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实践的改革与探讨

2018-05-14 16:20唐野野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8年5期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中心教学模式

唐野野

[摘 要] 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在课堂中起主体作用,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学生学习没有主动性、积极性,往往知识掌握得不够牢固。这时“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育模式就发展起来,简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提出,这种模式对教师的要求和对学生的培养方面,以及如何走出“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的误区。

[关 键 词]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3-0101-01

一、“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来源

美国哲学家和教育家杜威最早提出“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主张解放儿童的思维,以儿童为中心组织教学,发挥儿童的主观能动作用,提倡在“做中学”,反对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教学。这就演变成后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主要思想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起主体作用,主动地学习知识,并反对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这种思想慢慢在教育界越来越受到重视,并进一步运用于国内外中小学中。而“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最主要的特征是弱化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通常采用灌输式的被动学习方法。判断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还是“以教师为中心”主要看谁在课堂中起主体作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否投入到课堂,教学过程是谁在发挥控制和管理功能。“以学生为中心”在现代教育中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

二、“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需要扮演更多重要的角色,教师既是学习的引导者、推动者,又是学习的协调者。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不同于传统的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教师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中首先发挥的是引导作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兴趣,在教学设计中会有大量的学生自主性活动,比如自主查找资料、课堂小组讨论、自由交流心得、合作完成任务等。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课堂可能会处于一团乱麻的状态,看起来课堂的活跃度很高,但真正学习的学生较少。因此,教师的引导就非常重要,既要保证课堂上学生的自主探究,又要保证学生的活动往合理方向发展。

教师促进学生学习:不同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学习的单方面传输者,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处于平等的地位,对问题可以一起探讨并最终协作成功解决。教师也是学生的观察者、倾听者、对话者,及时了解学生的问题,用平等对话的方式给学生提供资源和方法来协助他们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

教师协调课堂发展:不同于传统的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中,教师最重要的是协调好整堂课的发展和流程。不仅需要把握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还需要掌控课堂每一个活动的衔接流程,尽可能让每个学生按照进度完成学习活动,通过互动的方式来确定是否整堂课是以学习目标为导向的。扮演好这个角色,才能让学生既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又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培养

(一)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研究也表明: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力求探索它,认识它。只有学生对学习感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学习,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多种学习方式有效地结合,鼓励学生将自主探究、独立思考、互动协作等能力转移到学习上来。让学生有选择和自主接受學习的权利,能够学习甚至创造新的知识。

(二)对学生批判精神的培养

蔡元培先生说:“我们教书,是要引起学生的读书兴趣,做教员的不可一句一句或一字一字地都讲给学生听,最好使学生自己去研究,教员不讲也可以,等到学生实在不能用自己的力量去了解功课时,才去帮助他。”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启发学生思考,在遇到问题时提供指导,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辅助者。让学生通过主动学习,用辩证的思维看待问题,对不同的知识有自己的见解,对不同的问题有自己的方法。敢于质疑,打破陈规,才能促进各项知识的发展,对学生来说这才是更好的教育。

(三)对学生个体性格的培养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予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对学生的个性培养首先要了解教育对象的优势、劣势,各自特点,不仅知其长,而且要知其短,在教育活动中比较好地促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与提高。

四、“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注意事项

“以学生为中心”课堂应顺应学生天性、符合学习规律,让学生能够真正发挥其学习主体性与主动性,让学生不仅投入学习中,并且从中体验学习的快乐。然而,以往的教学改革经验往往会走入一些误区:有的时候为了创设情境而编造“情境”,假定一些学生生活中没有触过的内容,虽然看起来联系生活,但却不符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给学生太多的自由,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性,却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支持与引导。学生在无组织与无支持的状态下,很容易进入盲目学习的状态;给学生太多的材料与资料,但却没有对资源的使用进行说明和指导,资源繁杂加重了学生的认知负荷,不但没能促进学生学习,反而成为学生学习的压力和负担。常常在一个课堂中组织了太多的活动,为完成课堂教学计划只能匆匆忙忙“赶场”,教学过程显得仓促。眼花缭乱的活动让课堂显得热热闹闹,但学生来不及消化与吸收,活动经常达不到预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刘献君.论“以学生为中心”[J].高等教育研究,2012,33(8).

[3]李恋.“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内涵解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3).

猜你喜欢
以学生为中心中心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熔岩灯
磁悬浮初探
先定中心后搭配
“以学生为中心”食品卫生与安全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辨析判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标准应是教学质量
“以学生为中心”理念下的大学图书馆建设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