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对策研究

2018-05-14 12:45谭沈
新丝路(下旬) 2018年6期
关键词:环境保护污染农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土壤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强固化废弃物和垃圾处理。近年来,随着农村环保基础设施的大量投入,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有所改善,但由于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居住比较分散,尤其是农民环保意识仍然比较淡薄,一些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仍没得到有效解决,严重制约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对美丽乡村建设产生极大迟滞。所以,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刻不容缓、迫在眉睫。

一、农村环境污染的突出表现

1.农村饮用水源水质堪忧

(1)农村居民饮水质量得不到保证。近年来,随着人畜饮水池的大量建设,广大农户特别是分散农户的吃水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由于供水设施简陋,甚至未经任何处理直接从沟渠、堰塘、山泉、浅井取水,导致水质不稳定,水源安全得不到保证,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

(2)集镇居民饮用水质不达标。随着农村居民点和新农村建设的加快,农村人口居住日益集中,生产生活用水量大幅度增加,一些乡镇自来水厂因设计规模小,无法满足急剧增加的集镇居民的用水需求。同时,水厂设施简陋,运行成本高,只对供水进行简单的消毒处理,加之季节性缺水严重,一方面导致居民生活饮用水不足问题严重,另一方面使水质无法保障。

2.农村面源污染严重

(1)农药化肥农用薄膜的不合理使用。 目前,我国农业在产量、利润的驱动下,生产仍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及农膜,使农产品的污染居高不下,“白色污染”有增无减。农民盲目追求农产品单产,超量或不科学使用化肥,使农产品质量降低;过量或滥用农药,使粮食、果蔬等农产品受到污染,同时还影响到有益生物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大量使用地膜或塑料大棚,没有及时进行清理或科学处理,导致白色垃圾遍地。大部分农膜不易分解,不但破坏了土壤结构,阻碍了作物根系对水的吸收和生长发育,降低了土壤肥力,造成地下水难以下渗,而且残膜在分解过程中会析出铅、锡、酞酸脂类化合物等有毒物质,造成新的土壤环境污染,成为农村一大环境公害。

(2)畜禽养殖污染严重。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农村养殖大户越来越多,规模不断扩大,畜禽养殖污染成为一大新的污染源。以Y县为例:自“十一五”以来,Y县在“农户万元增收”工程之后,又大力培育以牛羊养殖为主的特色养殖业,致使规模化养殖发展迅速。据统计,Y县5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场达到620余家,10头以上的畜禽养殖场总数已达390余家。但多数畜禽养殖场并没配套建设污染治理设施,尤其是多数养殖场为图方便都建在公路沿线或沿河两岸,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污染防治水平很低,固体粪便随意堆放,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无害化处理,有的直接排入河道。养殖废水含有禽畜粪尿、残余饲料、残余兽药、重金属离子和致病菌,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土壤、河道,对农作物生长和水源的污染危害极大,还导致疾病传播,威胁到人体健康。

(3)农村居民点生活垃圾污染。以Y县为例:Y县共启动规模以上居民集中安置点103个,已建成80个,入住21363人。但居民点所产生的生活垃圾和污水得不到有效处理,随意乱倒堆积,臭气四溢,蚊蝇满天飞,成为新的污染源。据初步调查,Y县除2个街道外的40个街道、镇乡,已建成并投入运营的污水处理厂15家,在建或即将开建25家,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污水处理项目的8个;建成垃圾处理场38个,实施垃圾集中清运居民点698个。截至目前,Y县共有43个撤并乡场镇没有建设污水处理厂或垃圾处理场,2100个农村居民点没有实现垃圾集中清运。即使已建成并投运的污水处理厂,因配套不完善和经费无保障,其收集率和处理率都很低,多数是中看不中用。乡镇场镇和居民点的污水垃圾处理不充分甚至未经处理,成为农村最大的污染源。

(4)鄉镇企业污染不容忽视。受GDP政绩观的驱使,许多乡镇都使出浑身解数招商引资,导致部分高污染高能耗工业企业向农村地区转移,成为农村新的污染源。进军乡镇的企业主要集中在电镀、化工、建材、酿酒等行业,这些行业工艺设备相对落后,技术层次不高,再加上监督管理不力以及企业环保意识淡薄等原因,环境污染严重。乡镇企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成为环境保护的突出问题和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3.农村环保工作严重滞后

(1)环保力量薄弱。当前农村环保工作主要是依赖县级环保部门,乡镇环保体系不健全,人员匮乏。街道、镇乡环保工作人员配置少,专职不专,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等现象突出,导致环保宣传和执法不到位,环保执法事后介入多,事前防范少,主动性不够。

(2)环保投入不足。乡镇环境保护基础设施落后,环保资金投入不够,绝大部分污染治理还处于空白,虽然现在大部份乡镇正在建污水处理厂,但由于运行成本高昂,后续资金跟不上,大多数乡镇建好了也成为摆设,没有运行。

4.农民环保意识淡薄

农民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普遍不强,多数群众只对涉及自身利益的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举报或投诉,而对自身破坏或影响环境的行为缺乏自我约束,只顾眼前利益,没有长远打算,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只强调眼前和局部利益,对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根本不清楚哪些是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物品。

二、防治对策

1.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当前,农民的整体素质还很低,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对环境保护缺乏迫切的要求和污染后果的危机感,需要加快培育他们的环保意识。

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要广泛听取农民对涉及自身环境权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的意见,尊重农民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维护农民的环境权益。当地政府应结合农村环境保护实际,在对辖区经济社会发展,自然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加紧村镇建设规划和环保规划的编制,科学合理确定农村发展布局,通过落实项目和资金,推进环境整治,解决农村突出环境问题。

提高農民环保意识。 整合环保、农业、建设等相关部门力量,采取群众喜闻乐见又能切身感受的形式,加大农村环保宣传教育力度,把环保意识深入到农民脑中,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调动农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倡导和推广健康、文明、环保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

2.筹集资金,加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1)多渠道筹措资金。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生态文明的理念,确立了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党和国家对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环保建设投入越来越大。环保部门要抓住机遇,包装一些项目争取更多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到我县。县财政按照一定比例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环境保护,同时加强对投入资金的制度安排,研究制定乡镇和村庄两级投入制度,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

(2)加快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和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加快农村垃圾处理等环保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由政府投资建设,采取“村收集、镇(乡)中转、市区处置”的运行机制,解决好农村垃圾随处乱倒的问题。建设中心镇和重点乡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工程,建一个运转一个,防止遍地开花,有而不用,用而无用。

(3)落实农村环保工作人员。政府增加公益性岗位,人口较多的居民点配备一定数量的公益性岗位的清洁员工,确保居民点及院坝整洁,垃圾得到及时清理。

3.积极引导大力发展新型农业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把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资源高效利用融为一体,走无公害、有机、绿色农业之路。农技部门要坚持不懈的指导农民科学施用化肥和农药,鼓励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鼓励农膜回收再利用,积极推进绿色食品、无公害有机食品基地建设,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积极引导农民科学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推广使用有机肥料。加快农村清洁能源建设,改善农村能源结构,鼓励和支持户用沼气池建设。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规模化养殖场和集中养殖区必须同时建设污染治理和综合利用设施,把种植业和林业、牧业、渔业以及相关加工业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能耗低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走循环农业之路,使农业经济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高产、优质、高效与持续发展目标,达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统一。

4.健全体系,加大环境监管力度

要彻底改变农村环境监管工作管而不管的现状,逐步建立覆盖农村每个村庄、每个农户的环境监管体系,努力形成“层级职责清晰、面上责任落实、运转制度有力、倡导公众参与”的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新格局。乡村建设都应配套环保设施,不配套的一律不准建设。环境监管部门应严格执行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从严处理各种环保违法行为。加强对农村企业的监管,防止一些淘汰企业在农村地区死灰复燃,防止污染由城市转向农村。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监管,积极引导畜禽粪便无公害处理和循环利用。

5.建立农村环保工作考核管理机制

要层层建立环保目标责任制,将农村环保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绩效考核范围。

(1)推行农村和农业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促进各级政府领导对本辖区农村环境质量负责,使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具体化,并切实得到落实。

(2)落实生态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对严重损害和破坏农村环境的违法行为和个人,应依法严格追究经济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让其付出代价,无处可逃,绝不搞法外开恩。

作者简介:

谭沈,中共云阳县委党校信息科长。

猜你喜欢
环境保护污染农民
耕牛和农民
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之重大(点)工程
农民
哪个罐子里的药被污染了
新《环境保护法》4个配套办法发布
你是污染链的第一环吗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已达1200万(等10则)
做农民的贴心人
洗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