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汇 胡曦妍 张馨予
本文主要研究了保险行业内部控制机制遇到的事前控制不足内控机制不健全、内控监管不到位、惩处机制发展缓慢问题。并提出了优化业务成本和理赔等工作流程、构建信息技术内控平台、健全内控监管机制、完善内控绩效考核机制等具体的措施。并以中国人保为例,具体探究内部控制机制发展情况,以奠定本文研究保险行业健全内部控制机制的重要基础。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我国保险行业发展赢来了新的发展趋势,且保险行业发展的市场监管要求日益严格。不仅要求保险行业能够强化自我认知,构建内部风险控制机制,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环境,同时需要保险企业保持一定的获益水平,稳定提高市场竞争力。因此,本文以中国人保为例,研究中国人保内部控制现状等具体内容,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提高中国人保内部控制机制的运行效果。同时有助于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中国人保内控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事前控制不足
中国人保高层领导机构的内部控制意识不高,且内部控制管理思想认知不足,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忽略了经营风险的有效控制,尤其是事前的针对性风险防控措施不足,制约着中国人保内部控制机制的发展,内部审计监督工作的开展难度加大。如中国人保产品销售人员针对“百万医疗”等产品的销售,没有事先充分的了解产品的优势、劣势以及理赔条款等具体信息,甚至存在隐瞒保险条款的行为,导致消费者在销售人员的不专业引导下购买了产品,继而增加了中国人保保险事后纠纷的发生概率,降低了消费者对中国人保的产品的满意度。同时,容易造成部分客户退保、责任纠纷等风险。由此可见,保险行业的市场监管机制仍然有待于完善,充分发挥证监会的监管效果,并通过相关法律规范以及制度的完善,达到风险控制的目的。
(二)内控机制不健全
中国人保公司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并没有将内部控制机制纳入到日常的工作环节中,内部控制机制流于形式。如在中国人保公司内部保费收付管理工作中,存在代收保费等情况,容易造成部分工作人员非法集资等违法行为的发生。同时保费收支管理入账等业务流程管控不到位,极大的提高中国人保公司经营风险,没有发挥内部控制机制的监管作用。尤其是财务管理内部监督管理机制的发展形式化严重,内部审计监督实施的效果不佳,对财务部门管理缺乏制度约束,容易造成财务部门营私舞弊行为的发生。而高层管理者针对财务部门的监管则以主管为主,由财务主管部门自我监管,难以达到内部控制的效果。因此,中国人保公司有必要针对经营管理风险,扩大公司内部控制机制的应用覆盖面,并提高内部监管工作的效果。
(三)内控监管不到位
中国人保公司内部控制系统中的监管工作不到位,针对投保、退保等工作的监管比较散漫,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一方面,中国人保内部控制机制财务审计监管工作落实不到位,财务管理方法比较单一,容易造成管理上的漏洞,甚至形成部分财务人员营私舞弊行为的发生,对中国人保公司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中国人保公司保险产品销售的过程中避重就轻,大多宣传产品的优势,并没有针对具体保险条款进行详细的阐述,造成了承保后发生理赔时纠纷,到不到被保险人的要求。同时,中国人保公司内部监管机制不健全,导致投保后的保单核实、保单回访以及顾客满意度回访等工作开展延迟,甚至处于空白状态。容易造成部分客户退保情况的发生。相关监管部门对中国人保公司的监管不到位,不完善的监管机制,限制了内部控制机制的完善,对客户的权益保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造成了客户购买保险和理赔落差大。
(四)惩处机制发展缓慢
中国人保公司內部惩处机制发展缓慢。如针对公司内部的虚假理赔、套取保费以及虚列销售人员名单等行为问题,由于其内部管控机制的缺失,惩处机制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保险公司针对类似行为的惩处,大多比较简单,警告以及形式上的处罚比较常见,造成了保险公司虽然表面上接受了惩处,但仍然存在私了等手段。中国人保公司针对工作人员的不规范操作行为惩处相对不科学,缺乏严肃的机制和制度规范,对违规操作行为的制度化建设不足,使员工仍然抱有一定的侥幸,能够获得领导的原谅,继而不利于公司内部控制机制的发展。尤其是在部分领导的庇护下,对员工的惩处力度不够,造成员工接受到的惩处不多,处罚工作不严肃,直接制约着中国人保公司的内部控制机制的发展。所以,中国人保公司惩处机制的不健全,必然造成公司内部工作人员的行为不受约束,存在侥幸心理,不利于中国人保公司内部环境的优化,制约了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
二、中国人保内控机制发展对策
(一)优化业务承保和理赔等工作流程
中国人保公司可以通过优化业务承保和理赔等工作流程,达到完善公共内部控制机制的目的。首先,中国人保公司在充分意识到岗位职责及权限的基础上,鼓励员工遵守工作流程,并确立完善的岗位监督体制,实现工作人员岗位上的相互监督和促进。其次,注重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责任心,通过定期核保等工作,了解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并确立合理的奖励制度,提高核保工作人员的履职积极性。最后,中国人保公共应当积极发展市场化的经营产品,通过内部机制的完善,扩大其管理效率和效益,完善理赔等工作业务流程,提高理赔工作的规范性。因此,中国人保公司需要确立理赔风险,并在理赔工作机制中,站在公司利益的高度,树立并培养工作人员的理赔责任意识,完善中国人保公司内部的理赔机制。以提高公司内部控制效果,对投保、核保、理赔等具体的工作加紧监管,以保证公司能够在合理合法的范畴内,逐渐推动保险产品的市场化发展。
(二)构建信息技术内控平台
中国人保应当积极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内部控制平台,对各种保险客户资料以及相关保费产品等投放到信息技术平台中。首先,保证了投保人信息资料的安全性和真实性,同时为投保人核对投保产品信息提供了便利。其次,公司可以通过投保信息技术内部控制平台,查阅工作人员、投保人等相关信息,极大的节省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对发生理赔的案件提高了理赔的效率,为广大客户提供了就医保障。最后,中国人保公司通过构建的信息技术平台实习内部工作的有效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公司创新管理模式,增强员工履职能力的重要保证。所以,中国人保公司需要积极开展信息技术平台服务,以信息技术平台支持公司各项工作的开展,并奠定中国人保公司信息化发展重要基础。如中国人保引入SAP信息管理系统,及时掌握财务管理信息,不仅可以第一时间掌握公司的业务状况数据,同时可以实现信息的共享,公司的管理层、各个部门、工作人员都可以及时了解信息,同时可以中国人保提高数据信息的真实准确性。并在技术人员的操作管理下,及时清理平台的缓存垃圾数据,以提高中国人保公司内部控制工作的效果。由此可见,信息技术可以在中国人保公司的内部控制机制发展中起到很好的参与管理作用。
(三)健全内控监管机制
中国人保公司需要健全内部控制监督机制,以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促进公司工作人员规范工作行为。中国人保公司通过信息技术平台对日常工作行为进行监管的基础上,加大中国人保公司各个职能部门职责分工建设,明确不同岗位工作人员的职能与责任。实现公司内部分层管理,组织管理等多种管理模式并用,且保证内部控制机制的独立性不受干扰,在保证内部控制机制公平公正实施工作的基础上,应用专业的风险评估方法等提高内部控制的效果。对可能出现的内部控制问题及时纠正,将责任落实到责任人,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对存在违规操作的工作人员给予批评教育、警告处罚等。并建立奖励激励机制,对工作业绩突出的工作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鼓励工作人员树立内部控制意识,并在健全的内部监督机制的作用下,做好内部监管工作。因此,中国人保公司可以通过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可以全面提高公司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四)完善内控绩效考核机制
中国人保公司通过完善内部控制机制,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首先,以公平公正的绩效评分制度,对工作人员工作绩效进行评级,并设定相应的奖励,给予其业绩奖励和精神奖励等。其次,营造内部控制考核环节,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激发员工的进取心,明确员工的岗位职责,并严格约束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形成工作人员之间相互监督、相互促进的内部监管机制。最后,积极开展内部控制绩效考核机制,有助于培养员工工作的内部控制思想意识,同时有助于净化公司内部的环境,为中国人保公司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内部控制机制保证。因此,中国人保公司通过健全内部绩效考核机制,可以提高財务部门的约束力,促进财务人员提高其应用信息技术能力,并增强财务核算以及管理工作的准确性,有效避免内控机制不健全的经营风险。落实绩效考核的各项指标,加紧制定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员工工作的热情,并在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中,培养员工自律意识,让员工可以自发的约束个人的行为。
三、结论
本文研究企业内部控制机制问题,并以中国人保为例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主要体现了保险行业发展过程中,其市场化发展时必然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需要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内部控制效果,不仅有助于提高信息收集的速度,同时有助于增强企业内部控制效益,节约大量的人力资源成本,实现线上审核、审批等,节约人力成本的基础上,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效益水平。因此,企业需要重视内部控制机制的完善,重视人才引入的同时,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覆盖面,扩大技术、人才在内部控制机制中的影响力。减少内部控制机制的不健全造成企业的经营风险问题情况。而企业通过完善内部控制以及监督机制、绩效考核机制等,全面的调动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激发了员工工作的热情,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规范企业员工的工作环境,并发展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作为企业而言,内部控制机制涉及的范围广泛,尤其是财务管理层次的内容居多,对各类数据信息的处理需要内部监督和审计机制的配合,才能充分发挥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效果。(作者单位为辽宁对外经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