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冀宁 王德爽 孙皓程 温馨
当前前鞭杆沟村发展普遍存在经济发展基础十分薄弱,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有用人才资源较为匮乏,基层组织建设有待加强以及资金落实非常困难等问题。在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下,可以通过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针对性制定可持续发展规划,加强农民技能培训促进农民增收以及与高校合作建立创新创业训练基地等方式来振兴前鞭杆沟村,推动前鞭杆沟村全面发展。
一、前鞭杆沟村的基本情况
前鞭杆沟村位于清凉山镇东部,距镇政府8公里,距离岫岩县城70公里。全村共有460户,1558口人,共有10个村民小组,党员36名,建档立卡户60户。全村面积15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13986亩,耕地3533亩,人均2亩左右。主要以种植玉米、食用菌(香菇)为主。养殖业主要以养蚕为主,个别养殖户有牛、羊、猪、鸡等。农民收入主要依靠种养殖和外出务工。村集体经济收入为零,村小组收入主要依靠公益林的补贴和蚕场的出租。人均收入由08年的3600元,增加到2017年的9300元。全村共有道路14公里,硬化覆盖10公里,还有3.8公里未硬化。村通已完成,组通已完成70%,今年计划完成1.3公里的组通道路,组通达到85%左右。全村共有河流长度9公里,2017年之前已完成石网坝5公里,2017年8月份洪水冲毁坝体3.4公里。饮用水情况为集中和自主共存,尽管所谓的自来水已达到户通,但进入冬季或者旱季,80%的村民都吃不上自来水。全村共有两个活动广场,无法满足村民文化生活的需要。
二、前鞭杆沟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发展基础十分薄弱。前鞭杆沟村土地分散,土质贫瘠,给农业规模化生产带来困难;农业生产多以零散种养为主,未形成规模效应;村集体没有经济实体且无收入,依赖上级政府过日子,不但拿不出资金引领经济发展、用于社会事业的投入,连正常工作运转也面临困难,产业发展受到资金制约。
(二)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受土地规划影响,村集体没有预留一分一厘的土地,全部分给村小组和村民,而且全村的所有耕地都为基本农田,严重制约了村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脏乱差现象极其严重,农村居民生活环境急需改善。
(三)有用人才资源较为匮乏。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缺乏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由于经济条件落后,人力资源水平较低,有农业科技知识、管理知识和经营知识的人才不愿来。本地人才多选择外出闯荡,很少留在本地就近创业,陷入“本地人才留不住、外地人才不愿来”的窘境。
(四)基层组织建设有待加强。一是创新意识不强,村干部服务能力不能满足村民需求;二是带领群众致富本领不高。党员平均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多数农村党员、干部沿袭于传统工作思路,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三是工作作风不扎实,服务意识不强。个别党员干部大局观念不强,工作上有畏难情绪,遇事不积极主动。
(五)资金落实非常困难。当前村民最关心河道整治,主要是涉及到土地的冲毁和发生水灾对土地以及住房的影响。尽管今年已对村里2.7公里的河道进行了整治,仍有近4公里的河道需要整治。二是村集体上项目的启动资金筹集非常困难,村民不愿入股。三是一些基础设施建设如只靠镇政府的平衡指标投入,无法保证村民生产生活需要。
三、前鞭杆沟村振兴的对策与建议
(一)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对村内道路进行整修建设;二是对村内的河道进行整体修缮;三是将村组路上安装太阳能路灯;四是力争在10个村民组都能修建健身广场;五是在可行的情况下整治农村垃圾的问题;六是计划三年内整合村内饮用水井,保障村民全年都能饮用自来水。
(二)有针对性制定可持续发展规划。一是在今年种植地瓜的基础上,明年力争发展到200亩地的种植面积;二是下半年将村内散户养殖集中,通过村民入股的方式扩大规模;三是计划10月份流转15亩土地,建设10栋冷棚用于出租,增加集体收入;四是计划在山坡地上繁育灌木;五是计划圈山散养母鸡;六是计划发展林下中草药。以上项目都将采取党支部+合作社+村民的方式计划开展。
(三)加强农民技能培训促进农民增收。针对农民增收和生活问题,一是引导帮助村民发展附加值较高的种养殖业;二是积极联系推荐村民到效益较好企业务工;三是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使更多人员成为技术型人才;四是依托脱贫攻坚政策力所能及帮助困难家庭。
(四)与高校合作建立创新创业训练基地。基于农村本地人才留不住、外地人才不愿来的发展窘境。前鞕杆沟村与辽宁科技大学国金学院合作,为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实习基地,老师带领学生调研,献言献策,同时计划在校园内开展农产品推广会,学生通过微信平台等进行宣传,将农村的资源推广出去,提高企业参与度,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给学生提供了实践机会。(作者单位为1.辽宁科技大学国际金融与银行学院;2.鞍山市岫岩县清凉山镇前鞭杆沟村)
基金项目:2018年鞍山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立项课题研究成果。项目编号:(as20183069)
作者简介:李冀宁(1985),女,汉族,河北沧州人,硕士,辽宁科技大学国际金融与银行学院, 讲师,研究方向:互联网金融。
王德爽(1982),男,漢族,辽宁鞍山人,学士,鞍山市岫岩县清凉山镇前鞭杆沟村第一书记,研究方向:农业经济
孙皓程(1992),女,汉族,江苏苏州人,硕士,辽宁科技大学国际金融与银行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国际金融。
温馨(1984),男,汉族,辽宁丹东人,博士,辽宁科技大学国际金融与银行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演化理论与经济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