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管理会计发挥着重要的管控职能,对企业的战略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受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的局限性,当前我国企业在管理会计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鉴于此,本文以管理会计为研究对象,以管理会计在企业治理中的关键性为切入点,在总结管理会计在企业实务运用中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提高企业管理会计实务应用有效性的对策,以期能够对提升管理会计在我国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水平有所启示。
一、管理会计概述
管理会计也称为内部管理会计,它主要是指企业运用专门的方法和工具,结合财务会计提供的资料和其他资料进行整理、加工和报告,从而帮助企业不同层级的管理人员对日常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规划和管控,并帮助决策者做出各种专门决策的旨在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会计分支。与传统的财务会计相比,管理会计更侧重于决策和价值等管理层面,而非核算层面。
二、管理会计在企业治理中的关键性分析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其运用管理会计理论和相关工具进行企业治理的关键性在于:一是高效的管理会计信息能够加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企业战略发展的各项决策中,促进其积极履行自身应尽的义务;二是管理会计能够利用较为全面的信息来对企业的经营过程和成果进行直接、客观的评估,从而排除经营中的不稳定因素,降低经营风险;三是将管理会计融入企业最基本的经营制度中有助于强力遏制管理腐败行为,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相比,其更关注事前和事中管控,从而更有利于及时发现企业运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不规范行为,减少企业经济损失。
三、管理会计在企业实务运用中的主要问题
如上文所述,虽然管理会计的应用对企业管理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但是在实务中受各种因素的制约仍然存在较多问题,使得管理会计的管控有效性受到较大影响,主要体现在:
(一)管理会计理论体系难以有效指导实务
与财务会计相比,管理会计作为整体会计体系中延伸出来的一门多层次的交叉学科,虽然形成了一定内容体系,但是从整体是来看,其内容是较为零散的,例如本量利分析、短期经营决策、全面预算、责任会计和业绩评价等内容相互之间缺乏连贯性和体系性,整个学科体系的发展不够健全、完善,加上企业的管理基础差异较大,对管理会计的应用意识不强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管理会计理论体系难以有效的指导实务操作。
(二)管理会计工具应用度明显不足
当前我国企业在管理会计工具应用方面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没有在企业内部构建健全的管理会计工具应用体系
一个完整的管理会计工具体系应当包括资金管理领域、预算管理领域、成本管理领域和绩效管理领域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应当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但是在实践中多数企业存在按照管理需求只注重其中的个别领域的管控作用来实施管理会计的现象,以成本管理领域为例,目前成本管理领域的目标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等较为先进的管理会计工具的应用度并不高,仍然以传统的成本控制方法为主,或者在企业内部构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而对绩效管理和成本管理等领域内容较少关注,这种只注重单个管理会计工具应用的方法容易造成企业整体的管理会计工具体系缺乏完整性,进而影响管理会计职能的有效发挥。
2、具体管理会计工具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实际管理会计工具应用过程中,受企业的管理条件和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影响,管理会计工具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对本量利分析工具的应用存在一定的缺陷。本量利分析是一种对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进行分析的系统方法,它的主要作用在于通过分析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为经营决策和目标控制提供有用的信息。本量利分析工具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两方面的问题:第一是对于成本性态的分析与企业的实际经营结合度较差,即不能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来灵活划分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和混合成本,而是按照理论来硬性划分,从而造分析所需的基础数据客观性不足;第二是在本量利分析中缺乏关于利润对于单位变动成本和单位固定成本的敏感性分析,从而难以有效分析出影响利润的成本因素,进而进行生产决策。
二是缺乏存货经济批量的分析。在管理会计工具中,订货决策是有效降低企业存货成本、提高资金流动性的重要方法,并且也构建了存货的经济批量基本模型和扩展模型以帮助企业在保证生产或者销售需求的同时实现存货资金占用量最少、存货成本最低。但是在实践中对于存货的管理多数企业仍然是以经验管理为主,或者由市场价格高低来作为订货决策的主要依据,这样极容易造成企业的资金流动性问题,进而产生经营管理风险。
四、提高企業管理会计实务应用有效性的对策
如上文所述,当前企业在管理会计应用实务中存在着管理会计理论体系难以有效指导实务和管理会计工具应用度明显不足等问题,因此管理会计实务的应用有效性不足。鉴于此,笔者结合相关理论和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认为可从以下角度进行改进:
(一)强化管理会计的体系建设,着力提高其体系性特征
针对管理会计理论体系较为零散、体系性不强等问题,笔者认为可从两个方面来着手进行完善:一是加强管理会计与企业战略目标的相互结合,在实践中发展战略性的管理会计,能够根据财务信息内容和非财务信息内容制定战略规划,从而将本量利分析、短期经营决策、全面预算、责任会计和业绩评价等管理会计内容统一到企业的战略目标中去,提高了管理会计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促进作用;二是企业需要在内部依照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制定基本的管理会计制度,找出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评价体系,同时将管理会计融入到内部控制制度中去,在实现管理会计管控职能的同时也强化了其体系性的特征。
(二)提高对管理会计工具的应用度
要提高对管理会计工具的应用度,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是企业管理层应当提高对管理会计工具应用的重视度,强化其在决策过程中的参与度,从而为管理会计工具充分发挥其作用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和平台。
二是应当注重管理会计工具应用体系的完整性,即在企业内部应当构建一个集合全面预算、资金管理、成本管理、绩效评价和管理会计报告等内容的管理会计应用制度体系,以提高管理会计工具相互之间的促进作用,不能单纯的以管理需求来决定工具的选用,减少片面性应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是结合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流程和管理会计工具的应用情况,找准其在应用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并进行改进和完善,以提高工具使用的有效性。例如以本量利分析工具来说,针对其在应用过程中对成本性态的分析拘泥于理论的问题,笔者建议对企业的各项成本支出进行梳理,进一步考量其性态,可能一些原本在理论上属于变动成本或者混合成本的项目对于一些企业来说作为固定成本更切合实际;对于存货经济批量的应用来说,对于应用模型中的存货单价、存货的年需求量等一些假定为已知常量的数据可能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取得,笔者建议可以考虑充分利用目前的大数据和云计算等计算机网络技术来获取一些较为准确的信息,从而使得管理会计工具的应用更趋于客观,更具有操作性。
五、结束语
管理会计作为一门从会计体系延伸出来的具有综合性的学科,其在我国发展和应用的时间较短,因此在实践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本文以管理会计在企业治理中的关键性分析为切入点,探讨了企业在管理会计实务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据此分别从强化管理会计的体系建设,着力提高其体系性特征和提高对管理会计工具的应用度两个视角提出了具体的对策,以期能够对企业有效利用管理会计体系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和推进管理会计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有所启示。(作者单位为武汉长江日报传媒集团有限公公司)