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增俊
一、服务地方经济意识不足,与地方经济关联度差
高等职业教育内生于地方经济的发展需求,其生存、发展更是以地方经济的发展为依托,二者互生共振。吉林省一些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向及专业设置上脱离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片面追求“高、精、尖”,甚至以培养的毕业生能到发达城市就业为荣,迎合发达地区的人才需要。造成本地人力资源的匮乏,区域经济难以形成自我“造血”功能。部分高职院校未能根据吉林省区域的经济结构变化、产业结构升级及市场需求的变化来设置和调整专业、优化专业结构、改革专业培养方案,与地方经济关联度差:有些高职院校缺乏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建设的意识,影响力有限,得到的支持也有限,部分高职院校“等、靠、要”的思比较严重,发展的主体意识较缺乏。
二、以培养工业基础人才为主,品牌精英人才培养意识差
吉林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配套,没有很好服务本地区产业发展,完全忽略了本地就业率问题及高职教育的本质是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培养的学生不能适应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源需求,学校整体就业率高,但本地化就业率偏低。职业教育培训和就业长期“倒挂”、欠发达地区为发达地区输送技能人才成为当前吉林省高职教育存在的普遍现象。职业教育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反而阻碍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三、政府、社会、学校缺乏统筹协调
职业教育应属于政府、社会、企业和个人的共同行为,有着十分广泛的社会基础,单靠其中的任何一方.都很难保证职业教育的质量。目前在一些职业院校,职业教育基本上由学校单方面完成,可以说是职业学校教育。从专业设置、教育计划、教学大纲的制订、人才培养方向,课程的设置到课堂教学的完成及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都由学校决定,缺乏政府的参与、企业的合作、社会的支持和校际的交流。缺少地方经济建设思想的指导。学校虽能保证教学的基本完成。却难保证人才培养的适应性,更是背离了高职教育的本义——与地方经济发展的互生依存。
四、专业设置缺乏前瞻性和灵活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成熟和吉林省工业经济的发展,受劳动力商品供求规律的影响,吉林省对机械加工劳动力的需求明显增加,吉林省的高职院校开设传统的工科课程,尤其受汽车制造和化工行业高工资的吸引,大量毕业生向长春一汽大众和吉林省石化公司涌入,劳动力供给增加。然而,企业对人才吸纳的容量是有限的,当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必然会造成人才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同时人力资源的成本近几年的不断上升,迫使企业自身进行内部结构调整和技术更新换代,高科技的运用和机械化的提高将会降低企业对劳动力资本的需求,为此高职院校应当高瞻远瞩,未雨绸缪,提高人才培养的技术含量,增加人才的提升空间才能更好的为区域经济服务。
五、“双师”培养不足
高职教育的师资力量相比本科院校,对教师的实际操作技能和企业经历有更高的要求,目前吉林省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大多数仍然沿袭传统的聘用条件,大多数教师来自本科院校的研究生或博士生,很少来自于企业一线。高职院校对教师的企业经历时间没有硬性的要求,多數教师的理论知识丰富但操作能力较差,许多名为“双师”的教师其实是利用寒暑假期到企业进行见习式的锻炼,并不能真正融入企业的长远建设和发展,也很少接触企业的核心技术和管理系统,而大多数教师则是照本宣科只注重理论忽视实操,这样的教师就能难培养出高技能型应用人才。
六、学科专业领域发展不平衡
吉林省高职高专教育学科专业领域相对较少,大多数学校都开设传统的工科专业。近几年虽然根据市场用人需求开发了一些新型专业,如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软件技术等专业。但都是一些原来优势专业的派生专业,基本上没有开辟新的专业领域。相反办学投入相对较少的经济类、管理类专业领域,出现严重的过剩现象,造成学生就业率不断下降;而生化与药品和轻纺与食品大类专业的发展十分缓慢,与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的发展很不相称。专业重复布点,主要集中在财经、电子信息、物流、电子商务、机电等大类。专业教育资源不能很好地发挥规模效益。(作者单位为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2017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以产业结构升级为契机推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项目批准号:2017ZCY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