至不了解翻译方法或理论,认为翻译只需要语法和词汇即可,因此学生翻译教学很难展开。此外,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能力也不足,翻译是跨文化交际的一种体现,只有对双方的文化背景及差异有所了解,才能更好地进行语言的转化。广西地方高校学生薄弱的基础和缺失的文化都严重影响了其翻译能力的培养。四是广西地方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评价方式。虽然在考试的评价方式中,广西地方高校也采用了形成性评估方式,即最终评定=平时考核+期末成绩,各高校具体比例的设定稍有不同,平时一般占40%、30%、20%;期末成绩占60%、70%、80%。但是期末考试的命题还是比较传统:中英互译(短语、句子、段落);翻译理论或方法的释义;题目一般来自课后练习,从试卷分析中不难发现学生的答卷几乎如出一辙,及教师讲授练习时的“最终译本。”这种考试可以说更多测试的是学生的记忆能力,严重忽略了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五是广西地方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材参差不齐。教材内容陈旧,与学生实际需求及当地发展需求脱节;轻翻译理论、重翻译方法及技巧;轻偏重翻译、重句子翻译。因此教材比较适合教师讲授,但不适合学生自主学习,这也是学生翻译能力提高的一个障碍。
2.广西地方高校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现状
通过梳理我国外语类核心期刊上1998-2017年间有关于“思辨能力”研究的论文,笔者发现学者们已达成的共识是:思辨能力的研究和培养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差甚至出现“思辨缺席”的症状。广西地方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更是让人担憂。一是受传统学习方法的影响:多数学生已经习惯于被动地学习,课堂上听教师讲授、做笔记;课后背笔记、做作业,学生已经懒于思考,甚至不愿思考。此外,学生不善于逆向思维过的学习,习惯于随主流。二是受评价方式的影响:多年来学生已经习惯教师单纯地用“对”或“错”的方式来评价其学习效果或能力,学生的质疑或“与众不同”的想法都比较容易被单一的评价标准否定,从而导致部分有想法的学生慢慢失去了思考的勇气和信心。三是受教师教学模式及内容的影响:广西地方高校多数教师依旧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讲授为主,教学内容比较局限于教材、抽象度不高,不利于英语专业学生结合学科特点进行散发性和思辨性思考。
综上所述,广西地方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教师重对译文质量的评价、忽视了对学生翻译过程的研究及思辨能力的培养;学生被动地接受、缺乏思考和分析问题的主动性。因此,广西地方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必须要以学生思辨能力培养为导向进行改革,从而顺应人才培养的需求。
二、广西地方高校翻译教学中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策略
1.营造“思辨”的课堂氛围
教师在翻译教学中,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思辨”意识并将其贯穿于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翻译课程的具体特点,围绕学生设置各种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活动:如分组讨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内成员多译本的对比与评价,从而挑选出组内一致认为比较好的译本并称述理由,同时归纳出本组成员在翻译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及对应解决方法,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引导与评价;学生展示,让翻译的译文较好同学做出展示,讲述其翻译的亮点、缺陷及在翻译中的困惑及解决思路,然后有班上其他同学进行辩论或提出建议等;角色互换,让学生作为课堂活动的设计者,教师将其设计的教学活动与自己设计的教学活动进行对比,从而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师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营造出良好的思辨氛围和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参与课堂和思考问题给他们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进而激发他们的思考激情和思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