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珍
[摘 要] 构建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逐步形成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促进全面发展为宗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具体分析阐述了制约社会实践的主要因素,并给出构建和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对策。
[关 键 词] 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专业特点;志愿服务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1-0201-01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引导大学生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发挥专业特长、结合地方特色、增长才干、贡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手段。结合专业特点、以志愿服务为方式来有效开展社会实践,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一、制约社会实践的主要因素
(一)社会实践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足,形式单一
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空间主要是针对敬老院、孤儿院、残障儿童学校等场所,组织项目重复,形式单一,所涉及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方面的社会实践活动较少,大部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偏好浅尝辄止,疏于深度发展。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管理机制不健全
(1)大学生志愿者缺少科学、系统、规范的培训,志愿服务质量参差不齐;(2)志愿者信息不健全,资源分配不合理,无法有效发挥志愿者个人优势;(3)未有一定的激励和评价机制;(4)没有系统的大学生志愿者安全保障机制,国家相关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法律制度不健全,学校组织预防与处理风险和事故的能力不足。
(三)缺乏经费支持
大学生是大学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与实施者,各类活动能否顺利开展主要看经费能否保证,而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的经费主要来源:(1)大学生自愿捐赠财物獲得经费;(2)学生工作或其他经费挤出一些经费;(3)活动宣传,获得少部分商家赞助费等。活动经费无法得到保障,活动难以持续和深入。
二、构建和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对策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应与专业特点相结合
1.结合大学生专业特点,策划社会实践主题。大学生社会实践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在选题上下工夫,突出专业优势,以大学生专业特点为基础选题。
2.从实际出发,把握学校和当地实践资源,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例如,我院结合艺术设计和服装工艺专业特点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有环保袋创意设计、爱心捐赠、免费缝补衣物、脸谱彩绘、传统文化宣传活动等。
3.依托专业特点,产学研相结合。高等学校具有科研和管理创新上的优势,同时也肩负着把科研成果转化成效益和服务社会的职责。通过和各类企事业单位合作,产学研相结合,可以赢得社会对高校的尊重和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认可。
(二)建立、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管理机制
1.组建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以学生党员为主,吸收团学骨干、班级志愿者加入。由学生担任队长,采取项目化管理办法,分成若干小组,明确、细化分工,真正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管理理念。
2.建立志愿者信息登记数据库,建立志愿者个人档案,了解掌握志愿者的基本信息、专业特长,并做好对志愿者的工作表现的评价登记及后期表彰。
3.及时宣传、总结。一方面,建立新媒体运营组,通过广告设计专业优势制作微电影、微视频、宣传册等多种形式展示实践成果,积极传播正能量,树立榜样,将志愿服务理念深入人心,提高大众对志愿服务的认知与觉悟;另一方面,团队及时总结,积累经验,积极营造互帮互助、关心研究、热衷实践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专业化指导,设置合理、规范的志愿服务培训
指导学生如何联系和开展社会实践,怎样利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如何撰写实践报告和论文等,要解决以上实际问题,必须加大高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专业化指导的认识深度和重视程度。
学校内部选拔和吸收有一定资质的教师,采取各类奖励措施,有效调动老师的积极性,如参加和指导学生社会实践计入工作量、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考评依据等形式;有条件的话可以引进外部师资,直接聘请社会或外校社会实践专业指导水平较高的企业人才或教师到学校指导。
(四)建立社会实践服务保障机制
1.由于社会实践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有一定的经济支出,学校的支持、社会的支持是特别有必要的,保障资金才能更好的运行。
2.做好安全保障工作。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大学生也容易受各种因素影响发生突发状况,这就需要特别加强对大学生志愿者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3.国家应出台和完善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指出志愿者的权利和义务,保障大学生开展的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有法可依。完善的机制法规,是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
总之,在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转型的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与专业特点相结合、以志愿服务为途径对于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提高高校德育质量,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陈怡琴.专业化指导:发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有效途径[J].北京教育(高教),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