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
[摘 要] 目前,新媒体正在迅速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汉语言文学有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面对新媒体带来的影响,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必须采取一定的策略来进行自身的优化。结合自身的汉语言文学教学经验,试着分析一下新媒体环境下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优化策略。
[关 键 词] 新媒体时代;汉语言文学教学;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4-0131-01
自古以来,人们交流以及互动的重要载体便是汉语言,而且发展至今已经渐渐有了国际化趋势。由于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在汉语言文学教学课堂上,老师的教学方式总是千年不变,如此一来便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渐渐降低。为了使汉语言文学教学能够跟上新媒体的发展步伐,老师必须结合现今的情势来对汉语言文学进行优化,使它符合现今的教学要求。接下来,本文将以职业学校汉语言文学内容为例,试着分析一下在汉语言文学的环境下应如何进行优化。
一、新媒体环境下汉语言文学所面临的困境
(一)受网络流行语的冲击
所谓的网络流行语,便是指在网络的普及下所形成的一些在日常和工作中利用网络进行交流的语言。这种网络用语是基于汉语言之上,在语法以及结构中所添加的一些较为风趣的因素而渐渐形成的语言。这种语言,在不知不觉间便给汉语言文学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例如,在汉语言中经常提及的“喜大普奔”,这本来是一个表示开心的词语,但经过网络用语的普及之后,这个词语已经不能再用原意解释。此外,网络用语的普及会给汉语言上的一些用词用语以及结构用法带来一定的误差,网络用语并不严谨,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便会渐渐忘却正确的用词造句方法,这对中华文化的传承是极为不利的。
(二)受众地位作用的变化
现今,新媒体正在快速发展,相应而来的便是汉语言的受众地位的降低。由于网络语言的普及,导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会使用一些网络用语,如“真是醉了”“我的内心受到一万点暴击”等,在网络用语泛滥的情况下,传统的汉语言文学地位以及作用便开始降低。正是因为网络用语开始普及,如此一来,人们便渐渐忘却要提笔写字或者是对用词用句进行雕琢,而是喜欢方便快捷的网络用语,这对人们正确的汉语言思维方式以及规范的形成是极为不利的。
二、新媒体环境下汉语言文学所面临的机遇
虽然在新媒体环境下,汉语言文学受到了网络用语的冲击,受众地位和作用在逐渐降低,但是不能否认,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也确实给汉语言文学教学带来了一定的机遇。
(一)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现今,新媒体发展迅速,为了使汉语言文学教学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那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懂得利用网络资源来给自身进行一定的优化。我们也知道,在新媒体环境下,它的网络教学资源是极为丰富的,我们可以抓住这一点,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内容。
(二)利用网络资源创新教学方式
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利用其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一般都是采用板书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可以使学生跟上教学进度,但是由于文字的枯燥乏味以及教学方式的单一性,学生难免兴致缺缺。为了改变这样一种现象,我们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来进行微课教学。
例如,我们在学习《我的空中楼阁》这篇课文时,首先便需要老师将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重难点都融进一个25分钟左右的视频中,即“通过带领学生学习文章来感受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并从中体味出作者流露出的对自由生活、独立人格向往的思想感情”,这篇文章的一些疑难之处,如“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和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在将这些内容融入进去后,便可以将这个视频在教学中播放给学生观看,并在播放途中进行一定的解说。而剩下的时间,老师可以对视频中所涉及的一些内容进行提问,以此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从而使课堂氛围调动起来,这样一来,学生便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教学中来。
(三)建立多元化多样化的教育方式
回顾以往的汉语言文学教学经历,我们可以发现,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的束缚,老师的教学方式一般都是采用传输—接收的“填鸭式”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对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凸显学生主体性地位有着不利的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教学方式必须进行优化,利用网络资源使用多元化以及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例如,我们在学习《离太阳最近的树》这篇文章时,便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合作化教学方式,将本文的主要一些问题传递给学生,即“红柳是什么样的?结局如何?”“作者着力描绘红柳形象,仅僅是为了歌颂红柳吗?”当然,问题肯定不止这些,我们将文章中的一些疑问处找出来,然后将其传递给学生,让他们分成若干小组,利用网络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从而找出文章的中心点。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
总的来说,想要在新媒体环境下不至于被淘汰,汉语言文学就必须要认清现状,并结合现状利用新媒体来对自身进行优化,如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利用网络资源创新教学方式以及建立多元化多样化的教育方式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推动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黄践.论汉语言文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J].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3):60-64.
[2]吴玉成.对目前党校汉语言教学培训中存在问题分析[J].考试周刊,2014(53):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