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晓燕 江新华 徐明珠
[摘 要] 从学生角度出发,调查学生对所学课程的接受程度和认可程度、对行业发展与就业前景的了解以及对中高职教育的认知情况等,以期为老年护理专业中高职教育的探索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老年护理;中高职衔接;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5-0017-01
我國的人口年龄结构已进入老龄化阶段,养老工程将伴随社会需求迅速建立,从事老年护理的专业人员将是一个庞大的社会岗位群体。加快培养老年护理专业人才,是卫生职业教育的重要职责。
本文从学生角度出发,调查学生对所学课程的接受程度和认可程度、对行业发展与就业前景的了解以及对中高职教育的认知情况等[1],以期为老年护理专业中高职教育的探索提供参考。
一、对象及方法
(一)调查对象
淮南某卫生学校护理专业部分中职毕业生及高职毕业生,所有学生均自愿参加调查。
(二)调查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
二、步骤
(一)设计调查问卷
查阅文献资料,通过课题组成员讨论后,确定老年护理专业中高职衔接有效性的调查问卷,中高职毕业生分卷调查。
(二)问卷调查及统计学分析
调查者直接发放调查问卷给研究对象,统一指导,当场填写并收回。对中职毕业生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38份,问卷有效回收率92%;对高职毕业生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79份,问卷有效回收率89.5%。对收回的有效问卷采用Excel 2010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
三、结果
(一)学生教育期待状况
中职毕业生的中高职衔接有效性调查问卷结果显示,仅有31.88%的被调查者对现在的学历感到满意。被调查的高职毕业生均为“3+2”的五年制学生,83.24%的高职毕业生觉得学习到的专业知识还不够全面,技能还不够高,想通过专升本继续深造学习。
(二)中高职衔接的课程设置问题
与中职课程相比,68.42%的中职毕业生希望高职专业课程在教学内容上没有重复。希望通过高职的学习,自己在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操作和综合能力方面分别有明显提升的中职毕业生分别为86.67%、83.09%和88.15%。
对“3+2”高职毕业生的调查结果显示,84.36%的被调查者认为中职与高职之间能很好地体现由浅入深、层次递进的关系;与中职课程相比,72.63%的高职毕业生认为高职专业课程在教学内容上没有重复,82.68%认为高职公共课程(语文、德育、体育、计算机)在教学内容上没有重复;通过高职的学习,认为自己在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操作和综合能力方面分别有明显提升的高职毕业生分别为83.30%、80.45%和77.10%;88.27%的高职毕业生认为中职应在最后一学期开设一门综合训练课程,巩固之前的专业学习;83.30%的高职毕业生认为中职与高职非常有必要共同制订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增强衔接;高职入学须通过转入遴选考核,转入遴选采取“中职阶段学业综合评价+专业综合测试”的考核形式,74.86%的高职毕业生认同上述中高职衔接模式。
此外,对希望高职学习在哪些方面能在中职基础上得到递进与提升这一问题,中职毕业生对四个备选答案的选择排序依次为:课堂实训内容与形式、专业实习内容与形式、专业技能考证、课程内容设置。而高职毕业生对高职学习在中职基础上实现了递进与提升的四个方面,选择排序依次为:课程内容设置、课堂实训内容与形式、专业技能考证、专业实习内容与形式。
(三)老年护理专业课程学习与课程设置期待
被调查的中、高职毕业生在校期间学习过的与老年护理专业相关的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相同或基本相同。希望高职院校在老年护理专业上能增设的特色课程中,中高职毕业生对老年生理与心理健康、老年常见病护理、老年人际沟通、老年养生与保健这四门课的选择人数都位于前6位。
四、讨论
(一)中高职衔接的意义
调查数据充分说明,大部分被调查者不满意中职学历,普遍认为中职学习到的专业知识不够全面、技能不够高、发展潜力不大,迫切希望能够深入高职继续学习。对于这部分学习积极性较高、升学及接受更高层次教育愿望强烈的学生,提高对口升学比例,顺畅中高职衔接意义重大。
(二)课程设置亟待衔接
调查表明,优化课程设置是中高职衔接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提升专业知识与技能及综合能力的重要保障。调查中,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中职与高职非常有必要共同制订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增强衔接,体现中高职课程之间由浅入深、层次递进的关系。
“3+2”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在中高职衔接课程设置上有很大优势,有利于制订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减少或避免课程设置的重复问题,对老年护理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合理制订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杨显辉,陆艳琦.基于药学类专业学生角度的中高职衔接调查与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13):113-115.
[2]吴超勇,熊敏,芦煜,等.基层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调研报告[J].现代医院,2017,17(9):1276-1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