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

2018-05-14 12:12谢创鸿
今日财富 2018年33期
关键词:区域金融经济

谢创鸿

金融和经济总是受到很多影响。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密不可分,经济增长与财政支持密不可分。关于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也很多。为了更系统地梳理,本文通过对金融发展理论和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的分析,发现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最后并提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建议。

金融是现代经济社会的核心,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潜在力量,也是其他增长因素发挥作用的基础。经济金融化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现在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金融与经济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作为虚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可以促进储蓄和投资的转变以及支持经济增长的资金流动;与此同时,历史上一再爆发的金融危机也给经济增长带来了严重障碍。关于两者如何相互作用以及存在什么样的关系,有很多研究空间。

一、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如果一个地区没有足够和持续的资本供给,就无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也不会促进地区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区域资本的形成和积累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资本的积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储蓄规模和资本生产效率。

(一)区域金融发展能够增加储蓄规模

区域金融发展可以增加储蓄规模的原因是实际利率水平,资本市场的发展程度,金融资产的多样化程度以及金融部门的效率和融资机制将影响到储蓄率和储蓄对投资的转换率。金融体系越发达,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提供的机会越多,金融服务越便捷周到,人们对金融活动的渴望就越强,一些非生产性或暂时闲置的资金可以被吸引到生产性使用,储蓄率将增加,资本积累率将增加。与此同时,金融发展和健全的金融体系降低了信息和交易成本,影响了储蓄水平,投资决策,技术创新和长期经济增长率,从而提高了储蓄投资转化率。

(二)金融对经济有显著的结构调整功能

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为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有利条件。在资本市场中,企业资产可以转化为利润率较高的行业和企业,通过证券化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不改变所有权,通过转让使用权,实现优化和调整以及产业结构升级。

二是扩大产业结构,调整增量资金来源。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大量的增量资本投入。资本市场主要利用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作为直接融资机制,可以根据资金的盈利能力吸引更多的国内外资金进入到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

三是拓宽产业结构存量调整空间。增量投入往往会受到资金来源的约束,而改变现有资源在不同产业间分布,能迅速实现存量结构调整。不同企业间的资产重组是存量调整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操作方式,借助资本市场的虚拟化资产具有较高流动性的特点,可使资金向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间的流动与组合,又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资产存量调整所需的资金,可加快存量调整的步伐,拓展调整空间。

总之,区域金融对区域经济具有重要的结构调整作用,通过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本配置的效益,从而实现资本边際生产率的提高。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它是经济运行中其他部门之间的联系。它利用资金等特殊资源流来指导和配置区域内和区域之间其他资源的流动,从而获得该地区的稀缺性资源。例如,随着资金的流动,以及该地区的资金流动,它们将带来技术,信息和其他因素。同样,劳动力资源要素的流动也受经济利益驱动。在有资金和项目的地方,劳动力流向那里。首先,金融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分工。区域分工是由生产要素禀赋和不完全流动的差异引起的产业活动的区域差异。通过区域信贷,区域资本市场和引进外资,金融合理支持区域优势产业的发展,形成各地区不同的主导产业,促进区域分工的形成。第二,金融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合理的区域分工是有效区域合作的基础。没有区域分工,就没有区域经济合作,也没有区域开放。区域经济协调需要统一开放的金融体系作为基本前提。按照经济区建立的中央银行分支机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政府行为对金融体系的直接干预,从而增加有效的区域经济合作的可能性。随着区域和国家资本市场的形成,资本市场本身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将促进区域主导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合作。第三,科学的区域金融投资可以缩小区域之间的差距。区域之间存在“梯度”差异是客观事实。它是空间工业生命周期的一定程度的自然表现,但“梯度”的差异不能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秩序的人为起点。在区域金融政策的直接支持下,落后地区可以配合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对口支持系统,缩小地区间差距。无论是社会生产力体系的特征发生重大变化,还是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经济发展的速度和产品竞争力的迅速提升,都离不开它的巨大作用。调查显示,科技投入不足是推动科技进步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大障碍。金融发展过程客观上促进了经济货币化和金融化进程,为金融业和整个社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更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它有助于科技成果的快速传播和普及,加速发展,促进转变为现实生活。

二、区域经济发展发展对区域金融的促进作用

(一)区域的经济运行状况决定区域金融运行

在现代货币信贷经济条件下,基本经济形势决定并支配着金融资源的供求关系及其平衡。国民经济在财政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主要体现在经济规模的扩大,经济规模的扩大不仅会导致财政资源供给和需求规模的相应增加,也直接影响到金融业的发展。

(二)区域的经济运行状况决定区域金融效率

从理论上讲,经济效率决定了金融效率,区域经济效率的提高将确保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同时改善金融交易者的交易地位,包括金融资源供应商和金融资源需求者,以及金融市场投资者。金融家的满意度不同程度地提高,从而提高了金融效率。同时,区域金融效率也受到区域经济结构的影响。经济结构的变化不仅会导致金融结构的变化。资源需求,也改变了融资结构,影响了金融效率。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发生了大规模的金融创新。金融创新是金融资源配置不断扩大,金融需求多元化,金融效率不断提高的客观要求,是金融经济快速发展的内在动力。金融创新的程度客观上依赖于金融创新环境,区域金融创新环境作为区域创新环境系统的一部分,必然会影响区域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比较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两种制度安排,很明显只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货币信贷体系的发展,金融资源才能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独立产生。并在经济资源配置中发挥指导作用。区域市场化进程的差异直接导致了金融资源供需分布的空间不均衡。如果区域差异过大,将不可避免地大大降低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

三、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根据前文中对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的相关分析,笔者以为,为推动国民经济可持续增长,金融体制建设无论从理念和政策依然有很大的调整空间。因此,我们提出下列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首先,我们必须保持中国实体经济部门和金融部门的均衡发展。金融资产规模的扩大应该建立在高质量,高效率的前提下。传统的金融深化理论更多的是强调金融体系总资产的扩张。本文的研究表明,在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和經济转型过程中,金融资产总量不应盲目扩大,并在质量基础上保持适度规模的资产。

其次,要进一步提高和提高中国金融中介储蓄 - 投资转换机制的效率,进一步提高银行的运营效率和配置效率。为适应中国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的需要,提高业务能力,创新金融产品,尽快解决融资体系中的结构性缺陷,有效协调国有信用体系的融资比例与非国有信用体系比例。国有商业银行要解放思想,逐渐加大对非国有经济的支持力度,消除计划融资体制的压抑和“所有制歧视”,是非国有经济再融资过程中逐渐获得与国有经济相当的地位,增加对非国有经济的

贷款,以帮助其发展。

然后,必须促进证券市场的发展,发挥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的共同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证券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增长,并越来越多地被各国所采用。通过发展实践证明。目前,中国的融资结构过于单一,间接融资过高。它一直是困扰中国金融业协调发展的重大问题。中国的金融市场发展起步较晚,资本市场发展滞后,证券市场和债券市场仍然不是很好,需要发挥出作用。

接着,加强金融创新,金融工业化与金融创新密不可分。跟踪国际金融创新动态,推动各项创新活动,有利于深化中国金融产业化,有利于长期保持中国金融业的活力。加强金融创新,必须首先积极推进制度创新。金融业创新的核心和关键在于管理体制创新。只有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为此,有必要动员内部机构,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建立科学的制衡决策,实施和监督管理制度,建立金融创新激励约束机制。第二是继续创新商业产品。在继续扩大和加强传统业务种类的同时,我们将加快中间业务的发展,并根据自身优势,客户需求和满足国际标准的需要,继续开发和发展金融创新业务,新工具和新品种。再次,有必要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实现服务手段的现代化。

此外,针对商业银行目前的不良资产,有必要充分利用市场和法律手段,以各种形式消化和处置不良资产(包括资产置换,资产重组,资产证券化等)。 。)并减少不良资产的比例。特别是,有必要加强制度约束,减少银行新的不良资产的产生。这需要建立一个长期机制来防止和控制不良资产的增加。具体要做到以下的几点:(1)规范政府的行为,减少政府对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的干预。(2)要大力加强信用环境建设和法制建设。要尽快启动覆盖社会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建设,有效解决商业银行信息不对称问题。(3)就银行而言,有必要加强内部管理,加强贷前调查,确保客户信息全面准确,最大限度地减少信息不对称的影响。(4)要提高贷款审批和发放的透明度,要按照审、贷分离的原则,形成内部的监督制衡机制。(5)有必要建立快速反应机制,防止不良贷款增加。贷款发出后,要密切关注客户经营状况和贷款形态的变化,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最后,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为区域金融发展创造基本条件。决定区域财政差异形成和变化的根本因素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因此,要实现区域金融的协调发展,首先要努力提高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缩小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在制定和实施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差异。在区域经济条件下,同时为本地区提供平等的金融发展条件,建立公平合理的金融发展环境,努力实现区域金融协调发展。 要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强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支持特色经济。积极鼓励民营企业发展,提升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实体的质量,承担和吸引金融机构有效的信贷投入,调整投资结构,加快经济开放,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化。

四、结论

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总的来说,通过对区域金融与经济增长相互作用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金融化进程不断深化,金融改革,金融开放随着中国的成熟和人民币国际化的进一步推进和深化,未来中国的经济金融化程度将进一步加深。与此同时,中国各地区的经济增长密切相关。主要关注金融与经济互动的整体关系,以及区域金融发展和区域金融差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时这也印证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非常紧密的关系,积极稳妥的推进金融改革,建立完善的金融体系以及合理的金融市场机制必将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作者单位为广东巨轮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区域金融经济
分割区域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擦桌子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区域发展篇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
经济
金融大海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