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银行业信贷风险管理状况比较与思考

2018-05-14 12:12曲丹涂陈琛
今日财富 2018年20期
关键词:外资银行信贷风险银行

曲丹 涂陈琛

现阶段,随着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金融业也逐渐与世界接轨,这推动了金融改革与创新。由于社会上的信贷风险比比皆是,银行正面临着巨大的经营压力。为了发挥银行在经济市场上的重要基础性影响,保障金融业水平的整体提升,保证业务风险可控,银行应该对传统的信贷业务保持严谨审慎的态度。纵观我国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全程,我国各银行的信贷管理模式均有所差别,这就为各银行间的相互交流、学习、监督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以此增加银行的管理经验,提高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提高金融业防御风险的能力并维护金融业持续发展。

一、各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流程的差异

信贷风险管理,即通过计量、控制、识别、检测等环节,评级并分类管理风险,最终实现风险与利益的双赢,提高贷款的经济效益。信贷风险管理是银行主要的风险控制手段之一,也是一项贯穿于整个信贷流程的系统化、综合性工作。因此,各银行在风险管理流程有着不同的工作特点。

(一)新客户准入差异

任何银行都有客户进入金融系统的标准。银行会严格审查客户的信用信息如:是否存在不良记录、是否违规经营等,然后做出详尽而明确的分类总结。尽管都以优质客户为主、为客户服务为宗旨,各银行间的差异仍有很多,如:客户的选择与管理、控制风险、竞争手段等,尤其区别于国有银行与地方性银行。另外,根据受地方政府影响的程度,银行对贷款企业、行业类型、风险控制等有很高的要求。

(二)信贷审批流程差异

不同银行有着不同的信贷审批流程,主要分为两类:审批权分散模式与审批权集中模式。第一种模式为大多数银行所用,如工商银行、农业银行。这种模式下的审批权在分行,换言之分行不仅要对信贷风险负责,还要保证完成本行业务发展指标。这就会造成分行在两者间难以平衡,而有所取舍的现象,从而导致审贷分离原则的丢失,依赖性强。另外,信贷业务的审批经过多个部门,这些部门虽然相互制衡,分享责任,但实际上多人承担信贷风险与无人承担风险一样,无法唤起审批人员的责任意识,激励约束机制不够完善。

第二种模式目前汇丰银行等银行正在采用。这种模式下的审批权集中在总行,由总行或专业的信贷审批人員独立审批,分行的审批权限极小。这种模式的优势很突出:专业的信贷审批人员有独立分析授信风险的能力并执行统一的分析方法及标准,没有业务指标的压力,有较强的独立性。另外,信贷审批风险由个人承担,责任明确,工作人员对审批业务的专注度自然提高。

(三)担保方式差异

现阶段,我国多数银行判断是否贷款的主要依据就是担保方式。常用的担保方式有:抵押、保证、质押等。这些方式是银行转移或减少信贷风险的有效途径。将外资银行与国内银行作比较,外资银行注重分析客户的现金流,判断贷款与否的依据则是长短期偿债指标,不仅仅局限于注重担保方式的选择。因此,二者之间风险缓释措施的应用方式是不相同的。

(四)贷后风险管理

将外资银行与国内银行作比较,外资银行及少数股份制银行处理贷后风险的执行力强,有较强的灵活性及出色的管理能力。他们综合应用多种信息渠道与管理方法,快速识别预警信号并针对潜在风险制定有效化解风险的方案。反观部分国有银行,因为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贷后管理手段低效、扩展速度快、观念落后,从而使贷后风险的管理水平不高,落后于外资银行。

二、各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机制差异

(一)组织架构

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最明显差异表现在组织架构的设计方面。组织架构模式主要分为三种:以块为主,以条为主,条块结合。

以块为主的模式用于中资银行,它是一种按地区组织推动、以分行为运作中心的横向管理模式。分行需要对相应级别的机构负全部的风险与经营管理的责任。这种模式的信贷管理层次比较繁杂,是金字塔式结构。

以条为主的模式用于外资银行,它是一种按业务系统组织推动,以总行为运行和指挥中心的纵向管理模式。其信贷风险管理的主要特点是:总行总部有绝对的信贷审批权,信贷审批权限集中,信贷风险管理层次少,以业务条线为主,分工明确、专业性强。

条块结合模式正介于以上二者之间,应用对象一般以股份制银行为主,综合条与块的业务管理模式,推动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机制的改革。

(二)考核激励机制

考核激励机制是银行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管理行为,是银行经营发展的内在力量。考核激励是对管理层及基层员工采取相对激进的信贷行为,它过于关注规模指标的银行,当风险和利益发生矛盾时,选择追求短期利益是他们的目标。

三、信贷风险管理差异的内外影响因素

(一)利率管制

利率管制产生的依赖性导致银行发展模式偏激,过度追求扩张与盈利。现阶段由于我国贷款上限仍被管制,银行存贷款利差大,只要贷款规模不断扩展,利润就只涨不减。为了达到利益最大化,银行将不断扩展作为主要手段,形成了依赖贷款增长的粗放发展模式。

(二)政府干预因素

地方政府为追求当地经济发展,将银行扩张列为主要方法。一些地方政府要求银行在一定期限内上市,达成指定规模,一味追求快速发展而忽视了风险。

(三)应对经济波动的经验

由于外资银行历史久,经历过完整的经济周期与经济危机,其风险管理经验与理念都很丰富成熟,迄今为止已经拥有了完整的企业文化与风险应对与管理机制,遇到危机与风险能够及时纠正并巧妙应对。而中国银行经营时间短,又受政府保护,没有经历太多危机,风险意识薄弱,对当前经济形势过于乐观且对企业的现金流关注度也不够。

四、银行业信贷风险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这一措施旨在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转变发展模式与盈利手段。改变当前只靠规模扩张盈利的现象,将银行的发展模式由粗放变精细化,增强银行的风险定价能力,灵活运用利率,将业务、产品结构、创新等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上,以此提高银行的市场竞争力与抗风险能力。

(二)加强银行信贷风险的监测与管理

此方法旨在防范区域性金融风险。应完善金融风险防范预警系统,健全监测评估方法,完善金融机构内部的风险监测评估的政策性工具与手段。另外时刻提示金融业加强内部控制与管理,让其充分意识到企业第一还款来源与现金流的重要性,减少依赖抵押担保等方式。以此规避资产价格大幅下降的风险,保证区域内不发生金融风险。

五、结语

综上所述,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决定着整个银行的经济发展,虽然各个银行的发展历史、管理结构、文化背景、经营理念有所不同,但主要的管理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加强银行对信贷风险的管理和控制。

我们可以通过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强银行信贷风险的监测与管理、引导激励银行业健康经营,以此加速推进市场化改革,提高银行竞争力与风险意识,实现银行信贷风险的监测管理,推动银行持续健康发展,改善现阶段银行业信贷风险管理的不足,推动我国金融业的不断发展与壮大。(作者单位为中央财经大学)

猜你喜欢
外资银行信贷风险银行
金融科技助力防控信贷风险研究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控思考
中关村银行、苏宁银行获批筹建 三湘银行将开业
银监会再批三家民营银行
第三家互联网银行创立 四川新网银行于近期开业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形成的内部因素
外资银行“播种”自贸区
外资银行适合你吗
外资银行四家首获经营中资企业人民币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