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平世
摘 要:经济进步的同时人们对身体健康的关注越来越强,青少年的体育教育影响到未来社会建设者的身体素质,因此近年来国家出台很多政策对青少年体育事业进行完善,取得了一定的建设成果,但是整体上来看,国内青少年体育事业还是有待提升。甘肃省陇南市近年来建立了青少年体育生活圈,目的是希望借助各方联动强化青少年的体育事业,让青少年的体质得到全面提升,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并借助这个平台发掘更多的青少年体育人才,为国内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助力。本文结合甘肃省陇南市的青少年体育生活圈建设情况,分析影响青少年参与锻炼的因素,并探究甘肃省陇南市建立青少年体育生活圈的意义、
关键词:陇南市 青少年 体育生活圈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2(b)-0156-02
整体上看,我国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并不乐观,而且青少年体育事业比较薄弱,青少年体育的服务体系有待完善,社会对青少年体育事业的支持氛围需要提升,由此可见日后的青少年体育事业还需要提升,体育生活圈是一种强化青少年体育事业的全新尝试,对青少年体质的提升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
1 青少年体育生活圈背景及意义
如今青少青年的体育教育意识并未在全社会普及,因此青少年参与锻炼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还是需要提升,这需要社会各方的引导和支持,为了让青少年体育事业达到更高的层次,引导青少年更加积极地参与锻炼,这一概念是在2014年提出,并成为陇南市体育事业中重点建设的工程,其实青少年体育这一概念在陇南市出现的时间并不长,自这一概念出现,政府陆续建设了一批场馆和体育培训机制,以校园体育场向社区开放为主要模式,政府部门发挥主导作用。社会各方参与其中,吸收社会上的志愿者加入,引入体育项目,以体育技能的培养为主要模式,建设青少年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氛围,生活圈的核心理念在于让青少年体育锻炼向生活化状态转变。
2 陇南市青少年体育生活圈实施形式
2.1 建立活动圈层
该生活圈的建立,基础设置就是满足青少年日常活动和进行体育锻炼的场地。以确保三十分钟的锻炼时间要求来看,需要保证青少年从家庭到学校用步行或者其他的方式都能获得锻炼的场所[1]。同时陇南市的体育部门以及教育部门强化各学校场地的协调,鼓励各学校将自身的体育场地对外开放,为青少年提供体育锻炼的场地和机会,形成有效的生活圈层。
2.2 加强活动引导
以如今的社会环境来看,青少年参与锻炼的意识并不强,要想有效开展体育项目,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引导。陇南市为了加强该生活圈的建设,投入了相当一部分体育资源和人力资源[2]。联合各个院校以及社会上的志愿者,对各方面资源进行整个,创办体育训练营,对青少年体育锻炼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引导。
3 陇南市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的因素
3.1 内在因素
青少年的体育锻炼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很多因素都会对青少年参与运动的积极性造成影响。很多因素来源于外部,但青少年的内在因素才是阻碍其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3]。其中包括兴趣以及自我期望两个部分,所谓自我期望,就是对参与体育运动的动机以及对体育运动价值的认同感。实际上对于参与体育运动有什么样的价值,并不是所有的青少年都会产生正确的认知,因此很多青少年对参与运动并不会产生非常强的欲望,也并没有认识到积极运动对自身对帶来的益处,即便是听到过相关的倡导和概念,理解也不够深入,造成这种局面主要是因为青少年本身对事物的理解比较表面和片面。此外就是自身兴趣的问题,如今是知识型社会,社会进步的同时,青少年的大多数生活空间被电子产品以及网络信息占据,这让很多青少年不愿意走出家门参与锻炼,对于这些青少年,在课余时间用来上网可能会更感兴趣。
3.2 普遍体育观念
青少年处于不断学习和不断模仿的阶段,父母对青少年的影响是非常直接的,很多青少年的言行都是在父母身上学到的,同样父母的意见对青少年的引导也是非常直接的,对于体育运动,青少年若是受到父母的鼓励和支持,那么青少年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会更高,参与运动会更加积极,同样父母若是可以与青少年共同参与,青少年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就会更高。国内一直以来有着“唯有读书高”的家庭教育观念,这就导致很多家长虽然自身热爱体育运动,但是并不支持青少年过多参与体育运动,因为家长认为青少年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这种普遍观念下,青少年参与锻炼的积极性会受到严重打击。
3.3 缺乏运作机构
虽然为推动体育生活圈的建设,近年来陇南市组织很多体育运动活动,但是真正参与进来的青少年并不多,这其中有认同感不强以及学习压力大等因素的影响,但是社会上一些体育训练班却是非常火爆的,例如足球训练班。这是因为政府主导的活动通常是学校等非专业体育机构以及人员进行策划运作,这些机构和人员本身在市场策划方面缺乏经验与专业能力,另一方面就是很多活动是社区组织,社区在这方面专业性很低,活动方式单一,很难形成吸引力。
4 陇南市青少年体育生活圈建立意义
4.1 提升青少年体育锻炼的兴趣
青少年参与锻炼是一种复杂的行为,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兴趣的限制性是最强的,而该生活圈的建立就是为了帮助青少年在生活化的锻炼中逐渐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并将体育锻炼养成自身的一种兴趣,加上不断对青少年观念和行为的引导,就会不断有青少年被吸引过来,让社会上的青少年可以广泛参与进来,普遍提升青少年的体质。
4.2 推动体育产业发展
如今国内的体育事业要想获得长远发展,主要取决于青少年人群是否可以积极加入到体育事业的建设中,而该生活圈的建立则是可以促进更多的青少年加入到体育运动队伍中,以广大青少年的庞大群体为基础,可以从中选拔出更多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促进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
4.3 满足新形势发展需求
国内的经济水平不断进步,人们在生活质量上不断提升,相对来说,如今的体育教育机制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进步,青少年体校主要是培养专业的体育后备人才,但是在社会上众多的青少年中,能够参与到专业运动队的青少年只是非常少的一部分,更多的青少年还是要参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学习,不断提升自身文化素质,所以目前社会上普遍缺少体育事业的后备人才,而该生活圈的建立则是可以引导更多的孩子接收到专业的体育锻炼,这符合如今的社会进步趋势。
4.4 加强体育资源的利用
国内人均占有的体育场地大约在一平方米作用,这一数据远远低于美国和日本,所以国内群众的体育锻炼需求与体育资源的缺乏形成一种矛盾,但其实青少年领域的很多体育资源并未得到全面利用,这就形成了一种反差,不利于社会体育氛围的形成,也造成了对社会资源的浪费。这种情况下,该生活圈的建立可以让更多未被利用的社会体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5 结语
总之,青少年体育生活圈是近年来陇南市为促进青少年体育事业的进步而采取的一种有效措施,这一措施可以引导青少年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的队伍中,促进当地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国内青少年体质偏弱的问题可以借助这一措施得到缓解,这对青少年未来的发展也是非常有利的。
参考文献
[1] 黄芳,齐爱丽.贵州省青少年体育生活方式与人格特征研究--基于贵州省毕节市的实证研究[J].体育科技,2017,38(3):40-41.
[2] 齐爱丽,黄芳.贵州省青少年体育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效益互动模式的研究——基于贵州省毕节市实证研究[J].统计与管理,2017(2):37-38.
[3] 王继威,戚双洪,顾力君.依托“青少年30分钟体育生活圈”的建立推动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可行性研究——以上海市徐汇区为例[J].体育科研,2015,36(4):5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