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题式体育文化节开展的设计构想与案例

2018-05-14 17:20兰林王仙陈福梅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10期
关键词:文化节学校

兰林 王仙 陈福梅

摘 要:体育文化节是学校体育文化建设、运动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促进生存教育、终身体育开展的重要路径和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手段。本文在解读“主题式体育文化节”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其特征、设计原则等内容,提出了学校开展“主题式体育文化节”的构想,并在成都市三圣小学进行实践,探索“主题式体育文化节”设计的有效发展和推广途径。

关键词:学校 主题式体育 文化节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4(a)-0231-02

1 学校开展“主题式体育文化节”的设计构想

1.1 “主题式体育文化节”的内涵

体育文化节是学校体育文化建设、运动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体育文化节充分体现了一所学校全体师生在从事体育活动过程中形成和拥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它的内容设置丰富多彩,有传统的基本运动项目,有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既包括健身操、集体舞等健身性活动,也有田径、球类的竞技活动,同样还有如体育游戏、民俗体育活动等娱乐性项目和自编操、体育制作、体育摄影等创造性活动。通过对活动内容的分析、梳理,我们从“体育竞赛、体育健身、体育特色项目、体育游戏、综合类项目”五个领域进行了相关的主题设计,期望通过学校体育文化节的主题设计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设计主题;体现体育文化的综合性、多元化的特征。

1.2 “主题式体育文化节”的特征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学校的体育文化节(校运会)已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即取代以竞技为主,只注重追求人的生理极限,着眼于少数学生,剥夺了绝大多数学生平等参与权的传统校运会,而成为由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融学科文化知识与体育活动于一体的“体育竞赛文化节”。学校体育文化节可以以节日系列活动的形式来开展,让其浓厚的节日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广大学生扩大知识领域,领略节日风情,同时增强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提高身体素质,为养成终生锻炼的良好习惯奠定基础,是全校性课外体育活动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主题式体育文化节”以学生发展为本,牢固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将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充分获得体育带来的情感体验,只有通过自己努力得到快乐体验,才能做到“以苦为乐,乐在其中”,从而喜欢学并乐于练习,使体育兴趣不断得到加强、巩固。

1.3 “主题式体育文化节”的原则

“主题式体育文化节”的原则为:全体性——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享有参加的权利并尽最大努力满足全体学生的不同需要。全面性——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和文化传递功能,通过体育与其他学科文化的相互渗透、交融,陶冶个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实现学生生理、心理、社会的和谐发展。主体性——不仅使学生主动参与并享受体育节的快乐,还能真正发挥主体作用,参与体育节的筹备组织和实施全过程,从中受到更深层次的锻炼。基础性——强化普及意识,淡化锦标意识;强化健身与娱乐,淡化竞技,为实现全民健身的战略目标和终身体育、提高全民素质打好基础。

1.4 “主题式体育文化节”的内容

“主题式体育文化节”要满足学生的直接需求,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设计“体育竞赛文化节”,选择的体育项目都应具备集体性、娱乐性、趣味性、竞争性。在中小学常见的集体项目有以班级为单位的30人×50m迎面接力跑、拔河、3min跳长绳、班级篮球、足球、排球赛等。若以某一项目为主,我们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段特征、成长环境等因素设计项目竞赛。如:跳绳活动可举办个人跳绳、亲子双人跳绳、班级跳长绳、家长与教师的跳长绳比赛等,甚至还可以创办学校的星级达标赛(不分年龄、性别,鼓励创新挑战)。再如,我们可根据多元化的发展需求,结合学生的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需求有目的地设计一些集体项目,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奋力拼搏的集体主义精神,比如:30人31足、趣味蜈蚣行、踏石过河、春播秋收、传圈接力、负重接力等项目既具备体育竞赛的特点,又达到培育学生体育精神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让家长、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共同完成,形成联动机制,促进体育的纵深发展。

2 成都市三圣小学“奥林匹克”体育文化节案例分析

2.1 三圣小学“奥林匹克”体育文化节的背景及创意

学校将贯彻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快乐生活一辈子”相关精神,围绕我区教育“学在锦江,品质教育”总体目标,不断深化学校“以花为媒 美丽教育”的办学思路,全面提升广大师生对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认识和了解,体会奥林匹克精神。丰满人格、强健体魄、培养世界眼光、促进我校教育国际化的推进。让学生走进奥运,走进体育运动的大舞台,体验各项体育运动的人文精神。

此次体育文化节的创意是:以集体活动“奥林匹克”为主题,模拟奥运会开幕式,编排相关节目参加开幕式表演。前期,以各运动项目特色文化介绍、基本技术介绍、比赛规则介绍等装点教室,营造氛围。开幕式上以代表该运动项目的特色服饰作为装饰;以该运动项目特色音乐或图文介绍为背景;以带有运动项目特色风格的各类节目作为表演;配以该运动项目基本情况、比赛规则、视频等内容为解说。通过开幕式表演让全校孩子们初步地了解奥林匹克运动的各运动项目。最后,通过一系列精心选择和创新性改编的奥林匹克运动项目的竞技和比赛,让孩子们真实地体会和加入到奥林匹克运动中来,让孩子们通过活动了解奥林匹克运动,开阔眼界,切实贯彻体育教育国际化精神。

2.2 三圣小学“奥林匹克”体育文化节的形式

(1)班级体育文化建设:让孩子们了解奥林匹克运动项目的基本情况、特色文化。初步了解和认识奥林匹克精神。办一期以本班代表运动项目和奥林匹克精神为主题的黑板报和文化角。

(2)体育文化活动月:让孩子们提前做好参加体育文化节的准备工作。进一步了解奥林匹克精神。各班级完成开幕式表演的排练及奥林匹克精神的学习和体会。

(3)体育文化节比赛日: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培养终身锻炼意识,促进素质教育发展。体育文化节的开幕式以及开幕式表演,各项比赛的全面开展。

三圣小学“奥林匹克”体育文化节集体项目见表1。

2.3 三圣小学“奥林匹克”体育文化节的评析

成都市三圣小学的体育文化节策划,主題鲜明、突出,促进学校体育文化教育国际化的推进。此策划围绕“奥林匹克”让全校师生从项目、知识包括开幕式等方面都全员参与、积极准备,即开拓视野又促进身心发展。同时,还体现了集体性体育竞赛项目的主题特征,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更多的项目,让学生轻松、愉悦地体验“奥运”,参与竞赛,达到宣传学校体育文化建设、促进师生终身锻炼意识形成、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的策划目标。

参考文献

[1] 任烜承.浅议如何构建高中良好校园体育文化[J].中华少年,2017(34):214.

[2] 钱应华.校园体育文化与素质教育[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8):103-105.

[3] 齐骄阳.高校开展校园体育文化节的现状及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1):92-93.

猜你喜欢
文化节学校
只有我一个人在学校是这样吗
中国文化节
开封菊花文化节
悦来动漫文化节震撼来袭
嗨翻天的悦来动漫文化节
学校推介
上学校
2009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